分享

Advanced Science:赖毓霄团队开发3D打印黑磷支架,重塑骨免疫调控、促进骨再生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3-09-06 发布于黑龙江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9-06 11:31

总的来说,该研究提出了以临床挑战为导向的骨免疫调节和成骨治疗方法,即利用适当的骨修复材料对SAON骨缺损进行填充和修复。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赖毓霄团队在 Advanced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Regulation of Osteoimmune Microenvironment and Osteogenesis by 3D-Printed PLAG/black Phosphorus Scaffolds for Bone Regeneration 的研究论文,在骨缺损治疗方向上取得进展。

研究团队采用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研发出了可降解高分子复合黑磷的多功能仿生多孔支架,探究了黑磷支架在植入骨组织中引起的免疫响应功能。该支架可通过调控免疫系统影响免疫微环境,从而有效促进骨缺损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该研究使用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开发出可降解高分子乳酸-乙醇酸(PLGA)结合黑磷(BP)的多功能仿生多孔支架,并证明了黑磷具有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以及对骨免疫微环境和骨再生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PLGA/BP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以及黑磷的降解产物PO43-对骨组织矿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团队观察到PLGA/BP支架可招募巨噬细胞,促进它们向M2型极化。这种极化状态有助于抑制骨损伤区早期炎症反应,并创造良好的骨免疫环境,从而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和骨再生。

此外,通过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的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并证明了PLGA/BP支架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IBSP和SPP1的表达。在体内研究中,研究团队进行了针对类固醇相关性骨坏死(SAON,是由长期使用或短期内大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引起的常见骨科疾病)大鼠的实验,过程中伴有严重炎症反应。

低温3D打印黑磷支架用于骨免疫调控及促进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路线图

总的来说,该研究提出了以临床挑战为导向的骨免疫调节和成骨治疗方法,即利用适当的骨修复材料对SAON骨缺损进行填充和修复。实验结果显示,采用3D打印的PLGA/BP支架可诱导M2型巨噬细胞的增加,促使机体产生适合骨整合的免疫微环境,加速骨组织的形成和修复效果。这表明黑磷支架在骨科领域颇具应用前景,为开发骨修复生物材料在再生医学应用上提供了有效策略。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