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勒功双峰塔

 昵称45109175 2023-09-07 发布于浙江

中学时代读鲁迅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得知西子湖畔有座雷峰塔,而且这座塔有个并非美丽的传说,塔的概念由此粗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几十年来,在走马观花的旅途中看过不少塔,如西安白马寺的齐云塔、大理崇圣寺的三座塔、登封少林寺的塔林等。某年举家去杭州旅游,特意去看了鲁迅笔下的雷锋塔。至于家乡浮梁县的红塔,我近距离接触了一二十次之多。红塔位于浮梁古县衙景区内,建于北宋,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前,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冯云龙先生打来电话,邀我同去勒功看双峰塔。双峰塔?那是一座什么样的塔?是否有两个塔尖?刚刚涉足浮梁历史文化领域的我顿时来了兴致。

勒功地处浮梁县北部,距县城不足百公里,与安徽祁门县闪里镇毗邻。早晨八点,我们一行十余人乘车从县城出发,沿着新建的梧溪口库区公里向北行驶,中途转入206国道,约一个小时后抵达勒功宝莲山下。我们弃车步行,踏上一条石板路,拾级而上。一路浓荫蔽日,山涧潺潺,凉风习习。谈笑声中,我们脚步轻盈地来到一处开阔的山坳——双峰塔到了。

但见左侧山坡上,双峰塔高高耸立,在林海松涛中格外醒目。同行者中十之八九为初访此地,无不兴致勃勃,纷纷拿起手机或相机拍照,继而相拥来到塔前,一睹古塔的风采。

乡贤王建来先生临时客串讲解员的角色。双峰塔,建于北宋庆历壬午年即公元1042年,外观为五层,内部为九层,取“九五之尊”之意,塔高约17米。塔的外形呈六角菱形,六面拱率约为二十分之一的内弧形,塔身收分亦为弧线。塔身用红砖砌成,每层皆有一个莲花花瓣状的立式圆门,内置神像佛龛。参观过程中,我对红砖规律性斜砌的结构产生好奇。王建来先生解释说,这正是双峰塔建筑的独特之处,在全国古塔中尚属罕见。为此,双峰塔在沉睡千年之后,其文化价值得以发现并得到妥善保护。2019年,该塔被列入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行前我的臆测无疑是可笑的,双峰塔并无两个塔尖。塔与曾经的寺被五座绵延起伏的山头环绕,形似五朵莲花,远观则背倚两座山峰,故而塔与寺皆冠以“双峰”二字。

寺的遗址前地势开阔,水源充沛。王建来先生进而介绍,这里曾是双峰寺开垦的田地,约16亩,用来种植水稻、蔬菜和茶叶等农作物。“云带钟声采茶去,月移塔影啜茗来。”农耕时代,偏远寺庙的出家人除了打坐念经,多少还需稼穑的。


所有的古塔,皆与佛教有关,因而亦统称佛塔。双峰塔一侧原本有座双峰寺,遗憾的是该寺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坍塌,只能看到石块砌就的护坡、水井、洗漱用的水塘、柴房的院墙。寺前的两块碑石孤零零地立着,任凭岁月的侵蚀,用无声的语言默默述说着双峰寺与双峰塔的前世兴旺。

一个小时的现场参观考察匆匆结束。下山之际,我再一次仰望金色阳光下的古塔。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北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峰上来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这些文友,宝莲山上来寻塔,塔存寺毁,回望历史,不免生出一些感慨来。

据文史资料记载,全国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塔有三千余座,其中少部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种造型独特的古塔体现了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为当今研究古代经济文化和宗教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们或许能从沉睡于大山深处的双峰塔与双峰寺遗址中探究一二。浮梁自唐代开始便是全国重点产茶区,当时的年茶税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三,尤以浮北江村、勒功、西湖等诸乡镇最为有名。塔与寺的存在,说明佛教在浮北一带影响至深,另一方面浮北经济富庶,方能一度维系双峰寺的香火旺盛。

下山后,我们一行应邀到乡政府会议室座谈,畅谈勒功之行的印象。因行程匆匆,我不敢妄言。窃以为,无论塔与寺,皆是宗教的产物。俗话说,宝塔镇妖魔;过去,百姓家中有难,便要拜菩萨。如今,双峰寺不见了,双峰塔仅作为文物体现价值。我们在勒功参观,所到之处青山绿水、良田美舍,这就是当今浮北农民的生态家园,就是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双峰塔如若有灵,定将为此间的百姓送上最好的祝福。

程冬久,1965年生,江西省作协会员、景德镇市作协顾问、研究员、浮梁历史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供职于江西直升机公司,著有散文集《弯弯的山路》《行走陌上》,主编《景德镇:中国直升机之城》一书。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