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峻:为时而书 为事而作

 阿年282 2023-09-07 发布于河南

  

  管 峻 1964年出生,江苏滨海县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江苏省书法院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兼书画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中华文化十大人物”、“管峻楷体”入选北大方正字库。

  

  章剑华(中)与管峻(右)、李啸(左)合影。

  7月31日,受章剑华之邀,管峻和李啸来到省文联办公室,他们首次以三人对话的形式,就主题创作、艺术传播和名家名作三个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主题创作

  章剑华:今年,关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创作活动非常多,有文学的,有绘画的,也有书法的。我最近就受邀创作了好多这一题材的书法作品。我觉得,书法家以古诗词或古典散文等为内容创作书法作品较为容易,但以现代诗词或白话文为内容进行主题创作就很难。当然,不能因为难就不进行主题创作,恰恰相反,任何伟大的文艺作品,都是时代潮流和现实生活的生动反映,书法艺术当然也不例外。

  管峻:往往一些作者认为主题创作的作品是一次性的,对这类展览不太重视。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艺术家应该承担起主题创作的责任。书法家进行主题创作,最好能把内容和主题结合起来。以纪念抗战胜利主题为例,书法家要选择一些歌颂爱国、和平等相关的经典题材内容进行创作,同时,我们还提倡围绕主题创作一些诗词、楹联和文章,实现内容和主题的统一。另外,对于策展者来说,征稿之初就要对展览的形式、装帧和布展提出要求。有些书法展览作品形式多样、五花八门,挂在一起很不协调。所以,还要强化装帧、布展这个环节。

  李啸:书法家进行主题创作,不仅要保证作品的艺术水准,还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到和谐统一,这就对书家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选用创作内容要很贴切,比如一些历代经典书法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结合的都非常好,作者都是书写自己的言词。而现在很多书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省书协以前在组织大型主题创作活动的时候,就与省楹联协会、诗词研究会等团体合作,由他们组织作家撰写诗词、楹联内容,然后我们再为书家选择好适合其创作内容,这样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就可以保证主题和内容的统一。其次,主题创作的形式也很重要,表现在书体、章法和装帧等方面,如创作纪念抗战胜利题材书法作品,就不能用草书去书写严肃的内容,选用纸张也不能太鲜艳、太花哨,甚至装裱形式不宜制作的太小气,宜庄重大方。所以在征稿时,组织者就要对作品的创作内容、尺幅、用纸等有所限制,以期达到主题展览的效果。

  章剑华:关于主题创作,归纳起来我们主要谈了四个方面;一是创作内容,书法家可以选择相关的历代经典题材内容,同时,还要倡导书法家、文学家围绕主题进行文学创作;二是主题创作要围绕内容进行适当的书体选择;三是形式,形式感要和内容相符合,以纪念抗战胜利主题创作为例,形式就要求庄重、大气;四是要考虑布展氛围,重大题材的主题展览,就要给观众以震撼、肃穆,有庄重感。

  艺术传播

  章剑华:我在刚刚结束的第19届省文艺家读书班的报告中提出了艺术传播的四个途径。一是人际传播,像展览、演出,就是传统的人际之间直接的交流与传播。二是公益传播,就是要让艺术品进入公众视野,提供给公共空间,艺术家应该具有这种公益传播的责任。三是媒体传播,除了传统媒体传播,一些新兴媒体传播非常兴盛,如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四是市场传播,可以通过收藏、拍卖、销售等市场手段进行传播。当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对文化艺术事业非常重视。文联也在积极倡导公益传播,我们不反对艺术家走市场,但更鼓励艺术家参加一些公益惠民活动,真正能够把艺术作品传播到公共空间,包括会场、家庭。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现一些好的作品都进入了市场,但很少去传播展示,在一些公共空间里,展示给公众的反而是一些比较差的作品。艺术有审美、教化、引导等功能,艺术作品是让公众去欣赏。所以,艺术家要身体力行去推动艺术的公益传播。

  管峻:传播无处不在,但正能量的传播太少。如果公益传播占据主导地位,这对老百姓的生活都有极大帮助。所以在这方面要采取一些措施,加强指导。一是创作单位,如国画院、美术馆要把真正好的作品向公众展示,比如,省国画院曾经将馆藏的一些老艺术家的作品公开展示,当时很多人看后都感到震撼。所以,公益传播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看到真正好的艺术作品。二是作为艺术家要经常举办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到基层进行采风交流,哪怕只有少数人受益,那么这样的公益活动就是有意义的。三是各单位、部门,尤其是主流的文化艺术单位,要推动公益传播,并加强监管,不能流于形式。经常看到一些国家级的展览在国外举办,其中一些作品很差,这让人家误以为中国文化就是这样的,效果适得其反。

  李啸:就如何做好公益传播,我认为要加强引导。首先,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要做好引导,一方面要引导好艺术家进行正能量的公益传播,另一方面要引导好观众,现在很多艺术家也很注重传播,什么都往公共平台上发布、传播,但很多知识性的传播都是有问题的,因此,有关部门和企业在把控上确实有些缺位。其次,要把在公共空间展示的名家名作做好辅助解读,比如草书作品,最好提供释文。另外,在传播手段上要注重观众的鉴赏,通过有效的解读,真正做到让观众懂得名家名作到底好在哪里。

  章剑华:艺术家在做好艺术创作的同时,要重视艺术传播,特别是要重视公益传播,向社会、公众提供自己的精品力作,艺术家要有这种责任感。一是面向社会,面向公众进行创作,把名家名作带到公共空间,将拙劣的作品驱逐出去,取而代之。二是在传播过程中,作为政府和文艺团体,要担负起组织、引导的责任和义务,多组织一些公益惠民活动,并做好作品的解读、鉴赏。三是针对个人传播力量不一定到位,还要提供好的公益传播平台。通过艺术家本人或艺术团体、政府机构共同努力,使公益性传播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用“凉力驱热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机会看到名家名作,营造良好的文艺传播氛围。

  名家名作

  章剑华:我认为,文化建设要抓两头,一头要抓好文化艺术基层建设,另一头要推出名家名作。精品力作,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时代文化建设的标识,代表了文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持久性积淀。如果将文化艺术事业比喻成一座现代化的大厦,那么人才队伍是这座大厦的基石,而名家大师则是这座大厦最耀眼的顶端,是体现文化凝聚力、引领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旗帜。我以前兼任过省书法院院长,你们现在都在书法院工作。我觉得,书法院或书画院这个机构的设立是很有必要的,它的重要职能就是要出名人、出名作。

  管峻:有很多人对书法院的功能并不了解。书法院是对其它书法组织的重要补充。设立书法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出人才,推出精品。有人才方能出精品,书法院如何培养并推出人才是最为关键的。设立省书法院的初衷,就是要把最好的书法人才引进来,然后把精品推出去。接下来,我们还要加大对艺术名家培养和推介的投入,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教育熏陶为重点,培养一支专业过硬的拔尖人才,造就一批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推出一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创作出属于我们时代的书法经典。

  李啸:我到书法院工作之后,把之前的基础资料梳理了一下,接下来,会进一步完善成立之初制定的发展规划。与书协的职能不同,书法院是一个创作型的机构,还是要出人才、出作品。就现在来看,当时招来的几位书家,现在仍然是中青年书家群体中的佼佼者。我觉得,对于这批书法家的推介与培养,书法院要做好引导。我们不仅要继续举办一些高层次的书法展览,更要在学术层面做好进一步的提升。今后我们仍然要把书法院的工作定位在学术和创作上,因为真正的书法家技法和学识结合的都比较好。当代有些书家在技法上是有超越古人之处的,甚至可以挑战经典,这部分书家我们要重点培养。今后,我们要强化专职书家的技道并修,要求提炼纯粹,提升他们的艺术境界,形成书法院专职书家独有的气质。

  章剑华:书法院的存在,就是让这些书法家在书法艺术、技法、学术等方面能够更专业。作为一个专业书法家,要求应该更高。所以,他们也要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阅历。刚才你们讲到,书法院与书协职能不同,书协更多的是在团结和服务职能上,书法院的主要任务是创作、研究,出人才、出作品、出学术成果。或者可以这样说,书法院是书协的核心力量,各有侧重,希望书法院与书协能够好好配合,开展好创作和学术等活动,在全省书法界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推动江苏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管峻 书画小品《杜甫诗意》

  管峻 楷书中堂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管峻 楷书横幅《倪元林诗》

  李啸 隶书扇面《葛征奇诗题山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