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岭峪口采摘野果看我找的好地方,还可以登临亚洲第一天生石桥

 云水终南 2023-09-07 发布于陕西

秦岭的好地方太多了,根本走不完。现在又是采摘野果的季节,今天我就介绍一个野果既多、景色又奇特的地方。

这就是著名的“天生石桥”,有人说这是“亚洲第一石桥”,我没有考证,但是这个天生石桥确实令人震撼。

我们计划选择从乌桑峪进,走鹁鸽峪登顶圭峰山顶焦将庙后,从另外一个地方下来,走一个环线穿越。全程大概是七公里多。

但是进山不久,我们就放弃了穿越,原路返回,为什么,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进山路况

由于乌东村和乌西村的拆迁,加上国家版本馆和民航局管制中心的建设,很多人都找不到乌桑峪的入山口了。

路口其实很好找的。

这个入山口就在国家版本馆和民航局管制中心之间,车停到路边或者停到国家版本馆都行,沿着小路一直往山里走。

这条路原来应该是水泥路,但是早就废弃了,基本上沿着旁边的围墙一直往前走。到了山口,沿着小路从右边就进入峪口。

我们九点钟出发,原来的乌东村已经搬迁,这里现在都是空地。

乌桑峪是一个小峪口,这条路虽然走的人少,山口比较窄小,但是小路还是比较明显的。

走了将近几百米的平缓山路,路况还好,一直到了一个岔路口。

这个岔路口就有溪水,清澈见底,可以洗手洗脸。

我的计划是从这里左行上山,走鹁鸽峪上圭峰山主峰焦将庙,走个环线再从天生石桥下来,全程也就是7公里多。

结局是悲催的。

先上了一段竹林,我就找不到路了——或者说到处都是路。

按照轨迹走没有问题,路线是对的,但是这条路到处是半人高的灌木,背着包实在不好走,不过我也有收获:捡到一副眼镜。这个明显是谁从这里走,眼镜挂在这里了。

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我看到了一只鸟,羽色华丽,头顶亮黄色羽冠,全身金黄色,黑褐色尾羽——这不是红腹锦鸡吗?

这就是爬山走在前面的好处。我着急拍照,还没有来得及调焦,后面人的吵声就把大鸟给惊走了。

商量了一下原路返回,这个路走不成,谁也不知道这样的灌木丛有多长。返回到溪流边洗手洗脸的岔路口,看看时间,已经10点40,我们浪费了一个多小时。

不过想想也好,要是我们转了一圈从山上返回,到了这个地方下不来,那该怎么办?有时候把坏事往好事方面想,人生就多一份快乐。

从岔路口右行直接到天生桥,反正也没有多少路。

采摘野果

岔路口右行上山,下来几个人说上面有野果子,我们的眼睛都亮了:乌桑峪走的人少,这个季节五味子没有了,猕猴桃还有些时候,但是正是八月炸成熟的季节。

二百米后,果然看到路边有八月炸藤,找了一根长棍,敲了几个,大家分食,甜甜蜜蜜。

接着走,沿路藤蔓八月炸不少,但是有些太高,够不着就算了。

碰上了几个当地人,他们更有技巧,不用长杆子磕,而是找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前端劈开,找准了成熟的八月炸把藤绕住勾下来,快准狠。

说到这里,我要吐槽一下一些进山采摘的朋友:从八月到十一月,秦岭山中的野果都陆续成熟了,很多驴友进山采摘,携带各种工具。

我最憎恶的是有些人带手锯,把藤蔓和树直接锯断——这就是杀鸡取卵。

野果不是种植的,数量本来就少。

为了自己采野果,把藤蔓都弄断,这以后就没有了;另外,这些野果取下来,大量没有成熟的都给扔弃了,后面来的人也采不到了。

你看,人家用长竹竿,选择性的只采成熟的,还不伤及未成熟的,这就是素质。

一路上的八月炸和猕猴桃不少,猕猴桃成熟的不多,八月炸我们尝个鲜就行了,这可是仙果,可遇不可求。

八月炸又名八月瓜,是三叶木通的果实,它不但是野果,还是有名的中药,名称"预知子"。

八月炸营养丰富,果味香甜,但是到了成熟季就会炸裂开,裂开时间长了就不能吃了,不但有灰尘,还会吸引一些小昆虫。

熟过的吃不成,没有熟的也吃不成,所以是可遇不可求。

说它叫做"预知子"也是有故事的,据说摘取两个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有此名。

我们走走停停,一路过了仙姑洞后,就到了一处干枯的河道,那边是鹁鸽峪,这边的乌桑沟,从这里到天生石桥还有一公里。

过了一个小瀑布不久,沟道里又是流水潺潺,水质清澈,景色比下面好多了。

起伏的路前行四五百米还好走些,到天生桥的最后四百多米,是沿着山梁一路拔高,这也是最辛苦的一段了。

因为前面耽误了时间,今天我们就不打算上圭峰山了,所以这几百米就走走停停,随着山路一转,天生石桥赫然出现我们眼前。

直行是到圭峰山的路,我们左行下坡几十米,就到了天生桥的下面了,看看时间,已经两点了。

不到4公里的路,从海拔五百多米到一千多米,我们走了5个小时,玩呗!

天生石桥

天生石桥真是壮观,有资料说桥长50米,净跨38米,高25米,号称“亚洲第一花岗岩大石桥”。

确实很奇特,石桥横跨山沟,非常突兀的在山谷间出现,厚实的天然桥梁,下面被硬生生的掏了个空洞,越是走近,越是壮观。

这是秦岭山中唯一的一座天然石桥。

有专家研究说这是河道之上由河水冲刷而得,是由间歇性流水冲刷的结果。

我们的大秦岭真是神奇。

这座桥还有名字叫作仙人桥、遇仙桥。说是古时有四兄弟躲避抓壮丁,进入深山后山路崎岖难走,后来孝感动天,一座天然石桥凭空跨于两山之间。

当然,这个故事可以有很多版本,你也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

桥下大石上有四个字:“气贯长虹。”

从桥下的小路绕到桥上,桥上却如刀锋,除了边上可以攀爬,中间没有平整的地方,很是危险,据说有人拍照片从这里滑落下来。

不建议上桥,太危险,还是桥下凉快,坐在这里凉风习习,汲泉煮茗,就是逍遥自在。

桥边有泉水,煮开后泡茶,甚是香洌。同行的当地朋友说他小时候来,经常就直接喝这水。

在桥下吹着风聊天,一直到四点钟,我们才原路下山。两个小时返回到环山路边,看看里程也就是7公里半,拔高500米,不算是很艰辛。

爬山爬的是心情,爬的是健康,一定要安全出行,文明出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