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有效的激励,都在顺应人性

 乔诺咨询 2023-09-07 发布于上海

来源/ 乔诺咨询
主笔/ Icey


彼得·德鲁克说过:“当员工缺少努力的诱因时,一个最大的可能就是,员工看不到或者看不清他们的努力与绩效评估,和所受到的奖励之间的关系。”

会分钱,是一种懂得顺应人性的艺术。

01

激励没效果

很可能是步入存量激励陷阱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都在做增量,却掉入了“存量激励”的陷阱中,导致企业业务发展受阻,却毫无察觉。

例如,有些企业实行业绩提成机制,这样的机制往往导致客户资源私有化,销售只关注现有客户,当客户达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愿意拓展新客户了。长此以往不仅对公司有害,也不利于销售人员自身发展。

又如,很多企业的激励机制都是固定工资加上定额奖金,如13个月薪酬,或者14个月薪酬,这其实是存量激励思维。这样的激励机制没有给予员工充分的发挥空间,他们没有动力做出额外的贡献,也就不容易产生增量业绩。

那么很多公司出现以下现象也就不奇怪了:晚上9点以后公司高管还在开会,但是下面的员工到点就下班了。细问后发现,员工奖金就是一个月或两个月的工资。也就是说,绩效全满,奖金高一点也就两个月工资,绩效低一点,也就相差一个月或半个月的奖金。

还有些研发觉得产品卖得好不好,跟自己没关系。生产更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那和谁有关?大家都觉得和销售有关,因为销售有可能一年能拿十几万的奖金。但是销售也有“挨打”的时候,有可能几年都拿不到奖金,因为没有增长。

那么组织内员工努力的动力在哪里?员工的努力到底跟企业有什么关系?

组织里面人的工作动机,很大程度上是组织激励理念结的果。有什么样的激励理念,就会催生出什么样的工作动机。当动机无法满足,那么组织出现怠惰状态,量增长不上去,也就不难理解了。


02

人性经不起挑战

商业是会分蛋糕的艺术


大多数企业激励没效果,组织活力不足,其实是不懂人性造成的。

组织的构成主体是人,利益诉求主体也是人,而人性更倾向于利己主义。

这在实行“固定薪资+定额奖金”薪酬模式的企业中,其实有非常明显的感受。

年底多发一到三个月的月薪,这种方法本质上是平均主义。预期的收益对员工其实没有太大吸引力,那么在这种机制下,员工如果想争取利益最大化,他的最佳行为就是尽可能少付出。

因为干多干少差不多,员工也就没有什么动力了。

分钱“不患寡而患不均”,“均”不是“平均”,而是“规则”,分配的机制。

任正非说过两句话:
第一句——“华为不缺人才,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
第二句——“猪养得太肥了,连哼哼声都没了。”

什么意思?分钱的方法很多,愿意分钱的老板也很多,真正把钱持续分好的企业并不多。

古往今来,人的本性基本上不会改变。但是人的技能和知识、工作和岗位、期望值,以及寿命和健康状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变的人性,变化的人心,让利益分配的过程变得非常复杂。

比如,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一些公司会增加激励力度,给予员工更多的利益分配。然而员工在获得较大利益分配后,容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过度激励反而会让员工产生惰怠。

又如,当员工物质激励得到一定的满足后,更加追求精神激励,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成就,这就要求企业随时了解员工动机的变化,并及时设计出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满足员工的需求。

那么究竟该如何通过人性,掌握分钱的艺术呢?

03

华为分钱的艺术:价值链管理


下面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有五个海盗,他们计划去劫取一艘商船,抢来的金子大家一起分了,去之前五个海盗就问了,抢来的钱到时候怎么分?

从华为的分钱方法来看:
第一步,是先去把金子拿到手,把量做大;
第二步,是论功,分析行动中到底哪个海盗起的作用最大;
第三步,再是行赏,抢回来这么多东西,大家到底能分多少。

华为是围绕“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价值循环管理,形成对员工更大的价值创造给予更好的回报,更好的回报会让员工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的思路逻辑。

简单来说,就是看这个企业到底谁在创造价值,谁创造的价值越多谁分配到的就越多。那么华为的价值循环管理究竟是怎样展开的呢?

 第一,价值创造:做大蛋糕是分配的基础 

激励行为不应该让员工只盯着眼前的目标,眼前的利益。而是引导员工先把事情做大,把蛋糕做大,让所有的激励行为影响员工的钱,让员工去努力。

那么这个前提就是价值创造,也就是从“多劳”上面引导,而“劳”指的是功劳并不是苦劳,是基于价值贡献来看并进行利益分配。

所以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价值贡献?谁创造了价值?价值贡献定义等等。

   1、谁创造价值?

华为将企业价值创造来源区分为四个群体:一般劳动者、知识性工作者、企业家群体和资本方。每个群体的分工不同,创造价值的特点也不相同,据此设计出不同的利益分配机制。

   2、如何创造价值?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企业创造价值的源头是为客户创造价值,所以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客户满意度作为评价依据。

   3、长期/短期的山头攻略

短期山头:实现销售收入、利润、现金流的有效增长;

长期山头:为土地增加肥力,让粮食持续产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有利于企业持续地活下来。

可以总结为既要守住当期粮仓,又要增加土壤肥力,前者聚焦短期经营目标的完成,后者注重公司长期目标的实现。


 第二,论功:价值评价 

当下很多企业都在规避“论功”这个问题,只讲钱不讲人。完成目标就叫有功劳,增长就要有功劳,下降就是没功劳,没完成目标就没有功劳,这其实是将功劳和风险直接关联起来了。

而华为将两者进行解码,实行考评结合的评价制度,将“考”与“评”区分开,综合考虑对人的评价。

   1、基于结果贡献的价值评价

结果评价不只是简单参考绩效的指标,而是更多以责任结果为导向,不是完成布置的题目就可以了,业务和市场是变化的,答案要放在市场上验证。

比如房地产行情大幅下降,那在该环境下什么行为叫有功劳?

华为认为,你下降的比别的企业少,能够把别的企业丢的地盘,丢的客户拿回来了,你就是有功劳。而不是说业绩下降了就应该处罚,所以如果把奖金和业绩直接关联,无法识别差异化。

那反过来看,行情往上走,你虽然也增长了,但是如果增长的速度是低于行业速度,低于主要竞争对手的速度,那说明你的战斗力还是不够的,你还是打不过对手的。

结果贡献往往无法用当前的经济指标去评价,也不能因为利润的考核影响当前利润而不去做,这样有失去未来商业机会的风险,甚至会被对手挤出局,最终导致“土壤”贫瘠,在战略上溃败。

   2、基于责任能力的价值评价

主要包括价值观评价、能力评价(即任职资格评价)、劳动态度评价,这些评价是“冰山”下的评价,是对未来能否做出贡献的潜在价值的评价。

用绩效指标的数字结果来“考”是容易的,“评”是最难的,因为你需要对员工的日常表现真正的了解,并能给到其调整、提升的建议。很多主管避免用“评”,其实就是把绩效结果的压力转移,避免冲突,是管理能力不足的表现。

若只有“考”没有“评”,绩效指标的制定就变成了谁能博弈下目标,谁的结果就会好。无论对公司还是对个体,都是巨大的伤害。


所以,华为一方面考KPI指标,确保责任结果落地,另一方面进行PBC评价,包括主管述职评分PBC中关键过程承诺部分、责任范围内未纳入PBC 的部分、岗位或角色之间的灰色地带,鼓励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主动跨界,避免所谓的“三不管”现象,即不负责、不关心和不理会其他岗位或角色的工作。

 第三,行赏:价值分配 

在分钱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多劳多得,所有人才愿意努力。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给我足够的军功章和绶带,我才能打胜仗。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价值分配在实践中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不仅受制于价值评价,还包括行业发展状况、业务场景、岗位等,所以价值分配的方法是需要进行动态调整的。

华为采用的价值分配方式就是获取分享制:

强调价值分配来源于为客户创造价值。每个业务单元都要承担打粮食的责任。年底根据实际打下粮食的结果进行分配,组织奖金与目标、人数脱钩,鼓励挑战,牵引少用人多分钱,多劳多得。

奖金分配先到组织,再到个人。分到组织需要花95%的时间去讨论,而分到个人只要5%的时间即可定下来。因为把分配的权力给到了主管,主管想要保留到好的员工,就需要识别优秀,拉开差距。

还有一点,华为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方案,包括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除了钱,在非物质激励方面,华为提供机会激励(主要是分配职权)、荣誉激励(奖杯、奖牌、奖状....比如蓝血十杰奖)等,导向组织持续奋斗。

当然,价值分配是要按照业务场景和岗位进行差异化、定制化的方案设计,不能一刀切,机械地执行。而是基于人性,洞察员工的工作动机,通过多元化的激励措施与员工多样化的动机进行有效衔接,才能实现持续有效激励。

最后,休谟在《人性论》中写到:“任何科学都或多或少与人性有些关系,无论学科看似与人性相隔多远, 它们最终都会以某种途径再次回归到人性中。”


如何才能实现持续有效的激励,让组织充满活力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