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痹自我后的快感、逃避深入思考后的侥幸心态,就如同吸毒与赌钱

 永熙随笔 2023-09-07 发布于广东

  (本期是:永熙随笔第1525期原创作品)


​非黑即白的滤镜(在不知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就充满着偏见进行各种揣测及试探)、不假思索地批评(人亦云我亦云、逃避深入思考所产生的侥幸心态),只会让一个人越来越麻痹与迷失自我。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延迟满足感(即:忍住并憋回当面对人发泄情绪的欲望、遇到与自己意见不相左的人没因本能从而选择逃避或排斥)、不懂得权衡利弊(举两个很常见的例子:关闭心扉对自己及他人都没任何好处,对于自己而言只会在寻找亲密关系的道路上寸步难行、对自己人格心智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他人而言,只会越来越减弱、甚至最终失去原先对自己的稀缺的信任以及可贵的理解与耐心;放不下对一个人的仇恨与偏见,对于自己及他人都没任何好处,对于自己而言,总是充满着不必要的焦虑及自我折磨、内心逐渐走向扭曲;而对于他人而言则非常难、甚至最终放弃跟自己敞开心扉及恢复关系,他人的内心也会感到很受伤),则很难完成自我突破、很难去深入发展更多人际关系。


​道歉、承认自己无知,永远都不是羞耻的、见不得人的(反而恰恰能说明你活得崇高、坦荡,你是个很值得被人尊重理解的人),反而捍卫自己的无知、关闭自己心扉、不懂容纳及欣赏不一样的声音、不敢拥有自我、不敢敢爱敢恨,是最不值得被人欣赏及谅解的行为。那些做错事后不仅还不肯去道歉、反而还利用愧疚感去攻击他人内心最脆弱的地方的人,是最不配拥有尊严及亲密关系的一类人。

顺便一提的是:麻痹自我的快感(人亦云我亦云、有眼无珠、逃避深入思考的侥幸心态),就如毒贩赌徒的身心状态。那些总是渴望捷径(迷信武功秘籍)及所谓标准答案(渴望别人是自己的救世主、过度依赖别人)、却一点都不愿反思“自己的不假思索、有眼无珠、对于新鲜事物那充满侥幸与逃避的心态”的人

他们这一辈子不仅不会活得真实及坦荡,还不可能会收获来自他人对自己真挚的祝福、得体客观的批评、发自内心的赞美与珍惜、可贵的信任以及稀缺的耐心(正如“真实的个体,往往只会吸引那些真实的个体;而虚假的个体往往只会依赖鱼龙混杂的人群、沉浸于麻痹自我无法自拔”)

好啦,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