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骼肌萎缩机制01、骨骼肌体积缩小 研究表明,骨骼肌萎缩在T2DM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15%,这主要归因于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因子的异常释放。这些因素干扰了肌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分解增加,从而引起肌肉体积的下降。尤其是在糖尿病早期,肌肉质量下降最为明显,骨骼肌的萎缩风险也随之升高。 02、线粒体功能受损 糖尿病患者的骨骼肌中线粒体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发生改变,ATP生成减少,这直接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和骨骼肌的代谢活性。胰岛素在调节骨骼肌微血管灌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线粒体功能的受损可能导致这一作用受到干扰,从而影响了葡萄糖的摄取和代谢。 03、肌卫星细胞功能受损 肌卫星细胞在肌肉受损时被激活,然后分化为肌纤维细胞并融合到肌纤维中。然而,T2DM环境可能影响肌卫星细胞的成肌能力。Notch和Wnt信号通路的变化可能导致肌卫星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受到干扰,进而影响骨骼肌的修复和再生过程。同时,T2DM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水平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肌卫星细胞的生成、生长和代谢。 04、骨骼肌微血管受损 胰岛素通过增加骨骼肌微血管灌注,影响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介导的信号传导。然而,糖尿病可能导致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影响了胰岛素的作用。这进一步导致了T2DM患者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延迟。 05、炎症反应 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密切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和游离脂肪酸等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在T2DM患者中升高。这些因子的释放可能导致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加剧,同时也会影响骨骼肌细胞和微血管的健康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