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梅 炎炎夏日,清爽消暑、生津止渴的佳品酸梅汤,主要材料就是乌梅(点击可阅读更多内容)。如今深秋已至,乌梅还有用武之地吗? 乌梅如何药用 ■■■■■■■■ 乌梅入药用,要剔核,常曰乌梅肉,《备急千金要方》里讲药物和合汤用时,明确提出乌梅去核。再如,《本草纲目》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 乌梅炭是乌梅的炮制品,皮肉鼓起发泡,质较脆,表面呈焦黑色,味酸兼苦。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皮肉发泡,表面呈焦黑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即为乌梅炭。 从药性鉴别上讲,乌梅长于生津止渴,敛肺止咳,而乌梅炭长于收敛止血,常用于便血、尿血、崩漏下血等。 乌梅的作用 ■■■■■■■■ “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 《本草纲目》 1. 生津止渴,增加食欲 乌梅可促进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又能增加食欲,临床上医家取乌梅酸甘化阴之性,常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致的胃酸缺乏、食欲不振等,每获良效。 2. 涩肠止泻,防治便秘 “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本草新编》 “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本草拾遗》 乌梅入药用,有一主要功效便是止泻。为现代人所熟知的中成药固肠止泻丸,具有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的功效,而其主要成分便是乌梅,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乌梅涩肠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虚久泻、久痢或大肠滑泻不止、脱肛不收等。同时,乌梅也可以防治便秘,因其所含的儿茶酸能促进肠蠕动,便秘者可多食之,足见乌梅对肠道的双向调节作用,既可涩肠止泻,又能防治便秘。 3. 安蛔驱虫,缓解腹痛 乌梅最出名的功效要属安蛔驱虫,缓解患者出现的虫积腹痛。如乌梅丸和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乌梅安蛔汤等方。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篇》,是张仲景专为“蛔厥”症而设,并主久痢。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论》乌梅丸 4. 生津养肺,敛肺止咳 乌梅入大肠经涩肠以止泻,入肺经敛肺以止咳,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症,常配半夏、杏仁等,实证需慎用。中医方剂九仙散,具有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之功效,主治久咳肺虚证,咳嗽日久不已,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方中便配伍了酸敛之品的乌梅,便是取其收敛肺气,生津养肺之用,以助君药敛肺止咳。 5. 解酒醒神,止呕治晕 乌梅还可解酒、醒神、止孕吐。醉酒时食之可帮助解酒;晕车时食之可止呕治晕;孕妇妊娠反应恶心呕吐时,乌梅可下气止孕吐,但需适量服用。 6. 润肤止痒,外科妙用 乌梅还有养阴润肤止痒等妙用,临床上对于诸多外科疾病,如果用之得当,亦能有奇效。 “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 《太平圣惠方》 乌梅 ■■■■■■■■ 入药部位 干燥近成熟果实。 性味 味酸、涩,性平。 归经 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主治 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推荐药膳 ■■■■■■■■ 乌梅粥 材料:乌梅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冰糖适量,稍煮溶化即可。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用。 作用: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适用于久泻、久咳,伴口干、不思饮食者。 按:急性泻痢和感冒咳嗽者禁用。 文中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身体有任何不适症状 应及时就医 养生调理不能代替治疗 本文作者:谢妍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 三亚学院健康管理学院中医学讲师 ★ — E N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