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武林的传奇薛颠与形意拳的绝唱

 山峰云绕 2023-09-11

https://m.toutiao.com/is/ieUwaYnP/?= 



在乱世民国的武林江湖,有一句话格外贴切:“有人做人,有人成鬼。”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有人为了家国大义挺身而出,救国开强健之风;有人为了名利财色,却放弃一身所学,成为汉奸助纣为虐。然而,总体而言,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尤其是在武学界。因为大多数宗师在收徒时,早就开始锻炼他们的忠诚、信仰和正义之心。所以,练出了功夫的徒弟们身上都伴随着一股凛然正气,不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然而,少数例外仍然存在。

比如,近代的武学大师薛颠,作为中华武士会会长李存义的高徒爱徒,作为继李存义之后第二代形意拳传人中的佼佼者,作为天津武术馆的馆长,他的身份地位在北方武林中堪称盖世无双。然而,就是这位形意拳的武术大师,不但没有表现出武人热血豪情,反而在建国后的一次打击行动中被列为罪魁祸首,最终被执行枪毙,导致数万薛门一派的弟子无人敢承认自己的身份。

薛颠的宗师之路

薛颠的宗师之路充满了传奇,但也充满了曲折。他的功夫究竟是否真如传闻中所说的“高深莫测”?为何最终落得个枪毙的下场呢?

要理解这一切,首先需要回溯到民国时期,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连接上下的角色。在民国时期,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断了传承,许多旧制度和陈规陋习也在这个时期被淘汰,包括国人中很多的思想前驱都是在民国时期开始了启蒙和思考。

文武不分家的传统

自古以来,中国有一句古话:“文武不分家”。文人有文人的风骨,武人有武人的骄傲。所谓“武无第二”不外如是。中华武术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很多晚年自成一派的宗师初入武林时都会遍访名师学艺。老一辈的武师非常特别,他们重视相互学习,互通有无。两位高手一见面的搭手就有很多说法。他们会分享最新的发现和招式,通过搭手问气来了解彼此的水平。而自认不如的一方,常常会开口说一句“晚了”,来表示自己认输。这种传统的武林文化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它强调了实战和尊重。

薛颠与武林的绝唱

为何说民国时期是武林的绝唱呢?这要从1927年说起。当时,国民政府委员张之江与著名的爱国将领冯玉祥、北大第一任校长蔡元培等人联合呼吁在南京创立国术研究馆,旨在救国振兴,普及武术,让民众开展强健之风,让人人都学会武术。后来,国术研究馆改名为中央国术馆,成为民国时期主管全国武术的行政机构之一。

在当时,各个地方纷纷响应号召,设立了支馆和分馆,以推广武术。薛颠的师傅李存义成为了天津地区的第一任馆长。李存义在年轻时曾在朝廷当过兵,后来在保定开了一家镖局。他在二十岁那年向刘启兰和郭云深学习形意拳,后来又拜八卦掌大师董海川为师。

民国元年,李存义在天津创办了北方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中华武士会,担任第一任会长。当时,在天津开办武馆的师傅们都要经过他的点头才算站住了脚跟。当时的薛颠还在跟一位周姓弟子练武。李存义之所以收薛颠为徒,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然而,武林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准带艺投师。师傅和徒弟的年龄最好相差十五岁。因为武术必须等到十五岁以后,人体骨骼基本发育成熟才能开始练习。但是,师傅到了三十岁左右,正是外出扬名立万的年龄。如果身边还带着一个徒弟,就会分心无暇,难以专心教授武术。而且,年轻的师傅可能自己也没有太多经验,不一定会全心全意地传授技艺。所以,年轻的师傅通常不会收徒。然而,薛颠是个例外,李存义决定收他为徒。

薛颠的崛起

薛颠初入武林时并不引人瞩目,李存义起初也没有太高的期望。然而,薛颠的努力和天赋使他逐渐崭露头角。他刻苦练习,虚心向师傅学习,不断探索武学的奥秘。薛颠在形意拳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很快就成为了李存义的得意门生,也是中华武士会中的佼佼者。

然而,正当薛颠的武林地位日渐稳固时,中国社会风云突变。建国后的政治动荡中,他被列为罪魁祸首,最终被执行枪毙。这一事件不仅令他身败名裂,也导致了数万薛门一派的弟子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武林界的传承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结语

薛颠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曲折,他是民国时期武林的一位重要代表,也是形意拳的杰出传承者。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乱世中,正义与忠诚的价值观依然重要。薛颠的功夫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他的传奇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成为武林历史中的一段绝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