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茅盾文学奖在社会上没有热度

 燕山茶社 2023-09-12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结果出来后,网上几乎是没有评论的。文学评论以豆瓣为多(也就几百条),其他地方更是很难看到。

某些人肯定又说了,茅盾文学奖在社会上没有热度,是因为现在大家不敢写了——等等,陈词滥调。我只能说,茅盾文学奖的热度不如宝珀文学奖。文学圈里的人更关心宝珀文学奖,因为宝珀文学奖的获奖者更倾向于年轻人,80和90后,再过几年就是00后了。宝珀文学奖的获奖题材,大多也都是比较新颖的,一是近几年火热的东北下岗潮,再次就是幻想题材。宝珀文学奖首届获得者是双雪涛,后来的一届好像是王占黑?王占黑以写小区内外生活为主。上上届的获得者是陈春成,以幻想题材为主。上一届那个作者,名字我忘记了(林什么来着?),作品好像是长篇小说。

而茅盾文学奖,除了《回响》写中年婚姻危机,其他的都不具有“现代化”。《宝水》好像是写新农村的。《千里江山图》好像是写谍战剧的。还有一部是写少数民族的。大家首先对这些题材的兴趣不大。我读《回响》是因为这部小说非常现代化。我不太喜欢读讲过去的小说。

为什么茅盾文学奖在社会上没有热度

很多人都说网文是年轻人的市场,但是网文火起来的都是仙侠剧,架空历史剧,并不具有现代化。文学想要有用,就必须关注当下。当然又有人陈词滥调地说了,当下的事情不敢写。你不敢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能因为你不敢写,就说别人也不敢写——你敢写,你也成不了文学大师。现在可写而又能写的事情多了去了。为什么人家王占黑能写,陈春成能写呢?孙频能写,徐则臣能写呢?当然你不知道他们没关系,反正现在关心文学的人,都是小圈子里的人。文学从来没有大众化。

茅盾文学奖在社会上没有热度,一是题材老旧,二是大部分作家写长篇小说都写不好。宝珀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短篇小说居多。现在的80和90后作家,很少写长篇小说。严肃文学长篇小说在市场上好像不太受欢迎,原因之一可能是字数太长,大众不太愿意花时间去看长篇小说——除非你写成《三体》这样的。

二是,现代化长篇小说,当下的作家还没有谁能写出成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