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是水的世界。小河纵横镇里镇外,青石板铺就窄窄的小巷,而人家则坐落在小河的两旁。这时的小河就被称之为水巷了。 水巷(寅公 图) 走进古镇,给人第一印象便是水巷。鳞次栉比的楼房簇拥在水巷两岸,石拱桥上的藤蔓在水巷里摇曳,绿得像碧玉似的河水缓缓流去,一首首民间小调、一串串欢歌笑语萦绕在波光粼粼的水巷…… 水巷(寅公 图) 四通八达的水巷是古镇的街道,而来来往往的小船就是流动的街市。“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周庄的水巷好比北方城市的马路,只是行起路来要用船,一般的百姓日常交易也是在船上进行的。小船欸乃声中运来了欢蹦乱跳鱼虾蚌蟹、菱角莲藕,泊在桥洞边、石驳岸,水楼上的人只要在窗口对着小船招招手或是吆喝一声,马上就会有小船划到窗下,买的人只须把钱放进竹篮里,用绳子从雕刻着精致花纹的小木窗中吊下来,双方便就在相互的寒喧问候中通过这只竹篮子完成了交易……这情景,使人想起古人的诗句:“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 水巷(寅公 图) 周休日的周庄日常喧嚣,各种肤色、各种口音的游人们来来往往,挤满了深街浅巷。我悠闲地沿着弯曲细长的水巷随便地走着,远望沿河两岸的楼房轩廊,欣赏那艳阳下的桥影水光,体味江南水乡的韵味;一会儿倚靠在古居光溜溜的门扉上,品读着这里古老的历史和迷人的水乡风情,看碧水从临河而筑的青瓦粉墙间穿过,房前屋后的石阶朝水里铺去,留在岸上的也长满了青苔累了。累了,就自在地坐在水巷边竹摇椅上,捧一盏“阿婆茶”,细细品着,悠悠晃着,或瞪大眼睛,望着眼前那苗条身姿的村姑蹲在河埠头上,用她纤纤细手,搅碎了一河蓝天白云,碧绿的菜、雪白的米、五彩的衣,装点小桥流水、青墙瓦舍;或闭上眼听着不绝于耳远远近近的江南小调,偶有一曲既终恰好驶过我面前的,便和船上人齐齐击掌叫好,船娘也转头朝我颌首示谢,甚是落落大方。 水巷 周庄的游船上,摇橹的是一色的中年船娘,穿一式的蓝花布斜襟衫,花布包头。这些船娘驾船的功夫也着实了得,不到十米宽的小河道,时常有三四条船擦身而过,却硬是不挤不挨,稳稳行过,而且个个文武双全,如果船客愿意另行付费,她还会给你来上一段江南小调。你想,坐在木船上听上一段吴乡小曲,那是怎样的一个惬意啊! 周庄船娘(寅公 图) 如果不乘小船穿越座座小桥,领略碧波倒影中的青墙瓦舍,是无法领略这水乡神韵的。登上一叶小舟漫游于水巷深处,在轻轻荡漾中浏览小镇的风光,是周庄之旅的一大特色。于是,在晚霞映红西天的时候,我们来到沈厅前面的码头。这里是搭船游水巷的总站,河面上停泊着十多条小木船,等待游客雇用。 沈家码头(寅公 图) 船娘摇动着橹,船儿沿着南北市河徐徐北上,小橹轻摇,船儿晃动,在狭窄的水巷里前行,首先穿过弧形的富安桥桥洞,抬头看去,拱桥、驳岸、风火墙和蠡窗黛瓦,无不给人以浓重的历史感。一幢幢两层的明清建筑,使劲地向水巷挤来,把水巷挤得狭长;楼房基部全是砖块砌成的,由于长期受河水洗刷,斑斑驳驳,更显得古意。 船行水巷(寅公 图) 明亮亮的水巷旁边是深而狭窄的小巷,但小巷却店面一个紧挨着一个,各式各样的幌子迎风飘飞,两边的屋檐近在咫尺,只留下一线天空。店面多是杂货店、小饭庄,还有一些手工作坊,现做现卖地做着芝麻糖、花生酥之类的。小店的老板多数是中老年的,也有头戴老花镜对着小街在绣花架上细细地走针引线的。 水巷旁的小巷 在周庄,最耐人寻味的是横卧在水巷之上的石桥。桥是构成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组成部分。一座座石拱桥,犹如一弘弘彩虹,飞架小河之上,连接起了小河彼岸的人家。 横卧水巷的古桥(寅公 图) 小船驶离码头,第一个越过的就是富安桥了。富安桥是一座桥与楼联袂结合的独特建筑,桥身用金山花岗岩精工而筑,桥栏和桥阶用武康石堆砌,桥面刻有吉祥浮雕图案,桥身四侧建有飞檐翘角的楼阁,飞檐高筑,遥遥相对,气势非凡,宛如阁中飞桥,又像桥上建屋,桥、楼合璧,相映成趣,为江南桥、楼之冠,是古镇周庄的象征。 富安桥(寅公 图) 船儿前行,便渐渐驶近著名的“双桥”。这两座桥的形态不一样,形成明显的对比。 双桥 小船在一座又一座古老的石桥下穿行,不一会儿来到了太平桥下。 船行太平桥下(寅公 图) 太平桥建于清代,躬身卧伏在市河上,与“双桥”毗邻。苍翠的藤蔓,从桥栏的石隙间披垂而下,斑驳的花岗石呈现浅褐色的纹理,桥栏上镌有“太平桥”三字。透过圆圆的拱门,可以看到驳岸、河埠、粉墙青瓦的民居,还有几位娴静的女子坐在屋檐下出神入化地写生。 太平桥(寅公 图) 继续前行,小船驶入中市河,穿过梯云桥、蚬圆桥,驶近贞丰桥。这座以周庄古名“贞丰里”而命名的明代拱桥,更因桥堍就是令人入迷的迷楼,而名气大噪。 贞丰桥 水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小码头,更有的把水巷引进自家后院,如叶小船从家中出入。每家每户不出大门就可以淘米洗菜、搓衣,甚至临到烧饭时,才用吊桶从临河的窗户取水。每一条水巷都由驳岸护卫着,船码头一般都在醒目的汉白玉照壁旁。那些由长方形的花岗岩、青石和武康石垒彻而成的驳岸上,镶嵌着形态各异的缆船石,每隔三五丈就有一块,从民居的廊沿下伸向河里的水码头。也许,从九百多年前的周庄就开始修建驳岸了。看得出,这些石驳岸是经过多次修缮的,现在的大都是清代风貌,但宋、元、明基础的痕迹仍依稀可见。这与市河上石拱桥的年代是完全吻合的。 水巷人家的小码头 驳岸上的缆船石是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得十分巧妙的浮雕。它们各显姿态,几乎没有一种是相同的。有的雕成如意,有的凿成鸟兽,有的似鲤鱼腾跃,有的像牛鼻朝天。这些用花岗岩凿成的艺术品,造型洗练生动,线条疏密有致,有的仅仅是几块圆形或不规则的板块,便构成了一件有艺术魅力的浮雕,显示出一种凝重、古朴的美,让人产生丰富的遐想。 张厅码头 恬静的流水,纵横的水巷,古老的房舍,沐浴在夕阳的光辉中,婉约成了一首用唐诗宋词都不能吟尽的绝唱。我荡漾在蜿蜒的水巷,小船轻摇,波光粼粼,绿影婆娑,周庄终于露出她迷人的风采,以致于使我无法用最美的词来形容她那瞬间流露的绝世风骨。我以朝圣般的心情前来,再以震撼的心情离开。周庄以她独有的方式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最美的印象。然而我却不愿在这里留下一丝足迹、一点惊扰。 梦中水乡 让她的记忆里没有我,让她在我的回忆中。 周庄永远是一幅绝尘的画卷。 原创作于2002年11月 2005年6月修改 原发表于红袖添香文学网站 |
|
来自: 黄之中 > 《人文、风景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