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疾病分类
常见的后循环缺血类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韦伯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是后循环缺血最主要的病因。另外,还与栓塞、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自发性或创伤性椎动脉夹层,以及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具体分析。 主要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后循环缺血最主要的原因,导致后循环缺血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动脉源性栓塞等。 栓塞栓子脱落也是引起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和椎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由于椎动脉起始部之前的锁骨下动脉闭塞,椎动脉血液向锁骨下动脉逆向分流。通常情况下机体能很好地耐受这种分流,但在手臂血供随手臂活动而增加时,脑循环血液大量逆向分流就可以诱发后循环缺血。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其为病变血管延长和(或)扭曲的一种动脉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后循环受累较常见。 流行病学
在中风患者中,80%属于缺血性的。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好发人群
症状
脑干是重要的神经活动部位,脑神经、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和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在其间通过。当血供障碍而出现神经功能损害时,会出现各种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临床表现。因此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多样,极少只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 典型症状
后循环缺血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
并发症
偏瘫或丧失运动能力可出现偏瘫,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无法控制肌肉的运动,丧失运动能力,可表现在面部或者手臂肌肉。 吞咽困难或语言困难出现不能控制口腔和咽喉肌肉的活动,导致出现吞咽困难、吐字不清,可能会出现对于语言、阅读产生错误解读,书写也困难的情况。 自理能力下降打理日常起居等能力下降,无法自理,需要他人的照料。 疼痛后循环缺血可导致身体的某部分出现疼痛的异样感觉。 情绪不佳出现无法自我调整情绪,可能导致抑郁倾向。 就医
对于有后循环缺血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可及时发现动脉硬化的存在并及早干预处理。日常如果出现了后循环缺血常见的症状,如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就诊科室
出现头晕、眩晕,优先选择神经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需要做的检查
诊断标准
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是诊断的基础。后循环缺血的症状、体征,特别是小脑脑干的症状、体征,相关检查确定后循环血管狭窄或闭塞,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晕、眩晕。 治疗
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后循环缺血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因此对后循环缺血的急性期处置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同,应积极开展卒中单元的组织化治疗模式。 治疗周期
需要长期积极控制高危因素,急性期可采用溶栓治疗。
急症治疗
对起病3小时内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有条件者行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后循环缺血在临床上属于恶性眩晕,需要紧急救治。有溶栓指证并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要在发病4.5小时内静脉溶栓或桥接取栓。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应探索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等治疗方法的疗效,除非明确颈椎骨质增生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否则不应该仅为治疗后循环缺血而行颈椎手术。 预后
目前证据表明后循环缺血的总体预后并不比前循环缺血者差,如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的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NEMC-PCR)中,407例患者中预后好者达79%。 能否治愈
急性期可溶栓治疗,但是形成栓塞的高危因素需要终身进行控制。 能活多久
积极治疗,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定期监测高危因素,建议3~6个月进行复查。 饮食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因此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多进食低盐、低脂、富含优质蛋白。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腌制、油炸、煎烤的食物。多吃鱼类、海带、蔬菜水果和高纤维素食物,多饮水。 饮食调理
护理
后循环缺血患者日常要注意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重。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愉快。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着凉。 日常护理
病情监测
应做好血糖、血糖、血脂的定期监测。一旦出现突发的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等症状要立即平卧,并呼叫120尽快就医。 预防
约40%的后循环缺血病因为栓塞,建议积极开展病因检查。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单用或联合使用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另外,生活中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后循环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预防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