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庄公哪里是春秋小霸,他明明是春秋第一霸,一个被低估的王者级

 盏茶聊历史 2023-09-13

春秋时代王权逐渐没落,郑国郑庄公以非凡的政治智慧与远见,纵横捭阖于诸侯之间,称霸于中原大地,坐上春秋霸主榜第一把交椅的位置。或许会有人跳出来反驳我,春秋第一霸难道不是齐桓公吗?郑庄公算哪门子霸主!诸位别激动,我之所以如此看重郑庄公,必然有可取之处,听我慢慢说道说道郑庄公的霸主修炼之路以及影响,以此来决定我是不是信口开河。

霸主修成第一步,具备隐忍的性格

何为隐忍,说白了就是有一股狠劲,其表现为笑里藏刀,必要时一招制命,杀敌于无形之中。众所周知,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伊始最有名的一个典故,频繁出现在先秦的典籍中。

话说郑庄公的母亲武姜非常宠爱小儿子段,心里一直想让段继承君位,这遭到郑武公的拒绝。等到郑庄公当国君时,明明知道段不是甘于屈居人下的人,还果断同意武姜的一再请求,最终把段封在了京城。段在京城暗中积蓄力量准备造反,被庄公识破,最终被庄公剿灭。我就简单地叙述一下,详情见左传原文。

如果一开始郑庄公就拒绝分封段,驳回母亲的请求,就不会发生这个家庭悲剧,还能保全自己弟弟的性命。经推敲怎么都觉得这都是郑庄公的阴谋,他隐忍不发,放纵兄弟,就等着给段致命一击,具有一股狠劲在里面。郑庄公的这种隐忍,正是修炼霸主的基础性格。齐桓公年少时逃到莒国避难,晋文公流亡十几年,勾践卧薪尝胆,这都是隐忍的具体表现,他们最终都修成了霸主。

霸主修成第二步,奉天子以讨不臣,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郑庄公祖孙三代都是周王室的卿士,正是有了这一层关系,春秋之初的郑国有一定的话语权,由于郑国发生克段于鄢的事情,郑庄公很长时间都没去洛阳报道,这令当时的周平王非常不爽,于是想任命虢国君主顶替郑庄公,就是因为这事,郑庄公与周平王出现了信任危机,发生了“周郑交质”的事件。周平王驾崩后,其嫡长孙周桓王继位,周桓王就看不惯郑庄公咄咄逼人的样子,于是周郑翻脸,在此后的5年里,郑庄公一直都没去洛阳报道。

郑庄公这5年,主要是干了几件“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大事。说是奉天子,实际上只是一个幌子,郑庄公经常私自以天子讨伐邻国,曾经纠集齐国、鲁国几次三番的讨伐宋国、卫国,还灭了数个“不听话”小国。第一次攻宋时大获全胜,郑庄公很大方地把攻下的城池送给齐、鲁两国,从而体现自己的义气,以此来笼络他们,于是形成齐、鲁、郑三国的铁杆联盟。后来周王亲率诸侯联军讨伐郑国,齐鲁两个东方大国直接坐视不管,结果诸侯联军大败一场,周王还被郑国大夫射中了肩膀,王室的颜面荡然无存。

郑庄公这种“奉天子以讨不臣”或者“挟天子以令诸侯”方式,实际上在齐桓公、晋文公两个霸主身上都到找到痕迹,只不过他们把挟天子改成了尊天子,东汉末年的曹老板也干过这样的事,可以说郑庄公的这种方式深深的影响后世的历史。接下来就是攘夷了,郑庄公也有所表现。

霸主修成第三步,主动承担驱逐夷狄的神圣职责、

当时郑国、卫国、齐国屡次遭到北狄的入侵,中原国家深受其害。春秋时代,不论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打得有多惨烈,只要遇到异族入侵,华夏各国就会一致对外。有一年,齐国遭受北狄严重的入侵,郑庄公二话不说,派出自己的太子援救齐国,可见其重视程度。

霸主的继任者齐桓公、晋文公继续模仿郑庄公,他们在称霸期间,都对少数民族有过严重的打击,比如齐桓公驱逐北狄助卫复国、兵定孤竹,晋文公驱逐白狄、赤狄等,都是攘夷的具体表现。如果不具备以上三点,就不是合格的霸主,正是郑庄公给他们提供了样本。

郑庄公虽没自称是霸主,但他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着春秋时代的历史以及后世的历史。所创立的“尊王攘夷”方式,让春秋五霸都积极效仿郑庄公。仅仅一个“奉天子以讨不臣”就深深影响着曹操,让他在三国里大放异彩,统一北方,成为千古美谈。郑庄公是春秋小霸,同时也是春秋第一个霸,大家没有意见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