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闹程度堪比过年!安徽安庆“做清明”仪式感火上网络

 文冠厚朴 2023-09-13

这几天,在安徽安庆,尤其是望江、太湖、怀宁、岳西、宿松、潜山等赣语区,最热闹也是排场最大的事,莫过于做“大清明”了。所谓大清明,就是区别于各家各户自行祭祀的同姓同宗集体祭祖。大在何处?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在短视频平台上着实小火了一把,以至于有网友打出口号:山东人拜年、广东人拜神、安徽人祭祖,场面与动静均称得上一个“大”字,热闹程度堪比过年。为何在安庆地区,清明节如此备受重视,这恐怕还得从六百年前说起。

图片

慎终追远,六百年血脉传承

六百年前的明初,历经谁主沉浮的战乱动荡后,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朝廷决定对人口锐减的地区进行移民,其中大批移民从江西鄱阳瓦屑坝被迁往安庆地区。这些移民到了安庆后,还想着日后或能重返故地,因此有人去世后,并不急着下葬,而是将棺木厝在野外,等待有朝一日运回故土,落叶归根。但是政策严苛,愿望成空。久而久之,人逝后,将棺材厝柩三年成为了安庆地区独特的丧葬习俗。人留下了,一同留下的还有不变的乡音与无尽的乡愁。时至今日,在安庆赣语区,还将人去世称为“回去了”,回哪去?当然是那生前朝思暮想但可望不可即的故乡。

明朝洪武年间,大量江西人迁往安庆;清代康乾时期,又有不少安庆人迁往陕南,人来人往,但给安庆留下的都是那一抹乡愁。移民最强烈的情感表达莫过于乡愁,而乡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莫过于葬礼。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乡愁,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酝酿后,逐渐演变成了如今安庆人对祭祖的重视,做大清明也就成为了这些聚族而居的移民后代集中抒发乡愁,慎终追远的一种形式。

图片

安庆赣语区的乡村多为同姓共祖,比邻而居,明清时期的一些传统民宅格局与客家围屋颇为相似,一个同姓村共用一个祖堂,甚至同一个大门进出,“开门是一屋(村),关门是一户”,所以不少乡村直接是以 “姓氏+屋”来命名,例如韩家老屋、黄家大屋、刘家下屋、王家四房屋等。做大清明时,村子老少齐出动,备好三牲,抬着方箱,敲锣打鼓,彩旗飘飘,前往祖堂或祠堂以及祖坟祭祀。结束后,往往是全村聚着吃一顿丰盛的宴席,天人同乐。在安庆望江县,每年做大清明会按村中男丁岁数,从长到幼选定几户作为“清明头”,负责当年的清明祭祀和聚餐,并通过抓阄的形式从这几户中再选一户作为“主祭”,负责准备三牲等祭品。做大清明时,在外的族人几乎都会回乡参与,这种参与程度与热闹程度,与过年不相上下。

图片

文脉加持,敬天法祖

除了追根溯源的血脉传承,安庆人重视祭祖还有文脉的加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向来就是一件大事,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儒释道三教对于祭祀都较为重视,并各有一套仪轨。而历史上,这三教在安庆地区都有着深厚的根基,佛教禅宗二祖驻锡司空山,三祖曾在天柱山麓弘法。受地缘和亲缘的影响,正一派道教在安庆地区传统丧葬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道士被尊称为“先生”。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仙学巨子陈撄宁均是从安庆走出去的宗教领袖。而儒对于安庆的影响则更为深厚久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祭祀,二是文化教育。在祭祀方面,安庆地区尤其是赣语区传统葬礼上曾经仪式感最强的环节当属“点主”,即在亡人牌位写上“某某之神王”,然后请有功名的儒生来提笔加一点,将“王”字变为“主”字。时过境迁,点主随着客观条件的消失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至今,安庆地区的传统葬礼中,仍然还能看到儒教影响的痕迹,例如写祭文、吟唱等。从文化教育方面来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安庆地区历来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曾是特定时期安庆人恪守的信条,安庆的地标建筑振风塔,就是“以振文风”之用。甚至民间还曾流传着“生在安庆府,老鼠会讲古”的俗话,用来形容安庆的文风昌盛。这一崇文重教之风至今尤盛,毫不夸张地说,在今天不少安庆人心目中,读书还是头等大事。除了教育,儒家对于祭祀同样推崇,礼记有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这种观念,也直接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安庆地区被接受、普及并实践。

眷恋乡土,心灵皈依

血脉与文脉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如今安庆赣语区重读书、重祭祖的特色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在外工作求学,一些曾经人丁兴旺的乡村,也逐渐归于沉寂。或许是城市的繁华与嘈杂,让人充实忙碌,但少了乡村给人的那份宁静;或许是对童年的眷恋;又或许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如今越来越多从乡村走出去的人,开始回恋乡村、回味乡土。在安庆赣语区,做“大清明”这种既能够回味童年,又能够抒发乡愁的仪式,自然越来越受欢迎,这是心灵皈依,也是文化认同。

图片

《西游记》中,三藏取经辞行,唐王弹土入酒劝御弟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是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是血脉还是文脉,都早已融入骨子里,刻在脑海里,是情感羁绊,更是牵挂。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对于移民或游子来说,故乡保留着一个人最纯真与最欢乐的时光,能洗去漂泊风尘,也能治疗心灵创伤,是港湾,更是庇护所。

近年来,安庆立足人才资源,提出“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新打法,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路径和重要突破口,硕果累累,老乡们也在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建设家乡,令人欣慰,更感欣喜。也真诚希望家乡越来越好,安澜普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