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读《都挺好》:苏大强对儿女们的摊牌,句句都是对赵美兰的恨

 爱读书的百合 2023-09-14

提起父亲的形象,大部分人的脑海中是顶天立地的形象以及有责任、有担当的一家之主,是子女们依赖的主心骨。

而苏大强则与大部分父亲相反,虽然名字里有一个强字,但整个人却很懦弱。同时在妻子赵美兰猝然去世后,他不仅没有悲伤,反倒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大有“翻身农奴把歌唱”得欢心。

而他对说自己被苏母欺负三十多年,哭诉着向儿女们的摊牌,句句都是对亡妻的恨,那是被妻子压制多年后的愤怒与委屈,最终都变成了无能又贪婪的愤恨。


老实人苏大强的没用,才是最大的“恶意”


苏大强的妻子赵美兰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他在退休之前是一个大医院的护士长,拿了很多的奖章,在生活中苏母也很雷厉风。所以这也导致了苏大强活成苏母阴影之下的背后的小男人。

对于苏大强来说,退休之前他是中学的图书管理员,人既老实又木讷,最后退休后,学校任何人都想不起还有这样一个人。

这也愈发让苏大强越来越没有信心,经常走路都不发出一点点的声音。看起来老实没用的苏大强也很可怜,但正是他的没用与窝囊,才是对儿女们最大的恶意。尤其是对女儿明玉,即便是他看到妻子偏心,也从不敢多说一句。早在明玉上高中的时候,苏母为了减轻负担,自作主张给明玉报了附近的大学,这让明玉十分生气。

同时在明玉上大学的时候,没有给女儿一分钱,甚至为了明成交女友,而将自己的房子装修,而明玉只能打地铺。

后来明成结婚的时候,为了给儿子凑学费,而将自己的两室的房子,又换成了一室,更是没有明玉的安身之地。

而明明苏大强最清楚明玉所受的委屈,楞是因为没用,一句话都没敢替女儿说句公道话,所以说他的没用,才是恶意。

或者说用自己的窝囊,来藏在背后,不仅没有责任心,更没有任何的担当,总是拿自己没用作为不理不睬的借口。


见谁都哭的苏大强,太贪婪


苏大强是真的一个又可怜又贪婪的人,他惯用的做法是看见谁都哭。比如说看见明哲也哭,看见女儿明玉也哭,有时候看见外人还是哭一边,哭诉妻子去世了,自己没有办法活,一边在抱怨妻子去世之后自己一个人不知道该怎么过。

不仅如此,苏大强一直缩在老伴的床头不知所措,对于他来说,尽管对妻子不满意甚至有点憎恨,但他习惯在被妻子支配,或者说三十多年的欺压,已经让他身上有了奴性。

所以即便再恨妻子,但一旦因为要独自面对生活,也会让苏大强觉得以后可怎么办?所以这时候,他就牢牢抓住儿女们。

对于儿女们,他可想的不是吃一碗饭的事,或者有一个住的地方,而是不管儿女们的处境,也不管现实中的困难,只求自己过得舒坦,全然不顾孩子们的艰辛。

对于儿女们,他可想的不是吃一碗饭的事,或者有一个住的地方,而是不管儿女们的处境,也不管现实中的困难,只求自己过得舒坦,全然不顾孩子们的艰辛。

苏家强有的只是抓着明哲的手说:明哲呀,我该怎么办啊?你妈没了我不知道能怎么办了,你要替我做主啊。

还口口声声说:我一个人不敢回家了,我一个人呆在家里,睁眼闭眼都是你妈,我一刻也不能呆了,我要跟着你们住。

其实,对于苏大强来说,他并不是走投无路。他有房子,还有退休工资和攒下来的几万块钱,但没了妻子的震慑与操控,眼下的他只能享受生活,从儿女那搜刮更多的钱和照顾,然后不断刷自己的存在感。

而一旦儿女们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时,或者当他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他就抽抽搭搭的哭,然后一边哭一边然后观察儿女们的反应。

明玉早就看穿了父亲的把戏,她知道他是在装可怜,企图用可怜兮兮来让几个孩子内疚,然后围着他转。

在苏大强的潜意识中,终于脱离了妻子的管控,终于可以无所顾忌地折腾孩子们了。反正妻子去世了,孩子就是他的大树。

所以他才会,经常像个孩子一样,无休无止地讨爱,并且越来越贪得无厌,哪怕是自己一点点的小问题,都会扩大成生死攸关的大事。

但是他已经忘了孩子们都已经成家了,而他自己能吃能喝还有退休工资,完全可以自己去生活。并且孩子们不是不孝顺,只是请一个保姆来照顾他,但他就非哭着或装可怜,想要跟孩子们住。

全然忘记了,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思想与生活习惯都不相同,而且在儿子家,他见到儿媳妇就像像老鼠见猫一样,每天都是东躲西藏将自己活成一道影子。


原生家庭的悲伤,不该转嫁给孩子


其实,苏大强也是原生家庭的一个悲剧,但是他不能把原生家庭的悲剧转嫁给孩子们。的确他的婚姻不幸福,也受了妻子三十多年的镇压,但不能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幸福,有一个强势的妻子,就将委屈转嫁给孩子。

对于苏大强来说,他也很不幸,辛苦工作为了这个家,但妻子看不上他,孩子们也瞧不起他,但这跟他的不作为与没有担当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苏大强表面的顺从,都有着背后的怨怼与愤怒。从心理学上来看,苏大强其实也有着心理问题,也是将自己对妻子的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

最后在妻子去世后,他又推行到了孩童的能力,而这时候儿女就相当于他的“父母”,这也是一种心理问题。

这样看来,恨也是生活不幸带来的体验,而这种恨一旦在内心深处压抑得过久时,又会变成一种病态的心理,这就引发苏大强对儿女们的过度依赖,甚至变成了“巨婴父亲”。

如果苏大强想要改变这种病态的亲子关系,就要正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只有放下恨,才能拥抱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