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塑造了郭靖这样一个从贫民走向大侠的男主角。 郭靖是一个把“义理”置于至高无上地位的人。 在郭靖看来,“义理”具有人人应该服从的真理性和公理性,要比小儿女之间的、纯私人的“情”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一个人可以舍弃“小我”的幸福,可以抛开“私欲”,可以埋藏自己的个人情感,但不可以违背高尚的社会“公义”与“公理”。 否则的话,这个人就算不上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 这是郭靖的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一向就有关于“义”“利”之间选择的原则。 所谓“大义灭亲”,就是把这种选择推向了极致。 郭靖生活在南宋晚期,当时理学盛行,理学的一个代表性的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 所谓“天理”,就伦理道德而言,就是“三纲五常”。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我们也可常常看到,武林社会中各门派无论正邪,都不约而同地把“欺师灭祖”视作最不可饶恕的极大恶行。 在《射雕英雄传》里,“桃花岛主”黄药师的徒弟陈玄风、梅超风偷走了《九阴真经》,逃出桃花岛后,黄药师怒不可遏,迁怒于门下无辜的徒弟们,把他们一个一个都打断了腿,开除学籍,逐出桃花岛。 黄药师的蛮横无理与残暴手段,都是今人所难以理解的,即使在当时,他做得也实在太过分了。 但他那些被残害的无辜弟子们,诸如陆乘风、冯默风、曲灵风等人,不仅对毁了他们一生的黄药师毫无怨恨之心,而且都对他敬爱有加,甚至还都念念不忘,希望有朝一日回归师门,重新做桃花岛的弟子。 曲灵风为偷窃黄药师所喜爱的名人字画,数次潜入皇宫大内,最后死于大内高手的围攻; 陆乘风纠合武林同道,追杀陈玄风与梅超风,目的是为了取悦于师父; 冯默风为保护小师妹程英,舍出了性命与李莫愁恶斗; 连叛徒梅超风也把得到黄药师的原谅,作为人生最大的喜悦…… 凡此种种,除了说明黄药师确有过人之处外,也说明了流行在武林社会中的“纲常”,是“师令徒死,徒不得不死”、师父就是徒弟的天。符合这个纲常的,也就符合了“义”;违背了这个纲常的,就是人人都看不起的叛徒逆子。 郭靖不是思想前卫、超越时代的英雄,而是传统道德的忠实守卫者和执行者。因此,当命运需要他必须在感情与义理之间做出唯一的选择时,他只有选择义理。 这就是郭靖。 而只有像郭靖这样在人生的重大关头,毫不犹像地牺牲个人利益,断然选择“义理”的性格,才有可能在民族危亡、生灵涂炭的时候,迸发出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光彩。 如果没有这个性格基础,那么当元军南侵襄阳之时,没有享受过朝廷的半文俸禄,又与襄阳的百姓非亲非故的郭靖,怎会挺身而出去抗击元军呢? 郭靖完全可以与黄蓉隐居于东海的桃花岛上、生儿育女,逍遥自在的生活,而且谁也不能因此而责怪他。 曾在网上看到有网友为郭靖在华筝与黄蓉之间犹豫不决而为黄蓉鸣不平的帖子,认为郭靖的感情不专一。张扬个性的现代青年当然不能理解郭靖的“薄幸”与“无情”,这其实是不理解郭靖所处的时代与郭靖的性格。 裴多菲曾有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对于郭靖来说,是“若为仁义故,两者皆可抛”。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这就是郭靖的人生观。 有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做指引,郭靖终成一代大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