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修的一首小词《南歌子·凤髻金泥带》,写下新婚夫妻香艳又甜蜜的瞬间,令人浮想联翩

 qiangk4kzk8us4 2023-09-14

心如素简,静数流年,

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欢迎关注清欢,品读绝美诗词。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古人心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喜事。

自古以来,以新婚生活为主题的诗词也数不胜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父母对新嫁娘的期望与祝福。

昔言尔尔嫌随俗,今唤卿卿喜有人”,是王迈对新婚夫妻甜蜜的调侃。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是王建对女子新婚生活的记录。

不过,要说到甜蜜香艳,私以为欧阳修的《南歌子》才是第一名: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南歌子”,是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此牌正体本为单调,始自温庭筠词,总计23字,因词有“恨春宵”之句,所以名为“春宵曲”。

北宋时期填词,大多都是变体的双调,即同一格式重填一片。总计有5种变体,字数也从52-54字不等。又名“南柯子”、“怕春归”、“碧窗梦”、“风蝶令”等。

欧阳修的这首便是变体双调之一,承袭花间词派的闺情题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了一位轻灵可爱、活泼爱娇的新嫁娘形象。

欧阳修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还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

苏轼评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然而,当时的文人,对“词”这个题材的重视程度很低,一般都将其作为描写闺房之乐,或者酒席演唱的助兴内容。

欧阳修的词便也与文章、诗赋大不相同,大多选择“世俗之气”的艳情题材,借鉴和吸取了民歌的“定格联章”等表现手法,风流婉丽、清新明畅。

一起来读读这首甜甜蜜蜜的新婚词吧!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新婚第二日清晨,新嫁娘起床后,便用心地梳妆打扮,戴上了精美的首饰,想向新郎全家展现出最好的状态。

凤髻,指的是梳好的的发髻上,插上了精致华丽的凤簪。

金泥带,即金色的彩带,用来辅助发髻定型,也有装饰作用。

龙纹玉掌梳,即手掌大小、刻绘成龙型的、玉制的梳子。

开篇十个字,只写了新娘头发上的妆饰,却用绮丽的文字,描绘出了她雍容华贵之态。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她出门走到院子里,看到丈夫站在窗子下,于是便走了过去,笑着依偎到了丈夫的怀中,含羞带笑、无限爱娇地问,“我的眉毛画得还算时髦吗?”

欧阳修此词,虽是承继花间词之遗风,但笔下的女子却不是花间词中经常出现的黯然惆怅、思亲怀远的幽怨少妇形象,而是一位明亮活泼、笑意盈盈的少女。

一个“笑”字,写出了少女的喜悦心情与开朗性格;一个“爱”字,则透出了小夫妻之间两情依依、亲密无间的状态。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新娘子手中摆弄着笔管,想试着描画刺绣的花样。然而,她依偎在丈夫的身边,只记得与丈夫柔情蜜意,却忘了如何下笔,迟迟没有动作。

不知不觉间,就耽误了针线与绣花活。她有点不好意思,于是故意回头看着丈夫,撒娇地问他“鸳鸯两个字怎么写呀?”

这三句没有直写两人如何甜蜜恩爱,有什么样的互动,却将新娘子的娇憨和夫妻的情深写得活灵活现。

同时,结尾小小的一个问句,也流露出新娘希望与郎君永远相爱、情同鸳鸯的美好愿望。

欧阳修难得写新婚夫妻的闺房之乐,却一点也没有道学家的朽气。

他用字浅白,且用了比较口语化的表达,词中虽然没有鄙亵之语,也没有狎亵之行,但细细品味,其中的挑逗性和香艳程度完全不输柳永。

词人通过新娘子的两个问题,把她满腹柔情和喜悦都融进了其中,塑造了一个充满机趣的活泼新妇形象。对比过往词中一众或大胆或幽怨的女性,她无疑是极为亮眼的。

新娘活泼娇憨,新郎情投意合,两情依依,温柔缱倦,此时亲密无间,更盼鸳鸯双栖到白头。

读后令人不由得随之扬起唇角,仿佛能感受到新婚夫妇的幸福与快乐。

作者:林家清欢,谢绝搬运和抄袭,敬请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