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 齐 颖

 昆仑山石 2023-09-15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遵循幼儿认知特点,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主题活动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于主题活动中,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营造活动氛围,发挥中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不同的主题活动中,选择合适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渗透,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如在主题活动中渗透经典童话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老鼠嫁女》等,探究童话世界里各种好听好玩的事情;在开展《月满中秋》主题活动中,渗透古诗《静夜思》,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妙意境等。

在游戏活动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各类游戏活动相融合,可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丰富游戏活动的内涵。如语言游戏中,幼儿带上头饰表演故事、玩词语接龙、朗诵民间童谣、说绕口令;自主性游戏中,师幼共同制作玩具进行舞龙舞狮、赛龙舟等游戏。

在一日生活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拓展到区域游戏中,使幼儿时时处处都能感受、触摸到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加生活化。比如,在美工区让幼儿学习剪纸、泥塑、扎染等工艺;在表演区让幼儿接触民间音乐、民族戏剧、民族舞蹈等艺术形式,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

通过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合到幼儿教育中,幼儿的心灵受到精神文明的滋养和净化,不仅培养幼儿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还给幼儿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激发幼儿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②6

(作者单位: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