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99年,德国考古学家发现巴比伦“通天塔”的遗迹

 金刚光 2023-09-15
原创|发布:2020-06-30 21:18:25    更新:2020-06-30 21:18:25
正如冯梦龙《醒世恒言》所言:“塔尖上功德,休得固辞。”巴别塔虽然经历战火摧毁两次。但它的瑰丽绝妙依旧令千百年后的人们魂牵梦萦,它不仅为千百年前的人们带去心灵上的震慑与安宁,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不少值得研究的建筑谜题。

引言

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这便是“巴别塔”的传说由来,在圣经中,人类希望可以兴建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将其命名为“巴别塔”。但是,上帝为了阻止人类计划,因此让人类开始说不同语言,从此以后,人类相互之间不能用语言沟通,这个计划最终也遭到失败,人类也因此各奔东西。

其实类似的神话传说有许多版本,在中国也有“建木天梯”被神阻断,从此人神分界的故事。在了解这些神话故事时,不免让现代人产生许多的疑问,在那个蛮荒的时代,当时的人们生活如此艰苦,是怎么做出如此气势磅礴的建筑呢?

▲巴别塔油画

01

建筑物是一个文明凝固的历史。但是在历史岁月的不断消磨中,很多建筑也只能留存于故事之中,人们在苦寻不到结果之时,也会怀疑它是不是人类的产物,也会质疑这些辉煌的建筑是否真的诞生过?

比如说那座千年前的通天塔,人们也一度认为它只是一个传说。但是随着考古专家考察发现,证实了通天塔并非神话,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1899年3月,在距离巴格达南面100多公里处,德国的考古学者们在这里发现了幼发拉底河畔千年前的文明痕迹,后来又发现了一处拱形的建筑废墟,所用材质为石块和泥砖,中间还有一口正方形的大井。

▲通天塔遗址

刚开始时,考古专家并没有认为他们的发现就是通天塔(巴别塔)的遗址。直到后来考古专家又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明确记载了通天塔的位置和式样。这时候考古专家才确定,他们找到了2000多年前通天塔的塔基遗迹。这项考古工作持续了10多年,最终才找到了改建于公元前605年的巴比伦古城的遗址。

02

早在公元前689年,最早那个通天塔就已经毁于战争。亚述占领了当时的巴比伦之后,就把通天塔给毁灭了。后来,尼布甲尼撒二世建立了新巴比伦,他下令重新建造通天塔,预计建造7层。因为当地缺乏质地结实的岩石,所采用的建筑材质都是砖。同其他地区的庙塔一样,属于那种层叠累加的建筑手法,通天塔重建完毕后,高约90米,塔基呈正方形,边长大概为91米,外表看起来很乏味,也就是一面巨大的砖墙罢了。

▲通天塔遗址

在传说中,当地修建通天塔,就是为了方便天上的神仙“歇脚”,好像不太令人信服。当年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所有的人,无论是哪个地区都要派出人来修塔,幸好当时心灵手巧的工匠们,借助斜桥和斜行的阶梯,用支撑的墩来做装点。从视觉上看,让外墙好像被有机“分割”了一样,这种建筑手法就是放到现在,也属于相当巧妙了。只是如此宏伟的建筑建造出来,真是为了让神仙从天上来到凡间有歇脚之处,还是另有其他用途?

03

其实这在后世的人们看来,这座塔的和其它的神庙的作用是一样的,都属于宗教建筑。每年这里都会举行大规模的活动,信徒们都会纷纷赶过来朝拜。因此可以认定尼布甲尼撒二世决定再次重建,也是因为看重通天塔的宗教意义。

▲尼布甲尼撒二世照片

其次,尼布甲尼撒二世之所以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重建通天塔,也是为了巩固自己是神授的君王形象。同时他还能借此获得僧侣们的好感,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政权统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天塔其实也是送给僧侣们的礼物。

总而言之,通天塔的雄奇壮观,也是源于权力的渴望,笼罩着统治者的个人意志。这些壮丽的建筑,烙上政治印记之后,似乎也失去了那些玄而又玄的探索乐趣。不过别忘了再璀璨的文明,若是没有强悍的统治者去保护,也一样会消弭于历史的车轮下。比如这重修的通天塔,在公元前484年又再次毁灭于战火之中。

▲巴别塔画像

结语

正如冯梦龙《醒世恒言》所言:“塔尖上功德,休得固辞。”巴别塔虽然经历战火摧毁两次。但它的瑰丽绝妙依旧令千百年后的人们魂牵梦萦,它不仅为千百年前的人们带去心灵上的震慑与安宁,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不少值得研究的建筑谜题。

参考资料:

《醒世恒言》

《圣经·旧约·创世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