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军舰被打了11个洞,不管是打的还是撞的都说明:日系就是皮薄

 James5291 2023-09-15

日本最上级护卫舰的二号舰“熊野号“前几天出海训练回港时,人们发现它的舰艏部位有11个洞,这些洞整齐排列,好像被人拿大号喷子喷过了一样,于是有人猜测,”熊野号“此次出海可能发生了交火。

”熊野号“于2020年11月下水,2022年4月服役,虽然是该级的二号舰,却比一号舰”最上号“先服役。“最上号“在长崎造船厂建造,”熊野号“在玉野造船厂建造,据说两地还因为建造速度上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9月7日,“熊野号“参加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联合演习训练,回来后人们就发现他的舰艏上有11个洞。11个洞排列得比较规则,共分为三排,其中有三个洞被击穿了。

从入射角度看,像是从右后方射来的,并且是居高临下的俯射,同时炮弹的口径又不能太大。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美军阿利伯克级上面的MK-38 25毫米机关炮了。

此次和“熊野号“一同训练的阿利伯克级军舰共有4艘,分别是佩拉尔塔号、杜威号、约翰逊号和芬恩号。至于究竟是谁开火击中了”熊野号“就不得而知了,也没有人去关心,毕竟误伤自己人也是美军的传统艺能了。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这些并非是弹孔。因为如果是被25毫米炮弹击中,弹孔上应该有被灼烧的痕迹,这些弹孔上都没有。而且被25毫米炮弹击中,也不会只有这么小的弹孔。

另外是被同一门炮命中,为什么只有3个孔打穿了,还有另外8个孔没打穿,所以推测这不是弹孔,只是被码头上的固定桩撞出来的孔。

【头上那个像避雷针一样的,是OAX-3光电/红外传感器系统】

“最上”级护卫舰就是日本2019年防卫计划大纲中提到的22艘大型护卫舰,二号舰”熊野号“于2022年4月28号正式服役。它全长132米,标准排水量3900吨,满载排水量5500吨,采用柴燃交替动力,最高航速30节。

它的武器系统是一门127毫米的MK45型舰炮,和一座MK15型密集阵近防炮,没了。

有人会说,会不会搞错了。一艘耗资5亿美元,排水量5500吨的新型护卫舰就这两件武器?这绝对不可能。

【舰上光秃秃的,除了舰炮和近防炮外,没有别的武器】

但事实确实如此。在设计图纸上,”熊野号“的武器系统还包括2套8联装MK41垂直发射单元、2座双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2组4联装17式反舰导弹、一座21联装海拉姆近程防空导弹,但这些在”熊野号“服役时统统都没有装。

只顶着一门舰炮和一门近防炮的”熊野号“,在既没有反舰能力,又没有防空和反潜能力的情况下,还参加了所谓的印太部署,究竟是什么把”熊野号“逼得还没有全部完工就匆匆服役呢?大家自己猜吧。

不管“熊野号“上的这些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能证明一件事,那就是日系真的是皮薄,车和军舰都是如此。如果是在固定桩上撞的,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