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景隆坑苦了建文帝,还偷开城门迎接朱棣,后来李景隆怎么样了?

 巡鹿文化 2023-09-15 发布于山东

1399年,朱棣因为不满侄子朱允炆而以“清君侧”的借口发动了夺皇位的靖难之战。战争初期,建文帝朱允炆具有绝对优势,尤其在兵力、地盘、资源这些方面均甩朱棣很多条街。可后来朱棣却依然成功逆袭了,并赶跑了朱允炆,自己上了位,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明成祖。虽然朱棣能够赢有不少的原因,但建文帝用错了李景隆则肯定是失败的重要因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开国名将,同时也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曹国公,而他的儿子就是李景隆。李景隆生得身材高大,外表英俊,而且从小也酷爱兵法。李文忠与李景隆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甚至连名将李文忠也说不过儿子李景隆。也正因如此,就连朱元璋也对李景隆另眼相看,后来甚至特地定了他为辅佐朱允炆的武将核心。不过李文忠却对李景隆的评价不高,同时还嘱咐朱元璋不要重用李景隆。

原来李文忠看出了李景隆只停留在兵法理论知识的阶段,他毫无实际作战经验,因此完全就是个明朝版的赵括与马谡。战国时期,赵括熟知兵法,结果在长平直接坑死了45万赵兵。三国时代,马谡讨论起兵法还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可,但在街亭一战瞬间坑哭了蜀军。李文忠看出了李景隆的纸上谈兵本性,因为打仗的经验需要经过实战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整个中国也就只有诸葛亮能做到零实战经验爆锤对手。

虽然李文忠告诫朱元璋李景隆不可大用,但老朱却觉得这是李文忠过于低调的表现,因此没有听他的劝告。在朱元璋的刻意安排下,朱允炆也十分重视李景隆,甚至在靖难之役给足了李景隆面子。1399年,朱棣发动了靖难之战,李景隆接过耿炳文的帅印,马上就走上了坑死朱允炆的道路。他一上任就把50万南军坑得殆尽,再后来又接二连三惨败,直接败光了朱允炆的家底。

再后来,朱允炆不计前嫌,依然重用李景隆,甚至让他去镇守金川门。结果李景隆并不感恩,马上开城门,投降给了朱棣。可李景隆也没落到好的结局。1404年,他被朱棣免了官职,后来则被囚禁起来,直到永乐中后期病死。那么还有个问题:李景隆为何兵法理论知识超过了李文忠呢?原来李文忠年轻的时候没读过兵法书,他的军事才能通过实战积累而起。李景隆则出生在和平年代,有时间就看兵书,所以理论知识超过了李文忠,但缺乏实战经验,因此不堪一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