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旅生涯20年,我唯一的那次接兵经历,至今依然难以忘怀!

 湖蓝橙黄 2023-09-16

文:告别旧时光 

1976年12月,这是我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时刻,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报名应征入伍,经过了层层考核之后,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军装。

我们一行52人离开老家的县城,踏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在那里开始了自己的军营生活,而且在部队一呆就是20年。

那是1988年10月份,根据部队的安排,身为营长的我,和另外几个领导有幸来到苏北的一个县城接兵,开始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由于那是我人生唯一的一次接兵经历,因为这件事,让我这一辈子也难以忘怀。

2015年7月,我定居在杭州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竟然遇到了一个当年接过的新兵,他现在已经50出头,在下沙开发区的公安系统工作,见到他之后,这又勾起了我对那段接兵经历的回忆。

当时,在该县完成体检和政审工作后,县武装部的领导和我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沟通,然后,他拿出一份初步拟定的征接人员名单给我。

我接过来大致看了一下,发现上门的名单应该没啥问题,我们要接85名新兵,名单上共有92人,其中,有7名机动名额便于家访中考察,所谓的“机动名额”,就是指那些可上可下的人。

凡是接过兵的战友都知道,接兵人员能否把优秀的青年接到部队,认真做好走访工作势在必行,对体检合格的应征青年,通过走访学校、街道、公安部门、村庄以及搞好家访,把好政审关尤为重要。

为了维护军队的利益,我让随行的一名军医,对那些名单上显示合格的人员,进行抽检,看定我态度坚决,武装部长私下把我拉到一边,说了一阵悄悄话,他的意思是说,这一百人当中,有六个关系户,希望我能网开一面,到时孩子们的家长会有所表示的。

见状,我立即让他把那几个人的名单拉出来,然后对武装部长说:“不管他们有没有关系,只要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过关,都没有任何问题!”

于是,我打开了他们的档案,结果我发现,这六人中,五人是乡里或县里领导的孩子,剩下一个是中学老师的儿子,看完档案之后,我心里有了底。

我让随行的军医,对那六人进行了体检,抽查结果发现,有两个年轻人因为心脏杂音过大,达不到部队的要求。但我还是及时给武装部的人员进行交流,决定予以放弃。

在之后的几天里,陆续有一些人找到了我的住处,进行各种形式的“公关”。

其中有一个人,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放在了我的桌子上,对方直言不讳地告诉我:“我儿子名叫杨津*,心脏稍微有点杂音,问题应该不大,这里面是500元,你接走我儿子,这个就属于你了,我会永远保密,这个请你放心!”

我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但也不想和他有过多的纠缠,以免节外生枝,就让他先把钱拿走,到时我们再商量商量,就让他拿着钱离开了。

而那时的五百元,是普通人上班几乎一年的收入。第二天晚上,我刚到招待所,另外一个不合格青年的父母也是如法炮制,都被我用巧计搪塞了过去。

接下来,我们又抽查了显示为合格名单的人员。每到一个准新兵家,他们的家人都是特别重视。尽管当时那农村的生活条件并不太好,但他们知道我们要去,都事先准备了丰盛的饮食,有的人家提前包好了饺子,有的人家特意杀了土鸡招待。

在与应征青年的家长闲聊中,家里的女主人看我们起身要走,会想尽一切办法拉住我们,不出半个小时,就准备好一桌丰盛的饭菜,每一次我都发现面条下面,会埋着许多肉,老百姓把最好最珍贵的食物悄悄留给了人民解放军,这个令人感动的特殊的细节让我至今难忘。

由于每天要去各个村委搞家访,工作强度比较大,十分辛苦劳累,但一想到乡亲们的热忱,一天的疲惫和工作的辛劳,顿时都云消雾散了。

随后,我们将对那些“机动名额”的七个家庭进行共同家访,有两个年轻人是我看中的,他们一个姓张,一个姓陈,都是高中毕业生,感觉体质也不错,唯一的遗憾,就是视力稍微差了一点。

但我最终还是坚持要了那两个兵,并带到了自己的部队,两年后那两个小伙子都考上军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张姓的年轻人的故事。

当时,我们家访,走进他家门口时,一位老人看到我们过来,她颤巍巍地用手搭在眼睑上,然后笑容满面地问:“你们来干啥?”

没等我回答,带队的村领导就给她大声地介绍着我来此的缘由。那大婶是年轻人的奶奶。

她知道我们来的目的后,赶紧对我们说:”你们辛苦了,赶紧进屋喝茶!“

走进房间,我发现一个看上去有些苍老的中年男子躺在床上,嘴里不住地发出轻微的呻吟声。果然不出我所料,那个中年人正是打算当兵者的父亲。

见我们走到他跟前,中年男子想支撑着身体坐起来,但没有成功,他脸上的表情显示出极为痛苦的样子。

我连忙示意那男人,让他不要动弹。村领导说,这个男人前几年出了车祸,留下了终身的残疾,他的孩子高中毕业,成绩还不错,但家里条件不好,也没有能力复读,我认为当兵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那个年轻人一直局促不安地站在我身边,听村领导这个说,我转过身亲切地问他:“你心里很想当兵,对吗?”

他认真地看着我,使劲地点着头,用一双渴求的目光看着我:“想,真的很想。”我能感受到,他语气中的急切与渴求。

军医检查过后对我说,他的体质有点营养不良,视力稍微差了一点点,但我最终还是留下了这个年轻人,我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很快会改善,后来他考上了军校,成为部队的一个干部,命运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几个人都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坚持原则,最后还是保质保量顺利地完成了当年的接兵任务。

在新兵起运时,县里组织了欢送会,我是唯一代表接兵部队的领导发言的,县政府和县武装部也是唯一给我们接兵连赠送了锦旗。

当时,所征集的85名新兵到部队进行复检后,全部合格,没有一个退兵,如果不是我当时顶住了压力,不然将来也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始终认为自己做得很对,我没有为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放弃军人应有的尊严。

而更让我引以自豪的是,在那次接去部队的85名应征青年,他们经过部队大熔炉的锤炼,多数成为基层连队的班长骨干,少数成为优秀军人,在他们当中,共有六位考上了军校。

有些人转业退伍回地方后,不少人发展得不错,其中有三人成了当地的知名老板,还有的成为局级干部。

后来,我转业后到济南司法部门工作,有一次回老家,特意去了当年接兵的那个县城,农村昔日贫穷的景象早已一去不返,各家各户,都是造型别致的楼房,花花草草栽种在路边,处处透溢着祥宁与安闲。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往事不堪回首。如今,那次接兵已经过去37年了,但那时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永生难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