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概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9-16
图片

一、概念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中国简称西太平洋副高),是一个在太平洋上空的永久性高压环流系统。

二、形成原因

由于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均存在一条高压带,即副热带高压带。同时,由于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高压带分裂为多个的高压中心。副热带高压,是指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它常年存在,冬弱夏强。

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中国天气及气候的影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实质就是一个暖性反气旋系统。我国东部位于这个反气旋系统的西部边缘,受其影响,在反气旋偏西部吹偏南风,会在大洋上带来水汽。而位于高压脊控制下的地区气流下沉,晴朗高温。故夏季中国东部季风区冷暖气团相汇形成的锋面雨带一般位于副热带高压脊偏北侧几个纬度的位置。锋面雨带移动的速度及带来的降水强度则就受到副热带高压强弱变化的影响。表现为:
①夏秋副高西部的偏南气流向我国大陆东部输送太平洋暖湿的水汽。
②副高的强弱和位置直接影响我国夏季雨带的移动和分布。

图片
A华南前汛期:5月中旬-6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比较偏南(20°N以南),我国雨带维持在华南地区;
B江淮梅雨期:6月中旬-7月上旬,副热带高压北跳到长江流域,脊线维持在22-25°N,雨带随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

C华北、东北雨季:7月中旬-8月下旬,副热带高压达到最北位置,脊线维持在30-35°N,雨带随之北移,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进入雨季,且多暴雨。
③副高中心盘踞的地区是个大“火炉”,例如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若副高反常则夏季风强弱反常,会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大范围的旱涝灾害天气。
④副高强大,会抑制夏秋季节台风的产生或影响台风中心的北上路径,台风会沿副高西侧北缘北上。
⑤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副热带高压多半有显著增强,则台风发生或登陆次数也会减少。

四、天气举例

1.梅雨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也就是准静止锋,是势力相当的冷、暖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而徘徊移动的结果。梅雨一般指从我国江淮流域一直到日本南部等地,每年6月至7月之间常出现的一段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较频繁的连续阴雨天气。有的年份梅雨期长达一个多月,有的只有几天,少数年份不出现梅雨,称为“空梅”。

2.伏旱

大体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准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这一时间正值三伏天,故叫“伏旱”。

3.北方春旱

①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

②夏季风较弱,锋面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风沙多;

③春耕时节工农业用水量大,缺水干旱。

图片

五、例题分析

例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变化主要表现为北进南退和西伸东退,其位置和强度与我国江淮梅汛期入梅、出梅及梅雨强度关系密切。如图是某年6月7日—7月12日浙江省降雨量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位置和西伸脊点经度位置的逐日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图片

1.梅雨期的雨区位置一般位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

A.南侧       

B.北侧       

C.东侧       

D.西侧

2.6月27—28日

A.副热带高压较弱         

B.副热带高压西伸

C.雨带南移           

D.出现寒潮

3.该年7月11日浙江省降雨量最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受台风影响          

B.受冷气团控制

C.受梅雨影响          

D.受高压脊控制

参考答案

1.B 2.B 3.A

试题分析

1.梅雨的形成主要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而副热带高压脊是形成江淮准静止锋的主要动力,6一7月锋面雨带位置位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北侧。故选B项。

2.读图提取信息,6月27—28日→西伸脊点位置偏西,即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线纬度较高→副高势力有所增强→雨带不会南移,排除AC项。6月末江南已是夏季,不会有寒潮天气,排除D项。

3.读图中可知,7月11日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已经跳跃到37°N以北,则此时江淮地区的降水不再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带来的。同时结合11日前后几天的降水来看,该日降水明显增多具有突发性而不具备持续性,因此最有可能是由台风带来的降水;此时浙江在副热带高压脊南侧,受暖气团控制;受高压脊控制的地方天气晴朗。选A项。

例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年6月份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多连续性降水,因恰逢黄梅成熟时节,故被称为梅雨。南亚高压是强烈的高空暖性高压,盘踞在相对温暖的高空,夏季因高原增温剧烈,一般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梅雨期开始时,南亚高压向东移动到江淮流域上空,产生的下沉气流吸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之相连,梅雨暂停。降雨停止后,南亚高压西撤,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撤,长江中下游再次处于暖湿气流和冷空气交绥地带,梅雨继续。因此,梅雨期降水具有间歇性。下图为梅雨形成示意图。

图片

(1)简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的形成过程。

(2)梅雨期开始时南亚高压东移,试对此作岀合理的解释。

(3)简述梅雨暂停的原因及其对当地居民生活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与来自北方内陆的冷空气相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势力大致相当,形成准静止锋,带来连续性降水。

(2)梅雨期间,降水量大,水汽在高空凝结,释放热量;高空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吸引暖性的南亚高压东移。

(3)原因∶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连,气流下沉增温,水汽难以凝结;阻挡南下的北方冷气团与北上的海洋暖气团交汇,导致降水暂时中断,天气转晴。

影响∶短暂的晴朗天气利于进行晾晒、清洁等家务活动;积水消退、能见度提高,利于改善交通状况;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利于人们出门锻炼身体。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