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不惊喜?

 张迅之 2023-09-16

特别声明

如涉及到侵权、诽谤、信息采编错误等事宜,请于后台留言,经核实后,我们将立即给予更正、删除,并进行公开道歉。

昨天央行没有如部分市场主体预期那样,在9月15日突发降准之后,下调政策利率,而是选择将14天OMO利率下调20BP至1.95%,颇让人感觉意外。

图片

一、我们理解,央行的这一操作应主要是出于呵护流动性角度的考虑。

(一)14天OMO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之后,自今年1月20日以来再未操作过,如今操作340亿元的14天OMO,算是时隔近8个月以来的重启。

(二)在下调14天OMO利率的同时,央行还开展了5910亿元的1年期MLF操作和1050亿元的7天OMO操作,以对冲9月15日5910亿元的1年期MLF到期量和745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量。很显然,从操作量上来看,1年期MLF为等额续作,7天OMO为缩量续作,14天OMO则是为了平衡9月跨季的流动性。

二、14天OMO利率本身并不属于央行认定的政策利率,所以理论上来说,下调14天OMO利率并不具有政策指示意义。按照央行自己的解释,政策利率只有两个,即代表短期的7天OMO利率和代表中期的1年期MLF利率。

三、短期来看本次14天OMO利率下调幅度似乎超预期,但如果拉长期限来看,并不尽然。也即,2022年以来,7天和14天OMO利率的下调幅度均为40BP。

(一)2023年以来,7天OMO利率和14天OMO利率分别由2%和2.25%降至目前的1.80%和1.95%,下调幅度分别为20BP和30BP,即14天OMO利率下调幅度更大。

(二)2022年以来,7天OMO利率和14天OMO利率分别由2.20%和2.35%降至目前的1.80%和1.95%,下调幅度均为40BP。

四、虽然不具有指示意义,但本次14天OMO工具的重启以及操作利率的下调至少说明央行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似乎没有市场预期那样的超预期,其姿态似乎更倾向于小步快跑,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轮番上演上调潮,以向市场释放总在降息的信号,但市场似乎更聪明。

欢迎加入知识星球,分享一些不同的内容(内容比相当丰富,含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以及公号文章的电子版)。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