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应用

 银缕一瞬 2023-09-17


图片

   近5年来,山东省立医院血管介入科张国栋主任医师团队,顺利开展了90余例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为无法耐受外科或不愿意接收外科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1.前言[1-2]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 是老年男性一种普遍性疾病,6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60%70岁时达到69%以上BPH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良性疾病,随年龄的增加而进行性加重,引发诸多继发症状,其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包括尿频、尿急、憋尿困难、排尿不尽等,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

  轻度前列腺增生以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为主,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对其耐受性差,或BPH情况复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prostate,TURP)仍然是大多数患者的“金标准”。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rost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PAE)是一种治疗BPH相关LUTS的新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其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各种相关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2.PAE适用人群[2]    

  (一)中重度LUTS的BPH患者。一般采用IPSS来评估BPH引起的LUTS。不同研究对其标准不一,多数研究对中重度LUTS的BPH患者的标准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18分,前列腺体积(prostatic volume,PV)>30mL。由于尿潴留而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亦属于 LUTS,故部分研究还纳入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和最大尿流量(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max)作为共同评估标准。

  (二)药物治疗(α 受体阻滞剂和/或5α-还原酶抑制剂)至少六个月后无明显改善或无法耐受药物,亦或拒绝药物治疗的患者。

  (三)拒绝手术者,由于身体虚弱或患有严重疾病而不适合接受手术的人


3.前列腺动脉解剖结构[2-3]

  Assis 根据血管造影结果,提出前列腺动脉解剖分类,将膀胱下动脉(inferior vesical arteryIVA)的起源按其头尾位置(上至下分支)分为5个亚型。

Ⅰ型:IVA发自髂内动脉前支主干,与膀胱上动脉共干,占比为28.7%;

Ⅱ型:IVA发自髂内动脉前支主干,但位于膀胱上动脉下方,占比为14.7%;

Ⅲ型:IVA发自闭孔动脉,占比为18.9%;

Ⅳ型:IVA发自阴部内动脉,占比为31.1%;

Ⅴ型:IVA的其他少见类型,也叫不确定型,这种类型所占比例大致为 5%。

图片

图片引用自参考文献[3]


4.PAE临床疗效[2-4]

  技术成功定义为成功栓塞双侧前列腺动脉。文献报道技术成功率达89.2%~100%.一般将 IPSS。QoL分数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达到一定的分数或下降一定比率,且术后不需要药物或其他任何治疗,或是PAE之前有尿潴留的男性拔除所留置的导尿管。PAE的临床成功率在 60%~95.7% 之间Gao等在2014年发表了大样本的关于PAE和TURP的随机对照试验,他们将BPH的患者分别对照比较出了PAE和TURP的临床治疗效果。最终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期里TURP组的术后临床治疗效果比PAE组的效果更好,而两组长期临床治疗后的效果并无明显差异,尽管PAE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TURP组更高,并发症却相对其轻微。Carnevale等对317个患者行PAE术后10年随访,各疗效指标的改善在所有时间间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PAE对LUTS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5.PAE实例

基本情况:患者为89岁的男性,尿频、尿急、夜尿增多11年余,并进行性加重。就诊于泌尿外科,诊断为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其口服药物治疗时间21个月,效果不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余,脑梗塞病史3年。因其有外科麻醉禁忌而经泌尿外科推荐至血管介入科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

诊疗过程:考虑其可以耐受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常规准备后,局麻下穿刺右侧股动脉,送入导管及微导管,造影后超选择性选插双侧前列腺动脉。再次造影明确前列腺动脉的供血情况后,以栓塞颗粒栓塞前列腺动脉,前列腺动脉血流停滞为栓塞终点。介入治疗中患者未感任何不适,治疗顺利完成,耗时1小时45分。术后6小时下床活动,24小时内出院。

图片

疗效评估:

一,术前:前列腺体积:76.4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8分。

二,术后:1月:IPSS 降低39%,前列腺磁共振(MR)示前列腺组织明显缺血坏死。

三,术后:1年:IPSS 降低71%,MR示前列腺体积降低63%。

图片


6.病例评析

  中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金标准是泌尿外科的手术治疗。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为国内外新兴的介入诊疗技术,是为无法耐受外科或不愿意接收外科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提供的治疗选择。国际上的大样本,长期随访数据已经证实前列腺动脉栓塞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该技术的优势在于:1. 疗效肯定;2. 超微创,安全性高,无需全身麻醉,治疗中患者完全清醒;3. 术后6-8小时可下床活动,24小时即可出院;4. 高龄病人(既往临床诊疗病人年龄高者可达81-99岁)大多数可耐受此治疗技术。


专家简介

张国栋

图片

张国栋 | 教授(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介入放射科

共产党员,主任医师,介入放射学博士研究生学历,血管外科博士后,主要从事血管内介入诊疗的工作与学习研究,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9篇、中华级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社会兼职:

中国医疗保健国家交流促进会介入诊疗学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消化病介入诊疗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业务擅长:

1.精准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和晚期前列腺癌

2. 膀胱动脉的超选择性栓塞术治疗膀胱源性出血

3. 肺咯血、消化道动脉性出血、外科术后出血等急诊出血性疾病的动脉栓塞术

4. 消化道肿瘤、肺肿瘤的精准化疗栓塞

5. 妇科子宫肌瘤及腺肌症的动脉内栓塞

【参考文献】

    [1]周岩,程静,王瑾,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勃起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及治疗方案研究进展[J].中国新医药杂志,2015,24(21):2437-2466.

    [2] 林佳丽,方主亭,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研究进展[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22,10(1):65-68.

    [3] de Assis AM, Moreira AM, de Paula Rodrigues VC, et al. Pelvic arterial anatomy relevant to prostatic artery embolisation and proposal for angiographic classification[J]. Cardiovasc Intervent.Radiol, 2015, 38(4): 855-861.

    [4] 纪新磐,闫文帅,高继学.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78):71,73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