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海拾贝

 维德诗刊 2023-09-18

文海拾贝

       文海拾贝是维德诗刊面向广大散文爱好者、散文诗爱好者专门开发出来的一方天地。取代并改组合并了原版的《域外飞鸿》《和风煦日》《散文天地》等栏目,使版面充分的扩大。可以满足于容纳两到五位以上现代诗、散文投稿人作品和个人简介。

       接下来,还要继续扩大容量,力争在版面和形式上推陈出新,接受各界朋友的批评与指正,争取让朋友们读到最好的文字、欣赏到最美丽的景色。

维德诗苑精选现代诗集锦

夏日(外一首)

夏日

赛汉塔拉

一些热,与楼宇无关

护城河水酣睡

霞光暧昧的大雁塔

抛露着一系列的玄奘心情

绿荫连着绿萌

人行道上描一眼肥大的梧桐

不想唐朝的叶子

超超几千年

有人还摇着扇子

没了李白的月夜沉寂

听不见万户捣衣

做一个好梦

渭水清烟灞上风

又见故人远行

法门寺

赛汉塔拉

风中托来

悠远的诵经

总觉得

有佛光掠过金顶

心海弥漫

挚筑起通往彼岸的桥

佛法能斩断欲望萌生

窒息情的火苗

能阻断时光地轮回吗

多少善良圆寂

圣塔埋没了

高僧和他们的理念

满眼高香缥缈

不知何处显因果报应

佛钟低咽狒狒

残阳如血

一条大路往极乐世界

人声鼎沸

人间值得(古风歌词)

主编推荐

人间值得(古风歌词)

莞尔一笑

主歌:

鸟儿喜欢深山 繁花贪恋春天

长空飞鸿雁 有情人千里望婵娟

管鲍之交引人惊叹流传已千年

洗尽铅华当垆卖酒为郎亦心甘

十载寒窗一朝金榜骑马游长安

仰天大笑出门而去只为做酒仙

多少故事演绎着温暖

烟火红尘处处有惊艳

副歌:

沏一杯热茶坐下来慢慢谈

四季轮回岁月有情心不寒

灼灼芳华扣开风月关

素笺淡墨耕耘着心田

浅笑声中多碎碎念念

前行路上更步履安然

回首一段段时光有温柔相伴

得了失聚又散人生才圆满

插段:

寻梦闯天涯看遍河山

奋起有千帆 豪气冲云端

繁华起舞 大爱总无言

驻足欣赏这精彩人间

人生如戏(古风歌词)

莞尔一笑

前奏:

一声啼哭 拉开了人生的大幕

一片唏嘘 留不下丝丝痕迹

人生是华美舞台上的一场大戏

悲欢离合演绎着自己

主歌:

化了妆登了台

人生就有了故事

投了情入了戏

一招一式都是别人的话题

翩翩水袖舞出人间旖旎

句句唱词道尽世态迷离

悲伤时陷入沉思

欢欣处掌声如雨

戏腔:

生旦净末丑咿咿呀呀逐个来

其中的精彩别人无法替代

主角配角要靠自己主宰

不抛弃不放弃生活就是精彩

副歌:

人生如戏 多少人演成闹剧

戏如人生 谢幕了要摘下面具

台上笑台下哭戏里忧戏外喜

悲剧喜剧都要不停的继续

结尾:

一部戏一个人生

一个人生一部戏

台前幕后不要虚情假意

活出自我才是人生的真谛

夕阳下致敬警官

夕阳下致敬警官

 ——送别敖汉支援林西抗疫公安民警徐晓光李金良 

一笑而过   

悄悄地的你们走了,

正如你们午夜轻轻地来。

带着兄弟一样的情谊,

请战来到抗疫的前线。

来时,疫情无情蔓延,

抛去对妻儿父母的眷恋。

奔赴“抗疫”集结号召唤,

英勇无畏守护林西平安!

那是令人难忘的十四个日夜,

夏日疾风骤雨曾经洗涤。

昼夜排查登记难以安眠,

疫情起伏带来巨大危机感。

当草原首驿云开辟散,

你们奔向忠诚守护的下一站!

来不及告别,感恩无言,

憧憬期望北疆艳阳天!

维德诗苑精选散文集锦

 西拉沐沦之春的感怀 

                西拉沐沦春之感怀                 刘兴宇

       刚进入三月,天空就在孩子们的嬉闹声中高远而清澈起来。遥看天宇,已由冬日的灰白变得蔚蓝起来;洁白的云层逐渐叠加、变厚,在高空气流的推动下缓缓向东南飘移,显然,势头依然强劲的西伯利亚低压漫过数千公里的蒙古高原,越过绵长的大兴安岭,持续向东南推进,让人感到余寒犹厉。然而,太阳的确高了,西拉沐沦的干支流开始解冻,站在河岸,听着河底“咔咔”的融冰声,看着柳林上空一对翻飞叽啾的鸟儿,便知道春天来了。

  西拉沐沦的春天,是富于想象的季节。厚厚的正在消融的河冰,河畔大片的沙棘、柠条,北岸巍峨的群峰和南岸朗润的土塬,草木萌发的牧场,正在复苏的农田,都蕴藏着蓬勃的无穷的能量。那是在大地深处蓄势待发的绿色,是从远古奔腾而来的西拉沐沦河水,是迎面吹来的充溢着一个强悍民族气息的古朴的风。西拉沐沦的春天不像江南的春天,总是把靓丽的姿容即时展现在你的眼前,它更像是一位半遮面容的契丹少女,宽大的布袍包裹着健美的身躯,山水林壑透出的灵气,正是她脉脉的眼神。

  不知道西拉沐沦河流淌了多少个春天,不知道生活在每一个春天里的人们都怀着怎样的希望。从单纯的牧人到农人,再到现在更多行业的人们,不再逐水草而居,似乎对河流的依赖越来越小。

  一条河流的形成需要气候、地质地形、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同时具备,河流的形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最大恩赐,人类因此得以生存、栖居和繁衍、发展。民国诗人王枢在《潢源碧翻》诗中写到:“寻到潢河最上游,碧翻白涌镜涵秋,人间艳说清流好,此更清流源水头” (西拉沐沦又名潢河,源水头,指克什克腾旗境内西拉沐沦的发源地)。可以想象,一百年前的西拉沐沦水量丰富,水质清澈,逶迤从容,秀美轻柔,浩气激荡,那么一千年前的西拉沐沦河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曾经,雄浑激荡的西拉沐沦河孕育了一个“儿童能走马,妇女亦腰弓”的强盛的契丹民族,1000多年前的西拉沐沦河多像一匹匹契丹战马,挟裹着塞外的苍冷与野性,奔出大兴安岭,驰骋在草原上,汇入辽河,涌进浩瀚的渤海。哺育了两岸先民数千年之后,西拉沐沦河依然奔涌不息,除了多雨的夏季,更多的时候,它更像一位久历沧桑的老人,缓缓浅浅,闲适平和,那宽大的河床,曲曲折折的行程,娓娓诉说着它的兴衰与变迁。

  漫步河畔,冰封的河下,潜流暗涌,河谷岸边,松柏苍苍。而今,契丹民族已远去,消融在历史的天空中,展现在眼前的是日新月异,是沧海桑田;深深积淀在西拉沐沦泥土中的,是两岸民众的生生不息,是每一个春天到来时人们心中涌动的新希望。

人物简介 /Profile/

刘星宇:

        网名:星宇。内蒙古林西县人,文学作品散见《赤峰日报》《红山晚报》《内蒙古日报》《百柳》等报刊。

第一次旅行

第一次旅行

春华秋实

       岁月如风走过,不经意间,吹开长长的回忆。相册里那些老照片或许已经褪色,但那些美好回忆,那长街曲巷的温婉,时常浮现在梦里。梦中风景依旧,时光如初,总是当年携手处,游遍芳丛。

         1997年中考,老四中的第一届毕业生大获全胜,为奖励毕业班教师,学校出资邀请大家出去旅游。由于老师们有着各自的事情,最终成行的只有十人,这支旅行队伍,由六名帅哥,两名美女和两位大姐组成,由见多识广的谷二哥带队。为了在人群中容易辨认,我们统一购买了凉帽,准备简单的行囊坐车出发。多数人都是第一次长途旅行,大家异常兴奋,一路欢笑一路歌!远眺窗外,颇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秦皇岛市的北戴河旅游区,这里遍布着疗养院、宾馆、饭店、家庭旅馆,我们选择一处靠近海边的家庭旅馆入住。从住处出来,沿着湿滑的石板路前行,路两侧摆满渔民刚刚打捞出的海鲜,我们边走边欣赏各种认识的不认识的海产品,时不时像行家一样问问价格,感觉这样才显得自己像个本地人。

       曲曲折折的石板路一直延伸到海边,我们买了泳衣,租好游泳圈,从沙滩边缘慢慢走进温热的海水里,开始还好,等水面没过腰部,感觉整个人都要浮起来,明晃晃的水面让人头晕目眩,不敢再向前移动。旁边的男同事发现了我如此恐惧,索性拉着泳圈把我推到深水处放开手,只感觉身体忽悠来个大翻转,以仰卧的姿势漂浮在水面上,吓得我大喊救命,手忙脚乱拍打水面,后来发现自己只是在水上旋转,并没有下沉的危险。

       放松了心情,开始享受这以天为被,以水为床,枕水而息的曼妙,那蓝天、碧水、阳光、沙滩,构成了一幅风光旖旎的立体风景画。水面上烟波浩淼,鸥鸟盘旋,快艇飞驰,那一刻,我在水中自由漂浮,在温暖湿润中呼吸,空气中带着淡淡的腥味,那是海的气息。久久不愿离去,只想把这美印在眼里,刻在心里。海边的朝露晨雾,夕阳落晚,潮涨潮落,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北方干旱地区的人,有着绝对的吸引力。好像在这里可以抛开烦恼,忘记忧愁,心境也变得简单了,觉得这里就是心中那个避开俗世的诗和远方。

       随着大海涨潮,渔船回港,我们恋恋不舍离开海滩。回到住处,主人已按我们的嘱托做好两大盆海鲜,准备好啤酒。餐桌就摆放在这家门口的街巷里,这条巷子里摆满了桌椅,来自各地的游客边乘凉边就餐,操着各种口音聊着天,欢笑声回荡在巷子里,把酒临风,且共从容。我们累了一天的十个人,吃完了成盆的海鲜,喝光了成箱的啤酒,正喝得尽兴时,男主人过来劝阻我们不要再喝酒了,他应该是没见过内蒙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被这喝酒的阵势吓到了!

        我们乘着夜色,吹着海风游走在街巷里,水是秦皇岛的灵魂,这座海滨城市,森林密布,到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盛大的夏天,处处都是生命的集市,树丛中蝉鸣声鸟鸣声混成一片,仿佛要把对这个夏天的情话,在这一夜说完。街巷的尽头便是喧闹的夜市,夜市一条街摆满土特产品,来来往往的游人拥堵在每个摊位前,向主人询问产品,商讨价格。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向前移步,不时询问一下中意的商品,不一会,便购买了一堆珍珠制作的项链手链,贝壳制作的包包和饰品,带着大包小包的收获回到住处。

        第二天,我们坐快艇游览了南戴河,随观光车去了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用光影记录下这些美景,用脚步丈量了异域的山水。两天后匆匆启程,去往下一站——北京!

        为了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我们决定在广场附近找住处,各家宾馆都爆满,最后总算找到个地下室宾馆,跟着服务员七拐八拐地来到住处,在一个几平米的小屋子里安顿下来。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们便来到广场,此时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外地游客有个共同的愿望,都想亲眼目睹一下升旗仪式。过了十几分钟,国旗班的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英姿飒爽地走来,出了天安门,越过金水桥,来到广场旗杆下准备升旗。刚才喧闹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随着悠扬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人们不由自主跟唱国歌,举起右手向国旗敬礼!以前都是在电视上观看这升旗场面,今天,身临其境观礼这神圣时刻,感受这庄严肃穆,激动得热泪盈眶。

        升旗仪式结束,我们买票进入故宫,过去幽静的皇家庭院,如今是游人如织,穿梭往来于各个宫殿间。这些建筑,远看都是黛瓦青墙,雕梁画栋,走近细看,实则一步一景,情趣盎然,虽是方寸之间,雕刻景物各有不同,让人有点目不暇接,心中默默为这独具匠心的设计点赞。随着导游从南向北一路游览,通过导游讲解,了解了许多历史故事,增长了历史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大家都想给家人带点礼物,为了购物,我们来到西单商场,进了这么高大上的地方,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很快,一起来的十个人就走散了,当时又没有电话联络,最后三三两两出了商场,因为当晚要坐火车回赤峰,大家只好去火车站聚齐。我和郭姐等四人走在一起,回程时我们不知怎么误入了地铁站,来来回回乱走,累得精疲力尽找不到出口,最后求助工作人员,总算出来了,却又被困在立交桥上下不来。眼看就要到检票时间,在桥上已经看到“北京西站”几个字,就是找不到下桥的出口,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乱闯乱撞,最终打了出租车才算下来。回程的火车上,大家一直拿这件事取笑我们!

       多年后,再去北戴河、北京,重走当年旅游路线,却没有了当年的激动和兴奋。就让那些年轻的记忆,搁浅在,那段山水远阔的人间烟火里吧!

人物简介 /Profile/


王春播:

       网名:春华秋实,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三中教师 ,维德诗苑特约撰稿人。

       自述:辛勤耕耘,培育桃李,春暖而来,播种梦想,倾听陌上花开。用心阅读路过的风景,用文字感悟水暖情长,用相机定格唯美瞬间,用爱把岁月错落成诗。

集稿整理:

王丽姝(草原的风)

张子悦(为你而来)

古韵组编委:

王    坤(大漠孤烟)

白国华(莞尔一笑)

新诗、散文组编委:

史景艳(雨巷丁香)

盖文娟(昨日烟雨)

校对兼责编:

闫淑杰(江南雨)

执行主编

张艳民(不老顽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