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沚堂校注:《越缦堂读书记·戴震遗书》

 刘传开先生 2023-09-20

图片

沚堂案:

古人及近人治学,校注最苦,又最见功夫。囊日,钱梦苕先生以毕生功力校注沈寐叟海日楼诗集,海内学人无不叹服。近来,睡前读李莼客读书记,闲时偶操旧业,校注一二,以固根底。择一条刊发,海内方家一哂。


图片

同治癸亥(一八六三)正月二十四日,《戴震遗书》条   

呜呼!汉人传经,时主所好,专门授受,多致通显,上为帝师,次典秘籍。[]故或贿改夫漆书,或争论于讲殿,桓荣以车马夸稽古,夏侯以青紫诱明经,士风景从,犹非无故。[]下至宋之谈礼,宗庙以为号;明之讲学,朝廷畏其党,习俗之靡,尚缘势利。[]若我朝诸儒之为汉学也,则违忤时好,见弃众议,学校不以是为讲,科第不以是为取。其初开国草昧,朴学椎轮,则亭林以遗民终,潜邱以布衣死。[]西河竹垞,老籍词赋,暂陪承明,旋即废退。[]东樵献书,仍沦草莽;玉林著书,不出里闬。吴江二长。鄞江二万,青衿饰终,黄馘就木。[][1]渊源宋儒者,二曲布衣,关中讲学,亲屈万乘,宠以大儒。[]潜庵、松阳,互标朱陆,生为羽仪,殁邀俎豆。[]安溪以其政事,缘饰儒风,揣摩当宁,宗尚紫阳,位极鼎台,久枋国政。[]江阴、高安,相为提挈;榕城继席,名位益[2]隆。[]望溪起于俘内[3],久居讲幄;漳浦擢自闲废,遂为帝师。[十一]此则汉宋相形,遭遇胜负,已可知矣。高宗盛时,首辟经学,荐书两上,鹤车四出。[十二]然得官者五,顾、陈、吴、梁,仅拜虚秩;当涂入馆,更以年例。[十三]而诸公亦皆学参汉宋,未号专家。当时海内宗师,松厓一老,征舆未上,坛席已除。[十四]都讲弟子,仲林、艮庭,槁项卒世。[十五]婺源江君,学究天人,东南两星,与惠相望,沉沦胄序,终晦少微。[十六]高弟戴、金,最为首出。[十七]檠斋得膺上弟,旋复杜门;东原晚际昌时,公车入省校书,恩例超授翰林,天不憗年,终于吉士。[十八]至于开四库,求遗书,尤国朝儒林之一大际会也。笥河发其议,晓岚总其功,东原既以兹通籍,南江复由此升庸。[十九]然两君以外,寂无征焉。竹汀、西庄,清华通贵,而一谪九列,一终少端,皆盛年挂冠,著书林下,淡泊之操,鼎峙抱经。[二十]而歙有辅之、岱有众仲,词臣五隐,咸畅醇风,尽瘁简编,何关人事?[二十一]其继掇巍科者,渊如、北江,一沈俗吏,一为戍兵,虽践金门,终饱蟫橐。[二十二]吾乡瑶圃邵氏,左官投劾,声华尤闇。[二十三]石渠以名臣之子,早著才称,而词曹不终,豸冠终斥。[二十四]芝田、颐谷,未久西台,而懋堂、珍艺、十兰、二谷,以俗吏终矣;次仲、端临、易田、阶平,以教官终矣;溉序[4]、小雅、孝臣,以进士终矣。[二十五]雕菰、辰叔以举人,容甫[5]、可庵、郑堂、璞园,且以诸生终矣。[二十六]笥河于乾嘉儒术为首功,而微罪贬秩,一蹶不正[6][二十七]其弟文正公,颇持宋学,遂跻三公。[二十八]其最以儒学显用于时[7],河间、仪征两文达耳。[二十九] 而河间毕生书馆,勤于其职,及拜协揆,逾旬而殉[8];仪征历官使相,未尝一日当国,皆不能剡扬素风,汲引同类。[三十]稍得志者为嘉庆己未一科,仪征主试,[9]幸逢翩翩,多班玉筍,论者谓此科得人,逾于乾隆鸿博。[三十一]然惟龙首姚公探花王公文僖文简皆长春宫[10],其余则恭甫一列词垣,告归不出;兰皋户部,十年不迁;皋闻始列庶常,几于废黜;周生沈于兵曹,[11]稍为后出,并跻职馆[12],未结主知,一退老于名山,一积劳于闽海。[三十二]武进二申,心壶、竹村,各述所传,位不称学。[三十三]他若匪石、涧薲、简庄、拜经、晓楼、硕父之终身蓆帽,连捲牖下者,更如书中蠹鱼,听其自生自灭而已。[三十四]即以吾浙言之,仁和诸赵,德清诸徐,临海诸洪,谈经之窟也。鹿泉致位八坐,帖括所传,或在人口;而谷林、宽夫、心 田、筠轩诸先生,今犹有知其姓名者耶!嘉兴之李(次白氏贻德)、仁和之二梁(谏庵氏玉绳,夬庵氏履绳),萧山之王(榖塍氏宗炎),之徐(北溟氏鲲),之汪(苏潭氏继培),上虞之王(汾泉氏煦),严[13]安之严(铁桥氏可均、鸥盟氏杰),仁和之翟(晴川氏灏),之孙(雨人氏同元),临海之金(诚园氏鹗),此皆著述之[14]卓然者,而乡评校议尚及其人耶?尤可议[15]者,萧山王氏绍兰,位望通显,罢官之后,所作满家,训义邃精,几颉惠、戴,而越人仅贵之为中丞,未尝尊之为学者。呜呼,由斯以观,诸[16]君子之抱残守阙,龂龂缣素,不为利疚,不为势诎,是真先圣之功臣,晚世之志士,夫岂操戈树帜,挟策踞座,号召门徒,鼓动声气,呶呶陆王之异词[17],津津程朱之弃唾者所可同年语哉!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1027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校刊记】

[1] 据广陵书社影印本《越缦堂日记》第2251页,字当作字。

[2] 同上,字当作字。

[3] 同上,字当作字。

[4] 据广陵书社影印本《越缦堂日记》第2253页,字当作字。

[5] 同上,容甫当前有朴斋二字。

[6] 同上,字当作字。

[7] 同上,字后漏一字。

[8] 同上,字当作字。

[9] 同上,仪征主试后漏大兴听从四字。

[10] 据广陵书社影印本《越缦堂日记》第2254页,字当作字。

[11] 同上,周生沈于兵曹后漏春桥没於郡佐。山尊稍以词章,得跻侍从,终亦不振。嗣是而降,大雅云亡。兰坡墨庄

[12] 同上,职馆当作馆职

[13] 同上,字当作字。

[14] 据广陵书社影印本《越缦堂日记》第2255页,字为衍文。

[15] 同上,字当作字。

[16] 同上,字前漏一字。

[17] 同上,字当作字。

【注】

[] 汉人传经:杜甫《秋兴八首》有刘向传经心事违,《汉书·楚元王传》云:会初立《穀梁春秋》,征更生(按,刘向本名更生)受《穀梁》,讲论《五经》于石渠。专门授受:清郑方坤《经稗》云:汉代传经,专门授受,自师承以外,罕肯旁徵。故治此经者,不通诸别经。即一经之中,此师之训故,亦不通诸别师之训故。专而不杂,故得精通。帝师:指孔霸,《汉书·儒林传》云:霸以帝师赐爵号裦成君。典秘籍:出自阮孝绪《七录·叙目》,其云:及后汉兰台,犹为书部,又于东观及仁寿闼撰集新记,校书郎班固、傅毅并典秘籍。

[] 贿改夫漆书:《通典·选举一》云:是时(按,汉灵帝时)诸博士试甲乙科,争第高下,更相告讼,颇行贿赂,改兰台漆书之经,以合其私文者。争论于讲殿:指今古文之争,《后汉书·郑玄列传》云: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绬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桓荣以车马夸稽古:即桓荣稽古,《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云: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夏侯以青紫诱明经:夏侯即夏侯胜,《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云:始,胜(按,胜即夏侯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 宋之谈礼,宗庙以为号明之讲学,朝廷畏其党,习俗之靡,尚缘势利。

[] 椎轮:萧统《文选·序》云: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后指事物之草创也,如钱谦益《<草堂诗笺>元本序》云:今年长孺以定本见眎,亟请锓梓,仍以椎轮归功於余。亭林:即顾炎武,晚明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后因慕王炎午而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后人尊为亭林先生。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潜邱:即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清代著名汉学家,其一生博览群书,长于考证,长年研治《古文尚书》,潜心三十余年,撰成《古文尚书疏证》八卷。亦精于地理之学,撰成《四书释地》五卷,兼及名物训诂、典制考实,旁参互证,多所贯通。其以记诵博赡、考核精审名著一时,此后乾嘉考据学风受其影响甚大。

[] 西河:即毛奇龄,清初经学家、文学家。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浙江萧山城厢镇人。以郡望西河,故后人称西河先生。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著有《西河合集》四百余卷。竹垞:即朱彝尊,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嘉兴人。其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博通经史,精于金石文史,富于古籍碑版之收藏。著有《经义考》《曝书亭集》《词综》等。

[] 东樵:即胡渭,清代著名经学家和地理学家。初名渭生,字朏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撰《易图明辨》,考定宋儒所谓河图洛书之误。又撰《禹贡锥指》,搜采方志舆图,阐释《尚书·禹贡》。另有《洪范正论》、《大学翼真》。玉林:即臧琳,字玉琳,江苏武进人,一生博极群书,尤精《尔雅》、《说文》之学。潦倒诸生三十年,未尝一日不读经。有所得,辄随笔记之,积文成《经义杂记》三十卷,皆会粹唐以前诸儒之说,辨其离合,都有确征,非由臆决。著作汇刻为《拜经堂丛书》。吴江二长:即朱鹤龄和陈启源,二人皆为江苏吴江人。朱鹤龄,字长孺。明末清初学者。著《愚庵诗文集》、《易广义略》、《尚书埤传》、《诗经通义》、《春秋集说》、《禹贡长笺》等。陈启源,字长发。清代学者。著有《毛诗稽古编》、《尚书辨略》、《读书偶笔》、《存耕堂稿》等。鄞江二万:即万斯大和万斯同,二人皆浙江鄞县人。万斯大,清代经学家。字充宗,别字褐夫,又号跛翁,问学于黄宗羲,曾在宁波创建讲经会,一时胜友如云,质疑问难,号称极盛。他深研诸经,为浙东学派之骨干人物。著有《学礼质疑》、《学礼偶笺》、《仪礼商》等。万斯同,清代史学家。字季野,号石园,亦问学于黄宗羲。精史学,以布衣参与编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儒林宗派》、《群书辩疑》、《石园诗文集》等。青衿:《诗·郑风·子衿》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黄馘:馘者,脸也。即黄脸,病态枯黄脸色。

[] 二曲:即李颙,明末清初思想家。字中孚,号二曲。陕西周至人。其遍读经史诸子以及释道之书。曾讲学江南,门徒甚众,后主讲关中书院。主张兼取其长,重视实学,提倡明体适用。著有《四书反身录》、《二曲集》等。

[] 潜庵:即汤斌,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清初理学家。河南睢州人。以汉人入仕满清并大力推行朝廷抑汉文化政策。后人称其以伪行宋学配享仲尼,从此伪学之风昌,是伪道学。著有《汤子遗书》。松阳:即陆陇其,清代理学家。原名龙其,因避讳改名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后人称其为当湖先生。专宗朱熹,排斥陆王,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著有《松阳讲义》、《困勉录》、《读书志疑》、《三鱼堂文集》等。羽仪:《易·渐》云: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孔颖达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俎豆:《论语·卫灵公》云: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俎豆者,礼器也。

[] 安溪:即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清朝著名的清官和理学家。人称安溪先生安溪李相国。著有《性理解》、《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当宁:《礼记·曲礼下》云: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孔颖达疏:天子当宁而立者,此为春夏受朝时也。宁者,《尔雅》云:'门屏之间谓之宁。郭注云:'人君视朝所宁立处。’”紫阳:即朱熹。鼎台:三公之位。:枋政也。

[] 江阴:即杨名时,字宾实,号凝斋,江苏江阴人。从李光地学经,造诣颇深。著有《易义札记》、《诗经札记》、《四书札记》等。 高安:即朱轼,字若瞻,又字伯苏,号可亭,谥文端,江西高安人。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为乾隆帝师。其能通经史百家。乾隆御赐帝师元老榕城:即张伯行,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兰考)人。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最为著名。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康熙曾称誉其为天下清官第一

[十一] 望溪:即方苞,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安徽安庆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和经学家,桐城派创始人。著有《狱中杂记》、《周官集注》、《考工记析疑》、《礼记析疑》、《诗义补正》、《左忠毅公逸事》等。讲幄:天子、太子听讲官进讲之处。宋·刘攽 《为司马中丞谢翰林启》云:劝华光之讲幄,参延阁之贵游,宠实逾涯,望无他觊。漳浦:即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福建漳浦人。因世居漳浦梁山,又称之为梁山先生。是清代著名学者,精于性理之学。他继承二程和朱子之学,又深研周敦颐、张载的学说,是清代闽学派的主干。《朱子家礼辑要》、《性理精要》、《历代名臣言行录》、《古文雅正》、《汉魏六朝四唐诗》等。

[十二] 鹤车:指朝廷征辟贤者的车子。唐代李庾《东都赋》云:若蓬莱之真侣,瀛洲之列仙,鸾驾鹤车,往来於中天。

[十三] 顾、陈、吴、梁:即顾栋高、陈祖范、吴鼎和梁锡玙。此四人于乾隆十六年辛未科特恩被保举为经学进士。当涂:即徐文靖,字位山,安徽当涂人。乾隆元年试鸿博,没赶上。乾隆十五年又试经学,次年会试授翰林院检讨,时已84岁。

[十四] 松厓:即惠栋,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学者,是乾嘉考据学吴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沿顾炎武,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以昌明汉学为己任,尤精于汉代《易》学。著有《九经古义》、《后汉书补注》、《九曜斋笔记》、《松崖笔记》、《诸史荟最》、《竹南漫录》等。

[十五] 仲林、艮庭:即余萧客、江声。余萧客,字仲林,别字古农,江苏苏州人。以经术教授乡里,闭目口授,生徒极盛。著有《文选纪闻》、《注雅别抄》等。江声,字飞涛,号白沙,江苏常熟人。性嗜书,校勘秘本以精确称。著《海虞画苑略》、《柳南随笔》、《别裁诗传》等。槁项:羸瘦之貌。高启《娄江吟稿·序》云:有肯槁项老死於布褐藜藿者哉?” 

[十六] 婺源江君:即江永,字慎修,又字慎斋,江西婺源人。清代著名经学家,皖派经学创始人。博通古今,长于考据之学,于音韵、乐律、天文、地理均有研究,著述甚多,著有《音学辨微》、《四声切韵表》等。

[十七] 戴、金:即戴震、金榜。戴震,一字东原,二字慎修,号杲溪,安徽黄山人,清代著名学者。其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又进而阐明义理,其为皖派的主要代表。著有《六书论》、《尔雅文字考》、《诗经补注》、《声类表》、《方言疏证》等。金榜,字蕊中,又字辅之,安徽徽州人。从江永学经,与戴震、程瑶田同学,又从桐城刘大櫆学古文,精思博学,著有《礼笺》等。

[十八] 檠斋:即卢文弨,字绍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抱经,晚号弓父,人称抱经先生,浙江杭州人。清著名校勘学家、藏书家。一生多从事文献整理校勘工作,最精于校勘学,所校勘、注释诸子经书,汇刻为《抱经堂汇刻书》、《群书拾补》,皆称善本。著有《抱经堂文集》、《仪礼注疏详校》、《钟山札记》、《广雅注》、《龙城札记》等。:被任命、提升或被选举而担任某职。上弟:上等也。《汉书·佞幸传·董贤》:其选物上弟尽在董氏 ,而乘舆所服乃其副也。《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云:上弟,于众物之中等第居上也。弟,与第同。杜门:闭门也。东原:即戴震,见[十七]公车:指入京应试的接迎举人的皇家车,此处指中举。:愿意。吉士:庶吉士的简称。桂文灿《经学博采录》云:休宁戴东原吉士震,少从婺源江慎修明经游,通天地人之学。” 

[十九] 笥河:即朱筠,字美叔,号竹君,又号笥河,北京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好金石文字,著有《笥河集》。晓岚:即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北河间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南江:即邵晋涵,字与桐,号二云,又号南江,浙江余姚人,清代著名学者、史志目录学家、藏书家。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入四库全书馆任编修。又任《八旗通志》、《二史馆》、《三通》馆纂修官。还著有《孟子述义》、《韩诗内传考》、《谷梁正义》、《輶轩日记》、《方舆金石编目》、《皇朝谥迹录》、《南江诗文抄》、《南江札记》等。

[二十] 竹汀:即钱大昕,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上海嘉定人。是中国18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著有《廿二史考异》、《潜研堂文集》、《十驾斋养新录》、《唐书史臣表》、《元史艺文志》等。西庄:王鸣盛,字凤喈,一字礼堂,别字西庄,晚号西江,上海嘉定人。清代著名史学家、经学家。为吴派考据学代表人物。著有《十七史商榷》、《耕养斋诗文集》、《西沚居士集》等。九列:即九卿。挂冠:辞官。鼎峙:鼎有三足,故谓鼎峙,即三方面对立。抱经:即卢文弨,见[十八]

[二十一] 辅之:即金榜,见[十七]众仲:即孔广森,字众仲,一字撝约,号顨轩,堂名仪郑,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代孙。清朝经学家和骈文家。精《公羊春秋》,擅骈文,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

[二十二] 巍科:高第也。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渊如:即孙星衍,字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隐。江苏武进人。清著名经学家、藏书家和目录学家。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芳茂山人诗录》等。北江:即洪亮吉,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江苏常州人。清代著名经学家和文学家。精于史地和声韵、训诂之学,善写诗及骈体文。著有《卷施阁诗文集》、《附鲒轩诗集》、《更生斋诗文集》、《北江诗话》、《春秋左传诂》等。金门:富贵之意。蟫橐:书袋也。

[二十三] 瑶圃邵氏:即邵瑛,字桐南,号瑶圃,浙江余姚人。清代学者、书法家。著有《刘炫规杜持平》、《说文群经正字》、《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等。左官投劾:即辞官。

[二十四] 词曹:文学侍从之官,亦借指翰林。豸冠:指御史。

[二十五] 芝田:即曹秀先,字恒听,又字芝田、冰持,号地山,江西南昌人。清朝文学家,书法家。为《四库全书》馆总裁。著有有《赐书堂稿》、《移晴堂四六》、《依光集》、《使星集》、《地山初稿》等。颐谷:即孙志祖,字颐谷,号约斋,浙江杭州人。清代经学家。著有《家语疏证》、《选注补正》、《读书脞录》等。西台:刑部的别称。懋堂:即段玉裁,字若膺,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清代著名学者、经学家。著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经韵楼集》等。珍艺:即庄述祖,字葆琛,号珍艺,晚号檗斋,江苏武进人。清代经学家。著有《夏小正经传考释》、《尚书今古文考证》、《毛诗考证》、《五经小学述》等。十兰:即钱坫,上海嘉定人。字献之,号小兰、十兰。自署泉坫。清代学者、书法家。精训诂,明舆地,工小篆。著有《十经文字通正书》、《汉书十表注》、《圣贤冢墓志》、《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篆人录》等。二谷:即桂馥和武亿。桂馥,字未谷,一字东卉,号雩门,别号萧然山外史。山东曲阜人。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精于考证碑版,以分隶篆刻擅名。著有《说文义证》、《缪篆分韵》、《晚学集》等。武亿,字虚谷,一字小石,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人。清代学者、经学家。著有《授堂文钞》、《偃师金石记》、《安阳县金石录》等。次仲:即凌廷堪,字仲子,一字次仲。安徽歙县人。清代学者、经学家。著有《礼经释例》、《燕乐考原》、《校礼堂文集》、《梅边吹笛谱》、《充渠新书》、《元遗山年谱》等。端临:即刘台拱,字端临,一字江岭,江苏宝应人。清代经学家、训诂学家。著有《论语骈枝》《经传小记》、《国语补校》、《荀子补注》、《方言补校》《汉学拾遗》等。易田:即程瑶田,字易田,一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学者、徽派朴学代表人物。精通训诂,提倡用实物以整理史料,开传统史料学同博物考古相结合的研究路径。著有《通艺录》、《释虫小记》、《释草小记》等。阶平:即牛运震,字阶平,山东滋阳人。清代经学家。好金石,精经术,工文章。著有《空山堂文集》、《史论》、《塞山堂易解》、《春秋传》、《金石图》等。溉序:此溉亭之误也,见【校勘记】之四。溉亭即钱塘,字学渊,一字禹美,号溉亭,上海嘉定人。清代学者。乾隆四十五年进士。钱大昕之侄。著《律吕古义》、《史记三书释疑》、《泮宫雅乐释律》、《说文声系》等。小雅:即丁杰,字升衢,号小疋,一字小匹,号小雅,别号小山。浙江归安人,清代经学家、校勘学家。乾隆四十六年进士。著《周易郑注后定》、《大戴礼记绎》、《小酉山房文集》等。孝臣:即李惇,字成裕,又字孝臣,江苏高邮人。清代学者。乾隆四十五年进士。与钱塘齐名。著有:《卜筮论》、《尚书古文说》、《金縢大诰康诰三篇辨》、《大功章烂简文》、《明堂考辨》、《考工车制考》等。

[二十六] 雕菰,即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有雕菰楼。江苏扬州人。清代学者。嘉庆时举乡试,与阮元齐名。著有《里堂学算记》、《易章句》、《易通释》、《孟子正义》、《剧说》等。辰叔:即汪龙,字辰叔,又字蜇泉、起潜。清代经学家。乾隆举人。著有《毛诗异议》、《毛诗申成》等。容甫:即汪中,字容甫,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乾隆四十二年为拔贡,后绝意仕进。著有《述学》、《广陵通典》、《容甫遗诗》等。郑堂:即周中孚,字信之,号郑堂。浙江湖州人。嘉庆六年拔贡。清代学者。著有《考经集解》、《逸周书注补正》、《顾职方年谱》、《子书考》、《金石识小录》、《郑堂札记》等。璞园:即金曰追,字对扬,号璞园。上海嘉定人。清代学者。诸生。王鸣盛弟子。著有《仪礼注疏正伪》等。【补】朴斋:即胡匡衷,字寅成,号朴斋。安徽绩溪人。清代经学家。朴斋学派创始人。贡生。著有《周易传义疑参》、《三礼札记》、《周礼井田图考》、《井田出赋考》、《仪礼释官》等。

[二十七] 笥河:即朱筠,见[十九]

[二十八] 文正公:即朱珪,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清代名臣。朱筠之弟。曾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

[二十九] 河间:即纪昀,见[十九]仪征:即阮元,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谥号文达。江苏扬州仪征人。清代著名学者、经学家。著有《三家诗补遗》、《考工记车制图解》、《仪礼石经校勘记》、《儒林传稿》、《定香亭笔谈》、《小沧浪笔谈》、《选项印宛委别藏提要》、《揅经室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等。

[三十] 协揆:清代对协办大学士的称呼。剡扬:闪烁貌。《楚辞·离骚》云: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素风:指纯朴清高的风格。汲引:提拔人才。

[三十一] 班玉筍:英才济济之朝班也。《太平广记》云:李宗闵知贡举,门生多清秀俊茂,唐伸、薛庠、袁都辈,时谓之玉笋班。

[三十二] 龙首姚公:即姚文田。龙首,状元也。姚文田,字秋农,号梅漪。浙江湖州人。嘉庆四年进士第一名。官至礼部尚书。著有《说文声系》、《古音谐》、《四声易知録》、《易言》、《广陵事略》、《邃雅堂学古録》、《邃雅堂文集》及《春秋经传塑闰表》等。探花王公文僖文简:即王宗诚和王引之。王宗诚,字廉甫,谥号文僖。安徽青阳人。乾隆五十五年一甲第三名探花。曾任礼部侍郎等职。王引之字伯申,号曼卿,谥号文简。江苏高邮人。清代著名学者、经学家。王念孙长子。三十四岁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曾担任礼部尚书等职。著有《尚书训诂》、《尚书集解》、《左传集解》、《书诂》等。春宫:乃春官之误也。见【校刊记】之十。春官,即礼部。:才,刚刚。词垣:即翰林院。兰皋户部:即郝懿行,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清代著名学者、经学家。官户部主事。著有《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易说》、《书说》、《春秋说略》、《竹书纪年校正》等。

[三十三] 武进二申:即李兆洛(字申耆)和刘逢禄(字申甫)。李兆洛,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江苏常州人。清代学者、文学家。精舆地、考据、训诂之学,阳湖派代表人物。著有《骈体文钞》、《江干香草》、《皇朝文典》、《皇朝一统舆图》、《海国集览》、《皇朝舆地韵编》等。刘逢禄,字申受,号申甫,又号思误居士,江苏武进人。清代经学家。著有《尚书今古文集解》、《书序述闻》、《左氏春秋考证》、《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等。心壶:即钱仪吉,初名逵吉,字蔼人,号衎石,又号心壶。浙江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著有《碑传集》、《三国晋南北朝会要》、《补晋书兵志》等。竹村:即胡培翚,字载屏,号竹村。安徽绩溪人。清代经学家。著《燕寝考》、《研六室文钞》等。

[三十四] 匪石:即钮树玉,字蓝田,自号匪石山人。江苏苏州人。精研文字声音训诂,清代学者。著有《说文新附考》、《说文考异》等。涧薲:即顾广圻,字千里,号涧苹,别号思适居士。江苏苏州人。清著名校勘学家、目录学家。著有《思适斋文集》、《遯翁苦口》等。简庄:即陈鱣,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别署新坡。浙江海宁人。清代学者、校勘家。著有《续唐书》、《论语古义》、《简庄文钞》等。拜经:即臧庸,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江苏武进人。著有《拜经日记》、《拜经堂文集》、《月令杂说》、《说诗考异》、《乐记二十三篇注》、《孝经考异》等。 

【沚堂闲话】

聊聊语文,说说教育,谈谈文化,扯扯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