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如何识一座塔?50 高清照片带你纵览中国古塔的绝美风光!|文旅图鉴

 板桥胡同37号 2023-09-20

Image

古塔,是什么?

或许有人的回答是城市地标、是信仰代表,或者历史文物……不管怎样,在诸多认知中,塔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份独特而深刻的文化记忆

Image杭州雷峰塔

但实际上,塔是一件舶来品

中华的大地上原本没有塔,最初的塔是来自印度的窣渚波(stupa),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坟包”。

Image印度窣渚波,古塔之源 摄影:李文博

窣渚波埋葬着佛骨舍利,也确实是佛陀的坟墓

佛塔初创之后,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正好撞上了东汉时木构楼阁大规模出现的时期,两者结合,便孕育了中国的早期佛塔

Image
襄阳博物馆馆藏 东汉陶楼
楼阁+塔刹,已明显发现窣渚波和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结合起来的形象

自此,“塔”这种形制的建筑在中国落地生根,逐渐演化成了不同种类,直至遍布华夏。而面对中华大地上如此繁多的古塔,该如何认识它们?

不妨让我们以塔的形制为线索,读懂塔的前世今生。


楼阁式塔


首先登场的,必然是楼阁式塔

在中国,楼阁式塔数量众多历史悠久,我国早期的楼阁式塔以方形木塔为主,比如诞生于北魏的云冈石窟中,就刻画了四方楼阁式塔。

Image
Image
图片来源:《中国石窟·云冈石窟》插图

还有洛阳永宁寺塔,考古发掘出土的信息中显示,这座建造于北朝时期的古塔,显露出四方楼阁式塔的面容。

倾尽皇家之力建造的永宁寺塔,根据郦道元水经注推测,有近乎百米的高度,可谓是无与伦比。
 
木构易毁,辉煌的永宁寺塔仅仅存在了十几年,便因雷火而倒坍。

Image永宁寺塔复原图

正是因为木构不耐火的特性,大规模的战乱与朝代更迭导致的城市破坏,中国早期木构留存极少

我们所熟知的西安大雁塔,其实就是四方楼阁式砖仿木的典型案例,在它身上我们依然能看见仿木的结构特征。

Image
西安 大雁塔

木质四方楼阁式塔在中国没有留存,隋唐同期的四方楼阁木塔,在日本还留有,法隆寺五重塔就是早期中国木塔形制传入日本后演化的产物。

Image
法隆寺五重塔 摄影师:刘江岭

广州光孝寺仍存一座四‍方阁楼样式的铁塔,虽然体积略小,但却是我国古代岭南木楼阁塔的直观反映。

Image
广州光孝寺铁塔

中国能够追溯到现存最早的大型木质楼阁式塔只能到辽代(宋同期),也就是为大家熟知的应县木塔,距今约一千年左右。

Image
山西应县木塔

为了赋予塔更永久的生命,在后世的佛塔建造中,工匠尝试采用更为防火的建材替换木构,在制砖技术尚未普及的时代,石塔是取代木料的建材之一。

将木构的模样镌刻进永恒的石头,佛塔的生命也延续更为久远。福建大量出现楼阁样石塔,比如福州乌塔

Image
福州乌塔

石构的佛塔每一层都设有门、窗、斗栱等,而塔檐之处也建有挑檐檩枋、椽子,这些都与木结构楼阁相仿……

当然,这都是楼阁式塔的特征,只是建材上更具有石塔的特性,构件处理更加粗犷。

Image
莆田东山报恩寺塔

至五代到宋时,制砖技术成熟,砖石构造大步前进,砖木混合楼阁塔便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

Image
丽水延庆寺塔

尽管建筑材料有所更变,但外形上仍是楼阁样式。

留存至今的古塔中,杭州六和塔虽经历了清代的外檐重建,但依然不失为砖木混合塔的典型案例。

Image
杭州六和塔

砖木混合塔,多见于五代吴越国时期的江南,此时古塔外观仍有楼阁式塔的样式,但其砖造塔心却某种程度上对纯木结构进行了升级,拥有更稳固防火的构造。

Image
湖州飞英塔

此外,有的楼阁式塔在第一层有外廊(也叫“副阶”)。外廊不仅可以增强塔的稳定性,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地基被雨水冲刷,提高了塔的寿命。

Image
温州白象塔

我们再进一步,楼阁塔发展到后期,砖解决了稳定与耐久性后,人们又在其表面的美观性上做文章。

大量装饰性砖构建出现,让砖塔变得更加美观,此时木檐也逐渐过渡为砌筑在砖塔上的屋檐。

Image
太原永祚寺双塔

而琉璃的大规模普及,更与砖塔结合形成精妙绝伦的琉璃塔。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矗立于南京聚宝门外的大报恩寺琉璃塔

Image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复原图) 摄影:禹涵

现存的琉璃塔中,最壮观的一座,当属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从视觉效果上来看,飞虹塔应该是人们心目中宝塔的代表之作了。

Image
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到了清代,皇家园林之中也有仿南京大报恩寺修建的琉璃塔,足见琉璃的使用在明清时已是炉火纯青。

Image
承德避暑山庄永佑寺塔

一般而言,楼阁式塔的塔内会设有砖石或木制的楼梯,可供人们拾级攀登、眺览远方。

Image
宁波天封塔

除了以上提到的古塔,现存楼阁式塔中著名的还有:陕西西安兴教寺玄奘塔、香积寺塔,江苏苏州虎丘塔、北寺塔、瑞光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内蒙古呼和浩特万部华严经塔,宁夏银川海宝塔等。

Image河南开封祐国寺塔

Image
虎丘云岩寺塔


密檐式塔


在中国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上仅次于楼阁式塔,就是密檐式塔

和楼阁式塔相比,密檐塔的出现要更晚一些,它是由楼阁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演变而来的。

Image
义县广胜寺塔

先是楼阁的底层加大升高,以上各层的高度缩小,楼层逐渐缩小至没有,形成了塔檐紧密相接的特点,好似重檐楼阁的重檐。

因而这种由楼阁式塔演变而来的新式佛塔,被称之为“密檐式”砖塔。

Image
西安小雁塔

不能登临,这是楼阁式塔与密檐塔最大的区别。

这或许与当时的国策密不可分,北魏大臣崔光认为:

“宝塔高华,堪室千万,唯盛言香花礼拜,岂有登上之义?”

也就是说,佛教崇拜成为了古塔的第一功能

Image
崇圣寺三塔 图源:筱溪听泉

密檐式塔从一出现就是砖塔且塔身越往上收缩越急,形成极富弹性的外轮廓曲线,优美的造型令礼拜之人抬头仰望时无不更多一份敬意。

虽然弱化了登临功能,但却依旧被赋予多层的含义,于是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密檐式塔。

Image
锦州大广济寺塔

密檐式塔始于南北朝,兴起于隋、唐,成熟于辽、金,衰落于元、明。

现存最早的密檐式塔,就是建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塔身外部造型为一炮弹形的十二角形锥体,这也是国内的一个孤例。

Image
嵩岳寺塔

西安的小雁塔、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中的千寻塔、北京的天宁寺塔等,都是密檐式塔的典型代表。


覆钵式/窣堵波式塔


还记得一开始提到的“窣堵波”吗?

在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区有一种覆钵式塔,其造型与印度的“窣堵波”非常相似。

Image青海塔尔寺如意塔 图源:网络

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是藏传佛教喇嘛教建塔使用较多的塔,自元代喇嘛教奉为国教而开始兴盛,“喇嘛塔”也因此开始大量在汉民族地区出现。

Image
北海白塔

覆钵式塔主要由基座、塔身、塔脖子、塔刹组成。塔身部分是一个半圆形的覆钵,覆钵之下,建一个高大的须弥座,看起来庄重硕壮而又丰满,强烈异域风格。

而建于元代的北京妙应寺白塔是现存较早而且较大的窣堵波式塔。

Image
北京妙应寺白塔


亭阁式塔


所谓“亭台楼阁”,当印度“窣堵波”与中国“亭”的邂逅,亭化为塔身,“窣堵波”浓缩为“塔刹”,便成了神韵天成的亭阁式塔

Image
安阳修定寺塔 (唐) 图源:艺旅文化

亭阁式塔多为唐宋时期,塔身多为一单层的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的亭子,下建台基,顶部冠以塔刹。

不过由于结构所限,亭阁式塔不会建得很高,最高的实例也不过15米左右。

Image运城泛舟禅师塔

早期的亭阁式墓塔多作空心结构,内设塔室可设立佛龛,安置佛像;中唐之后则是多作实心结构,以便于保护。

现存最早的亭阁式塔是隋代建的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Image
济南市历城区四门塔,隋大业七年 摄影:李文博

虽然亭阁式塔的数量远不及楼阁塔和密檐塔,但其中精品比例却相当高

著名的有山东长清灵岩寺慧崇塔、三藏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佛光寺祖师塔等。

Image
佛光寺祖师塔


花塔


花塔,又称“华塔”,是我国古塔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

初听名字,便有一种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在塔身的上半部雕刻有装饰繁复的花饰,有佛龛、佛像、菩萨、动物等,远远望去,好似一个巨大的花束

Image正定广惠寺花塔

或许是从亭阁式塔中获取的灵感,用来表现佛教中的莲花藏世界。花塔装饰华丽,整个造型犹如簪花仕女,玲珑别致。

不过花塔大都是辽、金时期所建,在元代以后就濒于绝迹了。现存花塔约十余座,虽然数量不多,但胜在造型独具一格。

Image
北京房山万佛堂花塔 图源:北京市方志馆

现存的花塔有北京房山万佛堂花塔,河北曲阳修德塔、井陉花塔、正定广惠寺花塔,山西太原蒙山花塔等。

Image
正定广惠寺花塔


金刚宝座式塔


佛经上说,金刚界有五部,每部有一位部主,中间的为大日如来佛,东面为阿閦佛,南面为宝生佛,西面为阿弥陀佛,北面为不空成就佛。

金刚宝座式塔是佛教密宗用来供奉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的塔,其形式起源于印度,造型象征着礼拜金刚界五方佛。

Image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这种塔的基本特征就是:

下面有一个高台子(宝座),座上建有五塔,供奉“金刚界五佛”。

中间主塔高大,供奉骑狮的大日如来;四角塔相对矮小,供骑象的阿閦佛,供骑马的宝生佛,西供骑孔雀的阿弥陀佛、为骑迦楼罗(金翅鸟王)的不空成就佛。

Image
佛陀伽耶大菩提寺,推测为玄奘修塔的参考 摄影:李文博

最早的金刚宝座塔是印度比哈尔南部的佛陀迦耶大塔我国现存金刚宝座塔仅有十来处,大都是明清时期建造的,如:云南昆明妙湛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和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五塔寺金刚宝座塔等。

Image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以上所举只是几种主要类型的塔,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塔,比如过街塔、山东历城九顶塔、神通寺阙式塔等,还有将不同形制的塔进行叠加的情况,比如颐和园多宝琉璃塔, 就是喇嘛塔+密檐式塔。

这些古塔充满了普罗大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于大江南北遍地开花。

Image颐和园多宝琉璃塔  喇嘛塔+密檐式塔


结语


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矗立着无数座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古塔。曾几何时,古塔是一个城市中少有的高层建筑,它们不仅承载着神佛的信仰,更是一个城市的标志。

Image
常熟方塔

高耸的古塔成为孩童们识别方向的地标,成为游子归家远眺而心生喜悦的期望……古塔虽沉默不语,却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Image新绛龙兴寺塔

尽管,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古塔隐匿于高楼大厦之间,不再是城市的至高点。

Image
温州巽山古塔 图源:禹涵

但是,古塔为人们保存了一份情怀,这些石与木的交响,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化的璀璨瑰宝,它们以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古老的历史和文明


参考文献:
【1】金东瑞 《中国古塔》
【2】罗哲文《新编历史小从书:中国古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