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上度迦陵鸟 迦陵鸟,也即迦陵频伽, 来源于梵文kalavinka的音译。 也可以音译为迦罗频迦、羯陵伽等; 意译为妙声鸟、美音鸟、妙音鸟等。 根据经典记载, 迦陵鸟善歌,善乐器,甚而且奏且舞。 歌声犹如仙音,一切鸟声所不能及。 佛界名伶,实至名归。 人头鸟身迦陵鸟 通过经典和西方净土壁画可知, 迦陵频伽形象特征为上半身人形, 拥有人的手臂, 腰部以下为鸟身,类似仙鹤, 后展双翅,彩色羽毛, 头戴童子冠或菩萨冠。 关于迦陵频伽形象的来源,说法不一。 迦陵频伽的形象演变, 应该不是一个单一来源, 而是以人为载体的多种文化相互交融与碰撞的产物, 在最后形成具有象征意味的具象。 凡此种种,尚有待研究的补充与完善。 敦煌风格迦陵鸟 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形容西域的广袤繁盛。 东汉应邵在注解《汉书》时持此意。 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并不是汉语。 至于是哪个民族则众说纷纭。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 是人群际会之处, 思想激撞之处, 文明交融之处。 郑汝中先生将莫高窟隋代第401窟的窟顶 藻井中的人首鸟身形象称为迦陵频伽, 指出“凤鸟中有一身为人首鸟身, 是目前莫高窟发现迦陵频伽最早的图形。” 另有一种说法是, 最早的敦煌迦陵频伽, 出现于莫高窟初唐第220窟南壁。 迦陵频伽在敦煌石窟中频频出现, 乃至于形成了“敦煌风格”的迦陵频伽伎乐, 与飞天伎乐、化生伎乐、经变画伎乐等, 共同表征着佛国净土世界。 时至今日迦陵鸟 迦陵频伽形象盛于唐,后逐渐式微, 到了清朝,就难觅踪影了。 所以现在的我们,对妙音鸟知道的不多。 在佛教国家如印度、中国、泰国、柬埔寨等, 流传下来的, 多有不同材质、造型各异的迦陵频伽造像。 通过研究与归纳, 表达迦陵频伽形象的形式有绘画、圆雕及浮雕等。 其演变总体经历了由简单到繁复, 多样到统一的过程。 禽音唱偈迦陵鸟 迦陵频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同时还是拥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的佛教音声符号。 舍利鸟吟常乐韵,迦陵齐唱离攀缘。 唐·敦煌曲子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唐·刘商 证果已无真舍利,观书犹奏旧迦陵。 明·李之标 帝家仙鸟自迦陵,岂但称诗起中兴。 明·欧大任 石上每看翻贝叶,花间遥听啭迦陵。 明·金景辉 金绳咫尺通灵鹫,归向迦陵问色身。 明末清初·邝露 色身优钵花重现,乐谱迦陵鸟自歌。 清·丘逢甲 吟成花雨缤纷里,应有迦陵作对飞。 清·张尔旦 禽音仍唱迦陵偈,花色全标幻海禅。 清·弘历 作为佛前的乐舞供养, 迦陵鸟的音声美妙是最大的特色, 只有佛音可以胜过, 所以经典中常以其妙音譬喻佛、菩萨说法议论之音。 而在卵中就能发声的奇异, 常被用来比喻菩提之功德势力与智慧。 三十二相庄严妙好, 其中一相就是梵音深远相。 佛陀清净之梵音,声洪圆满, 如鸣天鼓,微妙最胜。 欲净佛土,故求好音声, 众生听闻好声音,心就会变得柔软, 心柔软就容易接受佛的教化。 这也是敦煌石窟中, 几乎所有经变画上都有乐队、乐器, 及歌舞表演场面的原因。 迦陵鸟侍奉佛陀, 它发出的“和雅音”象征“佛音”, 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 将佛陀慈悲的精神诉诸众生。 END *声明:本平台非原创内容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仅作公益分享。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浙(2022)0000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