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吃不过饺子

 黄之中 2023-09-20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食文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面食的足迹。

面食杂七杂八,品类丰富。馒头,包子,花卷,大饼,锅盔,油条,面条,饺子,煎饼等等,光大类,把手指头和脚指头都用上也数不完,更不用说每个大类下面又还可以延伸出众多小的分类,真是数也数不清。

图片

从北方到南方,虽然面食的主次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依旧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陕西的凉皮和肉夹馍,是地域美食中的王炸,是让人长久想念的味道;山西的刀削面,是地方美食的杰出代表,一把刀一团面闯天涯;兰州拉面靠一锅汤一团面走向全国,雄心勃勃要把自己打造成国民品牌,在各大城市的角角落落遍地开花;贴着红色剪纸窗花的东北饺子馆以水饺为特色,努力打造黑土地美食的金字招牌;遍布大街小巷的云吞面店,是广东当地的一道锋味,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欢;福建的卤面,浙江的三鲜面,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当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四川的担担面,重庆小面,河南烩面,也都具有浓厚地域特色。

图片

面食在不同地方,以不同的形势存在。如果要在五花八门的面食中找出大家都喜欢的一种食物,我认为还是饺子。饺子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宋代开始,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惯。饺子,初名叫做馄饨,有角子,角儿,扁食,牢丸,粉角,饺饵等等多种称呼,一直以来我都弄不清馄饨和扁食之间有什么区别,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同一种食物,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而已。

自明朝以来就有了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俗,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包饺子。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是很多家庭的传统的节目,男女老少齐上阵,其乐融融,团团圆圆。

图片

饺子为何能在面食的江湖脱颖而出,我认为缘于其可蒸可煮可煎可炸可烤,无论哪种做法,出锅皆是美味。北方人喜欢,南方人也喜欢,饺子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美食,东方人喜欢,西方人也挺喜欢。

一把韭菜,一点瘦肉,一撮面粉,一个鸡蛋,捣鼓一下,就变成了一盘美味的韭菜大肉水饺,一家人都喜欢。把韭菜换成芹菜,就成了芹菜大肉水饺,换成大白菜,就变成了白菜大肉水饺。饺子馅的品类很多,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自由搭配,我比较喜欢韭菜大肉和韭菜鸡蛋馅水饺,《乡村爱情》中的谢大脚喜欢做酸菜水饺,因为他们家长贵喜欢。

图片

疫情封控的时候,不能出门,憋在家里有时人会比较烦躁,全家齐上阵,摘菜的摘菜,和面的和面,剁肉的剁肉,小朋友最喜欢擀面皮,可以边擀边玩,虽然面皮擀得大小薄厚不一,包出来的饺子也有大有小,但总归是自己亲手做的,等到饺子上桌的时候,每个人都吃得很香,无聊的时光就这样被和谐地打发掉了,还顺带让小朋友学会了一点家务,可谓一举多得。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喜欢花点时间做一顿纯正的手工水饺,不好的情绪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稀释淡化,等到美味的饺子上桌的时候,已然被治愈。

图片

想念北方老家的时候,我会花点时间包顿饺子,不论是在味蕾上,还是情感上,香喷喷的水饺,都饱含着家乡的味道,能够给异乡人的心灵带来不少慰藉。

无所事事,百无聊奈的时候,我会花点时间和家人一起包顿饺子,当热气腾腾的美味上桌的时候,生活的希望又回来了,吃完饺子,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图片

某种意义上说,饺子其实像极了爱情,馅料与面皮包裹在一起,在水中翻腾融合,最后成就一锅美味,就像两个人的爱情,经过岁月的洗礼,才有了最终美好的味道,这味道像醇香的酒,值得好好品味,也值得好好珍惜。

中午饺子上桌的时候,看到一条朋友圈信息“好吃不过饺子,好看不过嫂子。”两个男生居家吃饭,没有嫂子,还是放下手机,好好吃饭吧!

谢谢阅读!

杰克202385日于清风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