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多,使之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一种疾病。据统计。我国男性冠心病发病率较以往增加26.1%,女性增加 19%,预计到 2025年,冠心病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将提高 50%,高达2500 万人/年,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呢?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指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多于农村,平均患病率约为 6.49%,而且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冠心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因此,21世纪我国面临心血管疾病的挑战,能否扼制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关键在于预防。冠心病是多因素的疾病,为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2.性别: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LDL水平升高,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资料表明,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3.职业: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4.饮食: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时,食量大也易患本病。5.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致血脂异常者,易患本病。6.血压: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7.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 8.肥胖:肥胖者易患本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 9.糖尿病:有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本病发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在以上因素中,血压过高、体重超标、胆固醇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最危险因素。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壁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部位。 2.性质:为压迫、发闷、紧缩、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割样痛,偶伴濒死感,发作时病人常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3.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4.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3—5分钟内逐渐消失,可数天或数周发作1次,亦可1天内多次发作。5.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心电图检查不具有特异性,仅供参考。
一般防治 1.合理安排膳食。宜摄入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糙米等。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食多餐。要避免多食含饱和脂肪酸高的动物脂肪(如猪油、奶油、肥肉等)和含大量胆固醇的食物(如肝、肾、心等动物内脏及蛋黄等)。2.适当体力活动。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因病情和个体差异而不同。4.戒烟。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5.药物防治心绞痛。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增减药量。6.减轻精神压力。逐渐改变急躁易怒的性格,保持平和心态,可采取放松术或与他人交流的方式缓解压力。冠心病人若经常有胸闷、胸痛症状,应常备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药物,夜间睡眠时也要放在随手容易拿到的地方。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含服后1—5分钟生效。亦可用速效救心丸,每次服4—6粒,急性发作时可服 10—15粒,每日3次含服,一般在5分钟内心绞痛可缓解。冠心苏合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含或嚼服,起效时间较硝酸甘油慢,但缓解期长,心绞痛刚开始即服疗效佳。如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或心绞痛发作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疼痛时间延长,应立即到医院就诊,警惕心肌梗塞的发生。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艾匠】公众号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