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大型SUV市场变幻大王旗

 新用户5657qPkI 2023-09-20 发布于北京


中大型SUV市场正在被以新势力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攻陷。
2023年9月19日,小鹏汽车再战G9——基于扶摇架构进化而来的2024款小鹏G9在敦煌上市,5款车型售价区隔26.39万~35.99万元。其起售价相比老款入门版直降4.6万元,且承诺上市即交付。
这是小鹏汽车输不起的战役。
一年前,小鹏G9上市便遭遇“滑铁卢”,小鹏汽车内部总结主要原因有7个方面——放弃标配智能驾驶;堆砌太多低感知配置需求不聚焦;价格脱离用户预期;营销节奏拖沓传播不聚焦;渠道管理混乱内耗严重;营销服缺乏有效拉通,销售力与产品力被无视;交付不及时退单严重。
这些问题涉及各个板块。同时,它又像一根导火索,让小鹏汽车深陷泥沼。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反思认为,问题核心在于人。亦因此,他决定重塑组织架构。一个最直观的变化是,此前小鹏汽车有12位高管,但现在只留下两位。
仅从发布会情况看,2024款小鹏G9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尤其是在价格、配置调整和产能方面。下个月,小鹏G6产能将达到1万辆,而小鹏G9产能爬升会比G6更快,原因在于小鹏G9优化了供应链——小鹏汽车有望创下史上最快交付速度。
同样卷土重来的,还有AITO问界新M7。
一周前的9月12日,AITO问界新M7在上海上市。新车搭载了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旗下5款车型售价24.98万~32.98万元。与新款小鹏G9类似,新M7相比老款入门版降低7万元。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称,AITO问界新M7系列重金投入计5亿元,在扎实的材料和更好的技术加持下,不仅是智能座舱天花板,也是智能驾驶天花板,更是智能安全天花板。
最近几年,中大型SUV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能源市场迸发,过去强势的合资品牌逐渐失去霸榜资格,中国品牌正在成为新霸主。新款小鹏G9和问界M7此番定价,无疑将给竞品带来更大压力。
01.
价格下探,背刺了谁
前有问界M7,后有小鹏G9,价格大幅下探,究竟伤了谁的心?
小鹏汽车为G9老用户推出自称“史上最强”的3亿元感恩礼,包含免费升级行车记录仪功能,赠送64GB的U盘,双侧50W手机无线风冷快充限时优惠价899元(原价为3000元),以及整车质保延长至10年或20万公里,终身车联网娱乐流量。
 
“小鹏G9对老车主的补贴不够给力,对已经购买过行车记录仪和终身流量免费的车主来说,这样的补贴基本没用,感恩老车主的诚意完全没有感受到。”
“延长质保年限的用处不大,电动车很少有人能开到10年或20万公里。”
“刚提小鹏G6不到1个月,看到G9价格真的很难受,再等等就好了。昨晚价格一出来,群里很多G6意向车主都想改G9……”在各个汽车论坛和社区里,老车主吐槽声充斥其间。
也有一些老车主感到满足和理解,尤其是在现场,老车主们的反馈相对正面。“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电动车如同智能手机一样,层出不穷且发展迅速,新款上市旧款跌价很正常,要接受新款的改进。”一位G9老车主说。
最开心的当属未锁单的G6意向车主。但由此也带来一个问题:小鹏G9会不会影响到G6的销量?两款车价格仅有极小部分重合,但不排除一部分预算宽裕的用户直接购买G9。具体市场反馈还需等待一两个月才能知晓。
 
帮宁工作室了解到,新款G9的优化很大程度上来自G9老车主的建议。小鹏汽车提出“再战G9”,涅槃重生后的产品,如果不具备更强竞争力,如何打赢这场翻身战?另一方面,在中大型SUV市场改头换面、极度内卷的情况下,小鹏G9定价必须不容有失。
问界新M7上市之时,M7老用户和M5用户也有类似感受,甚至这种感觉更甚。毕竟问界新M7的价格与问界M5价格(24.98万~33.18万元)产生了重叠,尤其是智驾版车型权益政策更好。相比之下,问界产品的“内耗”问题比小鹏汽车更严重。
对急需销量和士气的问界和小鹏汽车来说,价格杀或许是当前最真诚也是最直接的手段。
借助Mate60 Pro热度,“遥遥领先”的问界新M7收获了极高的市场热度,上市不到24小时,订单量便超过1.5万辆。官方统计数据显示,9月16日和17日两天,问界M7新增大定订单分别为2000辆和2700辆,预计目前问界M7订单已超过2万辆。
从线下情况看,工作日华为门店热度不减。销售顾问告诉帮宁工作室,订车后需等待约一个月才能交付。目前,华为门店已经不接受Mate 60系列预订,但下订问界M7可以获得Mate 60系列优先排期权益。
 
“手机引流的效果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价格给力,有华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价格拉到30万元以下,非常有竞争力。”北京海淀区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华为门店一位销售顾问说。
9月19日,百度和吉利汽车合作推出的极越01开启预订,中大型SUV市场又迎来新晋者。新车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拟于10月上市,预售价25.99万元起。
从趋势上看,中大型SUV市场新车售价,已逐渐从30万元以上向25万元左右下探。它们有机会重塑该细分市场格局吗?
02.
格局之变,新人称王
理想汽车逐渐成为中大型SUV市场的一面旗帜。8月,理想L7和L8分别以12752辆和11227辆销量,位列中大型SUV市场冠亚军席位。排在第三位的是宝马X5。从近半年(2023年3-8月)总销量看,排名依然如此。
而在理想L7和理想L8推出之前,冠军则被理想ONE占据。2021年和2022年,该细分市场桂冠均被理想ONE纳入囊中。理想汽车成为搅动中大型SUV市场的一条鲶鱼。
再来看几组数据对比。
2020年,中大型SUV市场前五名中,仅有理想ONE一个中国品牌车型,年销量约3.3万辆,位列第二。第一名是上汽大众途昂(约8万辆),第三名到第五名分别是凯迪拉克XT6(约2.7万辆)、别克昂科旗(约2.2万辆)、丰田普拉多(约2万辆)。
到2022年,理想ONE年销量达到7.9万辆,位列第一。宝马X5销量突破5万辆,排名第二。上汽大众途昂跌至5万辆,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分别是一汽-大众ID.6 CROZZ和揽境。普拉多被挤出前十名,凯迪拉克XT6和别克昂科旗分别位列第七和第八。
最近半年销量,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理想L7、理想L8、宝马X5、途昂和蓝山。凯迪拉克XT6和别克昂科旗已不在前十名之列。一汽-大众ID.6CROZZ似乎也只是昙花一现,跌至第15位。
目前,理想L7、理想L8、宝马X5三款车型销量大幅领先。上汽大众途昂、一汽-大众揽巡和揽境,以及福特探险者基本能保持前十名之列,但市场份额不断减少。魏牌蓝山势头较好,月销约5000辆。
在该细分市场上,别克E5、智己LS7、坦克500新能源、蔚来ES8、阿维塔11、领克09、岚图FREE、问界M7、小鹏G9等还在不断追赶。
对中大型SUV市场而言,价格是唯一杀手锏吗?就价格来看,理想汽车整体售价高于小鹏G9和问界M7等同级别竞品,而且就其智能驾驶和座舱的豪华度而言,理想汽车也不完全占据优势,但其销量却是近3年最为坚挺者。
“对用户来说,这三款车型定位清晰,并且每款车型都只提供三种配置,差别主要在空气悬架、激光雷达和后座娱乐屏上。”观察人士分析认为,理想汽车是真正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包括空间利用率、续航、座舱生态以及配置设定等,都让用户能最直观地感受到优势。
作为唯一一款热销的传统豪华品牌中大型SUV,宝马X5保持热销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市场更新的产品力。相比之下,奥迪Q7和奔驰GLE等已失去追赶能力。
根据乘联会数据,从2022年9月至今,中大型SUV市场份额已从3.8%增长至今年8月的6.5%。这一细分市场仍有增长空间,原因在于,新能源增长释放了更大市场潜力。

新能源时代,中国品牌必将在中大型SUV细分市场上与合资品牌殊死一战。合资品牌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在新能源时代保持份额,如何在智能化上快速追赶。
当然,目前的领先者理想汽车也不能高枕无忧。唯有构建起长期护城河,才能避免昙花一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