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缅纪行之十一:咱也抹了一把“特纳卡”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我们住的旅店附近有家档次不低的饭店,名字叫“国际饭店”,这里经常是在仰光的老外光顾的地方。我们在仰兴,也成了名符其实的老外,所以,318日的晚餐,张秘书长就给安排在这里。这顿饭吃了什么倒没记住,只记住了一件事,咱也像缅甸人一样,在脸上抹了一次“特纳卡”。

刚一走进缅甸,有一件事情会让你感到很惊奇,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大人小孩,脸上都会抹一些黄色的粉状东西。经询问得知,当地人管这种粉末叫特纳卡(Thanaka),它的大名叫“黄香楝粉”,是一种用黄香楝树干磨出的粉末。


缅甸地处热带,气候异常炎热,骄阳似火,平均温度常年在30-40度之间,且紫外线的照射十分强烈。为解决日晒和炎热问题,缅甸先民就跋涉在热带雨林里,想寻找一种有效的植物来抵挡炎热的日光与强烈的紫外线。经过无数次的探索、研究、实验,“众里寻她千百度”,终于找到了它——黄香楝。据说,缅甸人使用特纳卡,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他们发现,这种粉末抹在脸上,顿时会产生一种清凉的感觉,并且能防止烈日灼晒,这对于长年生活在高温下的缅甸人来说,真是难得一剂清凉散。特纳卡还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香味,可以抵消因出汗而产生的异味,这种味道还有另外一种功效,那就是蚊虫不敢近身。要知道,缅甸的蚊虫可是十分疯狂的。经常涂抹特纳卡,还能清除体内的不良血液,使血液保持清洁。同时还能防治和治疗粉刺和痤疮,使皮肤光滑细腻,抗衰防皱。特纳卡不光抹在脸上,其他部位也可以抹,比如抹在腋下,可以清除狐臭,使身体保持清香。据说女人在月经刚完时抹上它,可以免除淤血,使血液畅通清洁,还能防止各种妇科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烧,服上一点特纳卡,体温就会很快降下来。哇塞!看到了吧,特纳卡真是功能多多,难怪缅甸人会那么酷爱它了。

特纳卡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缅甸人的生活之中,是他们不可须臾离开的物品。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磨特纳卡,无论是年轻貌美的姑娘,还是上了年纪的人,以及上学的孩子,都要在脸上抹上特纳卡之后才能出门。如果上学的孩子没有特纳卡,人们会说,这户人家一定有个懒妈妈。未婚女子若想吸引白马王子的关注,出门前必须认真描特纳卡,若不涂抹,恐怕连找对象都困难。如果哪个男孩看中了某个女孩,就会偷偷地跟她说:如果接受我的爱,明天请涂抹上特纳卡。”这是他们表达爱情的通用隐语。考察一位男子是不是热爱他的妻子和孩子,其标志之一就是看是不是亲自给他们研磨特纳卡。

走在仰光的大街上,到处都是特纳卡,有人涂的很满,两颊、额头、鼻梁、下颏都是,有的则只涂两个脸蛋。大多数都是随意涂上去的,但也精心设计的。有的绘成了树叶形,有的则绘成了一朵花,为一张漂亮的脸蛋锦上添花。当地人会告诉你,这种工艺并不复杂,只要找一片好看的树叶,在上面涂上特纳卡,往脸上一贴就行了。用心的妈妈,在孩子的脸上绘上小兔子等小动物,那小脸蛋顿时可爱十分,特别的萌。不过这就需要一定的绘画功底了,不是随便就能画上去的。

据当地人说,脸上的特纳卡也不是随便涂的,是有讲究的。未婚少女喜欢涂满前额和鼻梁,结过婚的妇女只能涂脸的上半部,寡妇则只能涂脸的一半,老年妇女则随心所欲,可涂可不涂。这些说法我没有得到验证,也许是时间短的原因吧。别的还都好说,我总觉得把寡妇写在脸上,恐怕不太合适吧。

见于特纳卡的特殊功效,有些部门开始对其深加工,将其制成爽身粉、粉饼、保湿美白面霜、美白肥皂、透明散粉等,还把黄香树干制成装饰物、梳子、箱盒等,向世界各地销售。在我国市场上,也见到了特纳卡制品。


生长在缅北山区里的香楝树,属芸香目楝科植物,是楝树中的一种。楝树有一个庞大的家庭,世界上许多地方都能生长,在我国黄河以南地区,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是一种落叶乔木,一般在20米左右。开一种淡紫色的花朵,小巧而雅致,团团簇簇,分外妖娆,花期很长,大约能持续一个多月。花朵和丁香花有点类似,不仔细分辨会看不出来。有一种淡淡的清香,不如丁香花浓郁,特别的素雅。

这种生命顽强的树种,素雅的花朵,淡淡的清香,受到了历代文雅士的激赏,其中就有我的本家,宋代大诗人梅尧臣。在他担任国子监直讲(相当于国立大学教授)时,请了一回客,那是不折不扣的薄酒素菜,用“寒酸”两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客人虽然不说什么,但不满明显写在脸上。可梅尧臣并不在意,一边喝酒,一边滔滔不绝地讲着墙那株大树,细数着纷纷飘落的花朵。他的同乡实在忍不住了,指责道:你摆了这桌拿不上台面的酒菜,连观赏的花也是如此的不入流,这不是明显冷落怠慢我们吗?梅尧臣不慌不忙站走来,指着树上的花问道:“你们知道这叫什么花吗?这叫楝花!”接着随口吟出一首新诗《楝花》来:

紫丝晕粉缀鲜花,绿罗布叶攒飞霞。

莺舌未调香萼醉,柔风细吹铜梗斜。

金鞍结束果下马,低枝不碍无阑遮。

长陵小市见阿姊,浓熏馥郁升钿车。

莫轻贫贱出闾巷,迎入汉宫人自夸。

既然提到楝花,那就先从楝花说起。“紫丝”指的是花蕊,“晕粉”指的是花瓣粉红的颜色,一簇簇小花满枝满树,十分的鲜艳。“绿罗布叶”指的是树叶,在绿叶的映衬下,满树的鲜花犹如一片红色的晚霞。“莺舌未调”是说还没到黄莺叫的时候;“香萼”指楝树的花香。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还没听到黄莺的叫声,但是花的浓郁香气就已经让我陶醉。这时又有轻柔的小风吹来,即便是如铜铁一样坚硬的枝干也会随着微风轻轻摆动。

梅尧臣像

长在路边的这株楝树十分的高大,但并不影响人们的通行,不过得有个条件,那就是要骑“果下马”。“果下马”只有三尺高,早在汉代就有了相关的记载。《汉书·霍光传》载:“召皇太后御小马车。”三国魏张晏注:“皇太后所驾游宫中辇车也。汉厩有果下马,高三尺,以驾辇。”唐颜师古注:“小马可于果树下乘之,故号果下马。” 《颜氏家训·涉务篇》也有果下马的记载:“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这两句说,只有骑这种小马在树下通行,一点阻挡也没有。

接下来笔锋一转,写到了“长陵小市见阿姊”。“长陵”即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因有守墓人居住,逐渐形成集市,这就是“长陵小市”。“见”的主语是汉武帝,“阿姊”是汉武帝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汉武帝的生母是汉景帝的皇后王娡。王娡微时嫁与金王孙,生有一女金俗。后入宫,受到景帝宠幸,生下刘彻,即汉武帝。当时金俗仍住长陵小市贫民区。汉武帝得知这一情况后,亲临“长陵小市”,来接他的姐姐。此事载于《汉书·外戚传》:“初,皇太后微时所为金王孙生女俗,在民间,盖讳之也。武帝始立,韩嫣白之。帝曰:'何为不早言?’乃车驾自往迎之。其家在长陵小市,直至其门,使左右入求之。家人惊恐,女逃匿。扶将出拜,帝下车立曰:'大姊,何藏之深也?’载至长乐宫,与俱谒太后,太后垂涕,女亦悲泣。”既然是当朝皇帝来接自己的姐姐,就不能用普通的车,一定要用皇宫专用的“钿车”,即用金宝装饰的高档轿车。这还不够,还要用上等的香熏过,让它散发出浓烈的香气。由此可以看出,汉武帝对他这位姐姐的重视程度。

最后两句“莫轻贫贱出闾巷,迎入汉宫人自夸”,表面上还是在说汉武帝的姐姐金俗,实际上暗指自己。作者在告诫来参加宴会的客人,不要轻视生活在贫穷街巷里的穷苦百姓,一旦被接进汉宫里面,谁不刮目相看。言外之意是说,请不要瞧不起我这顿粗茶淡饭,说不定我也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让另眼相待。作者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这让来客终于明白,梅尧臣这位大文豪看重的不是排场,而是个人的修为。

专写楝花的,还有著名红学家俞平伯。“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蹲牛棚,在那他平生第一次看到楝花,挥笔写下了《楝花二首》:

天气清和四月中,门前吹到楝花风。

南来初识亭亭树,淡紫花开细叶浓。

此树婆娑近浅塘,花开花落似丁香。

绿荫庭院休回首,应许他乡胜故乡。

说到这人们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我国有这么丰富的楝树资源,为什么不像缅甸那样开发“特纳卡”呢?其实它们虽同属楝树大家族,但在大家族里面又分小家族,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属于苦楝树。我们曲阜孔子文化学院校园里也有几棵,都是苦楝树。而缅甸的则是香楝树,区别就在这。

由于“特纳卡”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在仰光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出售香楝树干的。他们把树干锯成一段一段的,撂成一堆出售。一般在香楝树段旁还会放上一盘碗口粗细的小磨或石盘,那就是用来磨“特纳卡”的。

制作“特纳卡”并不复杂,只要在石磨上浇点水,用树桩在上面磨,一会儿就会磨出粉末,趁着湿抹在脸上就行了。在民族饭店入口处,就放了这样一个石磨,张秘书长先给做个示范:他先倒上点水,然后就开始磨,很快磨出了黄色的粉末。这事我一定要亲手试试,我接过树桩就磨起来。其实要想磨出粉末来,还需要用一点点力气,不然会磨不出来。我试完之后,慧萍也体验了一下,然后就把我们磨出来的抹在脸上。刚一抹在脸上,真的有点凉爽。开始颜色还不太明显,过一会儿就干了,颜色就突显出来了。我让慧萍给我拍张照,她说“必须的”,拿起手机就拍了几张。我也给她和赵总拍了几张。这样难得的体验,不拍照怎么行?那种感觉有点自豪,因为是我们自己磨出来的。

2019712日第一稿

2019912日第二稿

2019103日第三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