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城纪行之三:聊城地委专署旧址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聊城纪行之三:聊城地委专署旧址

梅庆吉

我们从山陕会馆回到水城内,黄贤明又领我进了一个院落,大门上写着“聊城地委专署旧址”。具体位置在古城道署东街南侧,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占地面积91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迁出,这个地方被整体保存下来,开辟为聊城地委专署纪念馆。

走进院内,向纵深望去,会看到一堵红砖墙,中间白地红字写毛泽东的手书“为人民服务”,十分醒目。往前走不远,会看到一辆极其普通的京吉普,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那是再熟悉不过了,是那个时代最豪华的交通工具。黄贤明说,地委成立之初,大家都骑自行车上班,几年之后,才有了这样一辆交通工具。

放着“为人民服务”标语那个地方,应该是地委的核心区域,标语靠东有一面高大的红砖墙,上面写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用的是魏碑体,上面有个红五星。下面砖墙上有一块宣传板,写着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应该是当时的布置。这面墙的后面是一个广场,再后面是一个舞台。这是当时机关召开大会的地方,领导在台上讲话,机关人员站在下面听。有时也会演出文艺节目。那个时候,就是这样的简单。

在那面砖墙的对面,立着两块宣传墙,一面写着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另一面墙写着毛主席的两段语录。一是:“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下面注明“摘自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另一条是: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下面注明选自“毛泽东同志七届二中全会讲话”。

由此往南,有两趟东西向的平房,那是主要的办公区域,门上都挂着办公室的名称,其中一部分也是主要领导的宿舍。这里还保留着刘少奇来聊城视察时住过的地方。1958716日下午,刘少奇从济南出发,来到聊城,就住在南边那趟平房里。第二天从寿张回来,已经是傍晚6点多钟了,刘少奇执意要走,赶往禹城。大家告诉他,到禹城得两个多小时,天晚了,走路不安全,这才又住了一个晚上。现在的刘少奇居室,还保留着他当年住过的样子。

现在靠北的那栋平房里,建起了“聊城地委专署旧址纪念馆”,里面展出的是聊城地委的发展历程。

在两趟平房西侧有一栋南北向的平房,被分成两部分,靠北那部分是机关礼堂,里面摆放着当时用的桌椅。靠南那部分是机关食堂,从里面的陈设看,领导是没有单间的,应该和大家一起就餐。

在礼堂的西边有一个院落,是保卫科办公的地方,院里有一组工农兵的雕塑,应该是当年的遗物。靠西侧的那几栋红砖瓦平房,都是机关干部宿舍,或家属院,面积都很小。

来到聊城地委大院,就不能不让人想起孔繁森。他1944年出生在聊城市堂邑五里墩村,1961年应征入伍,1966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复员回到聊城,先后任聊城技工学校革委会副主任,共青团聊城地委常委,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79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了援藏干部的队伍,任岗巴县县委副书记,一共三年。1988年,已任聊城专署副专员的孔繁森,又一次踏上了雪域高原,任拉萨市副市长。1992年,他的任期已满,本应回到家乡,可他根据需要,又留了下来,到更艰苦的阿里地区任书记。1994年,不幸因车祸去世,年仅50岁。他在任聊城宣传部副部长,以及任副专员期间,就住在这个大院里,他的家也住在这个大院。今天,大院里还保留着他的旧居,供人们参观学习。

靠近路边还有一栋平房,那曾经是地委工业部、财贸部的职工宿舍。在路的对面,还有两栋平房,那原来是地委的机关招待所。

走出地委专署旧址才发现,距离我们住的聊报民宿十分的近,就在它的后边。

2023年3月28日第一稿

2023年4月18日第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