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计划以“论读书”为题,说一说内心对读书的理解,可思前想后,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无法撑起这个“论”字,则改为“谈”,简单表达一下自己对读书的一些想法。 谈“读” 以前我们经常说到的都是读书,念书。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有了听书,更方便了我们获取书中的知识。但是读与听真的带给我们一样的收货吗? 一方面:我认为读书是对于书面文字的学习,把看到的文章通过思考、脑补、想象并经过大脑的提取,变成自己知识的过程。听书只是一种口语化的学习。简单来说,听书就是只听其音,未见其形。 再一个方面:读书是主动学习,听书是被动学习。当长期听书后,会形成阅读障碍,看不到书中的文字。学习不是听书,学习是读万卷书。 谈“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一直以来人们以书为知识的载体,以便达到知识传承的目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书的种类也尤其的多,包括竹简、帛书、纸书及电子书等等。人们选择看书的方式越来越多,现阶段还是以纸质书及电子书为主体,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感受到纸质书的没落。 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对纸质书有敬畏之心,读书必须要触碰到、感知到、嗅到,真真切切体会到他的存在。纸质书与人相同,你可以和书籍进行真实对话,更加集中注意力去阅读,拿起可感受知识的厚重,翻阅可嗅到文字的墨香,而不是如同电子书,只能对冷冰冰的屏幕一页页机械性滑动。 在互联网大数据当行的时代,虽能塑造一个坚韧不拔的书籍帝国,但仍不及你那一本落满灰尘的纸质书。 谈读书 读书的原因:人生几十年亲自接触到的人或事寥寥无几,仅靠自己一人对社会的认知,无法在这几十年达到很高的层次。因为一个人的能力面对中华五千年的知识积累太渺小,如浩瀚宇宙中的砂砾微不足道。为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我们只有多读书。 读书的目的:每个人多数的目的不一样,有为学历、为前程、为心境、为不得已等等。我是为能让自己更宽容的看待这个世界,从而善待自己的每一天。 为何那么说,我从呱呱落地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经历了一些事情,可是越来越迷茫,但是最后读书可以帮我填平一路上的沟沟坎坎,读书可以抚平好高骛远的心,不再浮躁的生活。我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可以载我过去;我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我领略。白岩松说:“你会遇到很多烦恼的事情,苦难会折磨人,不过读书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 读书多了,你会发现自己经历了一场蜕变。你在读书上花的每一分钟,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给你回报。 有时间了,就多读书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