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35‖要加工食品,不要过度加工食品

 yy2751 2023-09-22

第14讲 加工食品到底要不要给差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妇走南闯北地打工,每次晚上加班,单位都会给每人发一桶方便面。夫妻俩舍不得吃,一桶一桶地将方便面攒起来,一共攒了四箱。妻子说等到过年的时候带回乡下给孩子吃,对她来说这就是最美味、最营养的食物了。当时这个故事令我很受触动,我的第一反应是,带什么不好,非得带方便面不可,一点儿营养价值也没有。在我眼里,孩子们平时在老家吃的玉米、花生、山药才是好东西。为什么他们会觉得方便面这种加工食品是好东西呢?

答案是对食物的需求!现在温饱已经不是问题了,人们对食物已经上升到味道、颜值、方便、营养等多元化需求了。比如,我对食物的态度是要有营养,在我眼里方便面可不是什么健康的食物,更不会把它给我的孩子吃;而这对夫妇对食物的需求是美味和稀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方便面吃起来很香,孩子们又很少见,自然是好的;对上班族来说,方便面做起来方便、省事,正好符合他们对食物的需求。

正是人们对食物有不同的需求,才导致每个人对方便面的态度大相径庭。其实不仅仅是方便面,其他的加工食品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对营养健康的观念、对加工食品的了解都不一样,这都决定着他对加工食品的态度,决定他会选择怎样的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是趋势也是需要

如果回到几十年前谈论加工食品的好坏,恐怕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几十年前真正称得上加工食品的食物少之又少,让你随心所欲地选择恐怕也没有几样。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随着城市化的加速,食品的工业化,以及不断演变的生活方式,加工食品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的饮食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工食品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加工食品的数量,还是加工食品的种类,乃至加工程序的繁杂,都是空前的。

无论你喜欢也好,排斥也罢,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加工食品了,几乎每个人都会定期去超市购物。所以提到加工食品,我们要探讨的重点应该是如何选择它、使用它,发挥它的特有优势。

《四格食谱配餐跟我学》线上课程

有一本书的名字叫《与食物和平相处》,其实与加工食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我们能否与加工食品和平相处,用好加工食品,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健康意识。正所谓意识指导行为!

有的人要满足自己的味蕾,填补口腹的空虚,常买各种零食,离不开加工食品中的垃圾食品,恐怕肥胖也是在所难免;有的人追求的只是方便快捷,那自然就是看到什么抓什么,避免不了要选择更简单省事的加工食品;有的人为了更平衡的饮食,那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一定会仔细查看,根据需要精挑细选……无论出于什么样的需求,我们都离不开加工食品。

说起加工食品,“加工”这个词,它绝对不是一个贬义词,可以非常客观地说,加工食品是社会进步的产物。食品需要进行处理才能吃,现代食品加工节约了每个人的时间,降低了成本,丰富了食物的供应,加工让我们可以轻易获取许多的食物。

比如像牛奶这样的食物,基于安全性考虑不得不加工,它一定是以加工食品的形式出现的,直接挤出来的奶是含有致病菌的,一定得经过杀菌处理才能喝。并且加工会延长牛奶的保质期,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在食物界的努力就是不断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

除了安全角度的考虑,各种形式的加工技术也大大丰富了食物的品种,比如说酸奶、奶酪,就是将牛奶进行发酵处理,不仅获得了一种新食物,还能避免牛奶中乳糖不耐受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加工,反而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另外也有一些经过较少加工程序的食品,可以替忙碌的人节省很多时间,比如现在超市里还有很多预切半成品蔬菜,可以大大缩短主妇们的烹调时间。

当然还有很多食物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比如黄豆虽然可以直接煮熟食用,但最主要的食物形式仍然是加工制品,我们直接吃黄豆的时候很少,常吃的反而是豆腐、豆腐干、豆浆、豆花等豆类加工制品,它们的营养价值和可食用性都比黄豆要好。就连我们最常食用的酱油、大酱,也是经由黄豆发酵而来的。

日常生活中数不胜数的食物都需要通过适当的加工过程,来增加食物的可食用性,保证食物的安全及口感。加工食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让食物更加安全,让食物种类更加丰富,这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帮助。加工食品,既是社会发展之大势所趋,又是人们生活之所需!

过度加工食品才是罪魁祸首

有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适度加工带来营养、美味、方便,但是过度加工带来了不少健康隐患。那些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品,从各种膨化食品、蛋糕到含糖饮料,再到高度加工的肉制品都对健康不利。为了延长保质期、提升口感而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这些在加工过程中的过度添加行为正在摧残加工食品,使之变成容易引发健康问题的“极端加工食品”,也有人称这是“超加工食品”……所以,在我看来,让人拒绝的不应该是“加工”本身,而是与健康相悖的“过度加工”。


掌握科学减重的理论与方法

过度加工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营养的不平衡。适度合理的加工能延长保质期,提升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凡事总有个度,许多的加工食品只是重视口味、口感、外观,根本不关注营养的问题,长期以这种高饱和脂肪、高盐、高糖食品为主,而没有摄取足够的水果、蔬菜及膳食纤维,必然容易出现营养问题。

过度加工也让食物摄入趋于过量,诱发肥胖。能量过剩带来的肥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健康问题,而加工食品的极大丰富是造成肥胖的重要诱因之一。精细化的加工食品,既方便又好吃,特别容易食用过量,造成能量大大过剩。

打个比方,通常我们一次能吃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苹果榨的果汁,很轻松就能喝下去;一碗米饭吃下去饱腹感十足,但同样能量的一包薯片吃下去可能毫无感觉,如此下去肥胖在所难免。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可不仅仅是体重增加这么简单,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许多慢性疾病都与此有关。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慢性病,给人们造成了很多的不便和痛苦,每年在这上面都会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这给全球的医疗系统带来极大压力。

过度加工会增加食品安全隐患。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虽然国家法规对于加工食品的安全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有严格管制,一般很少出现食品安全及食品添加剂食用过量的问题。不过,对于消费者个体而言,油、盐、糖等各种食品添加剂并不是从一种食品中,而是从多种食品中摄入,种类上范围广,剂量上有叠加,最终很难说得清是否过量,所以说添加剂还是越少越好。

调查发现,农村人均每天摄入10~30种食品添加剂,城市人均每天摄入20~30种食品添加剂,甚至一些加工食品依赖人群一天可能摄入50多种食品添加剂。这些数字你可能觉得太夸张了,那你不妨看看火腿、方便面、蛋黄派这类食品包装上长长的配料表,而里面天然食物的名称一般不会超过5个。还有糖果、甜饮料,主要成分都是糖,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通常都很多,营养素密度低,能量又很高,有些产品甚至没有食品添加剂根本就做不出来。

人们常说要吃得营养又安全,但是在色、香、味的诱惑下,营养与安全却成了浮云,人们对色、香、味的追求导致更多食品添加剂的摄入,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过度加工会对环境造成压力。任何食品加工都会带来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以及大量的人工投入,过度加工的食品,尤其如此。有人做过研究,如果把面条蒸熟了,然后油炸、脱水,最后再用沸水冲泡成为方便面,能源消耗要比直接煮面高3倍。减少对加工食品的过分依赖,不但关乎营养和健康,对保护环境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