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玉泉山下风景&京西稻

 新用户10354557 2023-09-22 发布于北京

       以下是我于今天(2023年9月22日)在北京玉泉山下拍摄的风景和京西稻照片,请您欣赏。

       早在三国曹魏时期,北京海淀地区就开始修渠耕种水稻。根据《三国志》记载: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刘靖在漯河(今永定河)上拦水修坝,建造车厢渠,“灌溉蓟(城)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元代水利学家郭守敬开通通惠河之后,充足的水源有力地保障了北京地区水稻的生长,河岸两边的农民才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水稻。

       清朝时期,北京海淀的玉泉山一带成为皇家种植水稻、产“御稻米”的地方,南稻北栽,京西稻由此发展起来,到乾隆朝后期,种植面积已达到一两万亩。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130多年的稻作经营,形成了独特的皇家“御稻米”稻作文化,即京西稻作文化。

       20世纪80年代,京西稻的种植面积达到了顶峰10余万亩。2014年,京西稻总生产面积2025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