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家三戏之二:洞房戏新娘

 关山听风 2023-09-23 发布于湖南

苗家三戏之二:洞房戏新娘

——长铺子族侗族乡苗家新婚闹洞房习俗

明才

在湖南省绥宁县长铺子苗乡村寨,所谓“闹洞房”又称“打新房”,是整个婚礼风俗的尾声。

闹洞房重点戏考新娘。先是在晚餐后,家族上辈和亲友都手持礼包(即现在的红包)到正堂屋送给新郎,谓献“送歇礼”。然后在热闹欢快的唢呐鞭炮声中,由主持者(又称引新娘者)陪新郎入洞房,满村寨来闹洞房的人蜂拥而至。

来者都要唱闹洞房歌,讲吉利话,而且老少乐三辈,不论辈分高低,语言幽默风趣,内容生动有味,甚至有些粗野肉麻,将新郎新娘(又称新人)逗玩取笑,但第二天便言归正传,不能有任何失礼之言。

闹洞房时,严格奉行“君子动口不动手”族规,不许对新娘动手动脚,如有触犯,便被众人严厉斥责。洞房一般设正屋左边或右边仓楼的二层楼。主持人引新郎至洞房楼下,先唱:

双脚踏金階,引动嫦娥来。

(然后上楼梯,唱一句踏一步)

一踏天长地久,二踏地外天长,三踏同偕到老,四踏百世其昌,五踏五子登科,六踏六位高升,七踏七星高照,八踏八月科场,九踏九子娘娘,十踏金玉满堂,十一踏鸳鸯一对,十二踏凤凰一双。

(进房内唱时,主持人每唱一句,来闹洞房的人要和句尾3-4个字。)

主唱:一进房门喜气多,(众和:喜气多哟!)

主唱:一对珍珠配嫦娥,(众和:配嫦娥呀!)

嫦娥本是天排定,(众和:天排定哪!)

早生贵子早登科(众和:早登科嘞!下均同)。

大登科金榜题名,小登科洞房花烛,早登科扬名四海,迟登科稳步高升。

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皇帝养女招驸马,五湖四海找媒人。

堂中一对金鸡叫,叫得新娘入洞房,新郎新娘多恩爱,多子多福美名扬。

第一朝中为宰相,第二殿上为侯王,第三翰林为学士,第四文武状元郎,第五生下千金女,第六皇帝正宫娘。

二十八宿齐来到,荣华富贵与天长。

(讲):天长地久,地久天长,同偕到老,百世其昌。(讲完此句时朝大家扫视一遍后)

接着唱:洞房里内有高才,都把好言心中怀,我把好言唱过了,齐把洞房闹起来!

(众和声更高:闹起来,闹起来哟!)(甲赞新床)

唱:新木新板新床枋,新床做好睡新娘,新郎新娘床上睡,睡到半夜比短长。

核桃新床亮堂堂,新郎得个好新娘,核桃结果双双挂,明年生个读书郎。

要说床来就说床,能工巧匠亲手装,夫妻百年同偕老,快快活活寿年长。

(乙赞嫁妆)唱:一盏明灯照四方,照得新娘好嫁妆,南京来的箱笼柜,北京来的象牙床。凤凰楼中添锦绣,红罗帐里睡鸳鸯,一应俱全办得好,夫妻恩爱百年长。

(丙赞美新郎新娘)唱:夫妻拥抱在洞房,满面红光喜洋洋,今宵鱼儿来戏水,如胶似漆尽欢畅。红罗帐里诉衷肠,相亲相爱情意长,郎是姣龙来入水,妻是丹凤来朝阳。

新郎本是状元郎,新娘本是美娇娘,今宵夫妻来配定,恩恩爱爱百年长。新郎新娘美鸳鸯,永不分离情意长,一夜夫妻百日恩,夜夜搞到通天光。

这时众人齐呼:新郎等急了,新娘快进洞房来呀!新娘见房内房外这么多人,怕丑而不肯进房,陪新娘的女伴一再劝其放开胆子进洞房,这时丁又唱起来:劝你新娘切莫宕,大起胆子进房来,房内不是别一个,新郎要看新人材。

新娘动步走得忙,双脚轻飘进洞房,左脚进门生贵子,右脚进门状元郎。

新娘在女陪伴推搡下,扭扭怩怩地进了房,偏着头站在新郎面前,众人要新娘喊新郎做“亲哥”,有的则要求喊做“心肝哥”、“通肠哥”……

这时戊唱道:劝你新娘莫深沉,要把亲哥喊一声,快把亲哥喊一句,两人变成一个人。

新娘在众人的诱使下,开始喊一声“亲哥!”有人说喊轻了,我们听不见,逼得新娘大声喊“亲哥”,人们就要新娘朝新郎脸上连吻三次,少一次都不行。这时有人提议要新娘猜谜子:

“一根棍棍五寸长,一头有毛一头光,捞(即冲的意思)进去唆唆响,扯出来冒白浆,这是在做什么?”

大家把这谜子联想到做那回事,就哈哈大笑,一致要新娘快猜快猜,新娘面部绯红,更不好意思了。

在大家的笑闹声中,一个伢子脱口而出:“这是在刷牙哟!”众人就嗔怪那伢子:就你口快,大家要新娘猜你怎么就讲出来,你怕是想吃新娘的好肉啊!又是一阵哄笑。

有人又出一个谜语:“下面女子朝天睏,上面伢子崭劲櫈(櫈即冲的意思)这是做什么?”

大家又联想到那回事,催新娘赶快猜,女陪伴替新娘解围:“你们尽出这种酸谜子,那个想猜呀!”众人就开她的玩笑:“你是早被櫈饱了的,快讲讲你那味道啰!”

又是那个快口伢子信口说出:“这不是在木槽里打籽粑嘛!”

有个人又出谜子:“年轻的只一下,老的要半夜(夜,当地方言读“压”),全场都怔住了,很快大家又联想那回事,一定要新娘猜出来,新娘摸了摸脑壳,突然想起,“这不是用线穿针吗!”“对呀!新娘好聪明!”众人伸出大拇指称赞。

见新娘这么灵性,大家兴致越来越高,出的谜子越来越难猜。眼见闹到半夜过了,不能耽误新婚夫妇的好事,主持人便叫新娘给大家敬茶,吃完茶后每个人要给新娘回句吉利话或笑话,若讲不出的则脸上被新娘擦锅黑灰。

大家就随口讲押韵句,如“新娘茶杯圆又圆,生个儿子中状元”;“新娘茶挑长又长,生个儿子当侯王”;“新娘茶水甜又甜,生个儿子当大官”;“新娘奶子像茶泡,幸福生活步步高”……

等大家吃完了茶,主持人带领大家边唱边出房门:“洞房闹得心花开,戏唱久了要歇台,红罗帐前我告辞,新郎新娘乐开怀。今夜洞房闹层层,不知不觉到五更,喜笑言语莫见怪,我今唱唱歌出房门”。

闹完洞房,等人们走远后,夫妻关上房门,在床上对唱起来。

夫:今天夜里始同房,新装犁头似铁钢,犁头插进麻窝里,犁得麻窝水汪汪。

妻:今夜进山真欢喜,要把荒山来开辟,有心进山不怕虎,只怕郎君无出息。

夫:爱妻怕我无能耐,烈火只能见干柴。我的犁头钢火硬,就朝爱妻扑下来。

妻:任你坚硬似铁钢,打开大腿我不慌,看你累得一身汗,挺起肚子任你狂。

夫:今夜与妻来同床,二人睡起好商量,只为香火传后代,明年生个读书郎。

妻:我和丈夫一条心,你对为妻情义深,夫妻今夜来取笑,从此夜夜好开心。

合:你我情如鸳鸯鸟,常在一起不离分,白头到老常相爱,如鱼在水永不分。

这种原生态习俗浸透着苗民历代先人传宗接代、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人丁兴旺的生育观念,寄托着读耕传家、早出人才、立功升官、为国争光、为家添彩的成才愿望。所以得以代代相传,一直流传到上世纪文化革命前。之后只在一些偏僻的村落不完整地保留下来,绝大多数地方随时代变化消亡,或被新风俗替代了。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 陈明才

陈明才,苗族,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侗族乡人,大专文化,曾任村干部40多年,其中任支部书记18年,省、市、县诗词协会会员,潇湘散曲社雪峰分社社员,邵阳市文艺家协会会员,邵阳市十大藏书家,著有湖南省第一部乡志《党坪苗族乡志》,在中央、省、市、县级报刊发表章1000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