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克本 ‖ 故乡的小河

 二高园地 2023-09-23 发布于河南

故乡的小河

1968届  王克本

       我的故乡程子沟,是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一个古老村子,位于东径112*45',北纬34*37',东与涧东村相望,南与夫子庙村接壤,西与大屯村毗邻,北与崔河村睦连;全村450余户,2500多人;村子占地256亩,耕地面积2879亩,总面积2.148平方公里;暖温带气侯,年平均降雨量530mm,年平均气温14.2℃,年日照2248时,无霜期211天。

        说程子沟古老,有地名为证。据《洛阳地名探源▪偃师卷》考证,此地在夏朝时已有人居住,到了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曾在此地沟中开堂授徒,传播理学,后遂称为程子沟, 村子也因以得名。有一部电影《武僧传奇之决战程子沟》,讲的是隋朝末年,中原大旱,禾焦苗枯, 民不聊生,独程子沟因水得福,庄稼丰饶,村民殷实。附近山贼黄鼠聚众洗劫程子沟,陟岵寺(少林寺)武僧与村民共抗山贼,并取得大胜,程子沟从此平安。

        说程子沟因水得福,所谓水,是指村东的那条河,名浏涧河,民称涧河,属伊河支脉,发源于大口镇歪嘴山,至陶花店村与马涧河汇流后经段湾入伊河进黄河,全长约16公里左右。程子沟段在上游擂鼓台水库与下游陶花店水库之间,水面宽度大多约3~5米,除潭湾外水深多为二尺以下。

        早年,农村的孩子不曾走出过三乡五里,没见过大江大河。电影《上甘岭》插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那时候笃定唱的就是村边这条河。不过,风吹的不仅是稻花,还有菜花、桃花、桐花、柿花、洋槐花、苦楝花、麦子花、蜀黍花……   总之,风一年四季都没闲过,但凡能开花的,都会被吹开,能结果的,还吹出累累果实来。

        我少年时喜欢这条河。清凌凌、哗啦啦,潺潺湲湲,穿行于红娇绿矜之间,重重如画,曲曲似屏;奔流不息,不舍昼夜;水之清兮,影湛波平;魚翻藻鉴,鹭点烟汀;绿涨春芜,黄泛秋锦;白水鉴心,一洗嚣尘;滋润田地,丰富文化,福泽于民。这里,春日水光潋滟,是儿童的乐园,因春的气息生机勃勃;夏日清清爽爽,是红男绿女的浴场,因浮花载萍热闹非凡;秋季波澜不惊,两岸垂蔓悬果,似丰收长卷,因清澈见底胸藏日月;冬日银妆素裹,如梦幻世界,积粉砌玉使人流涟忘返。少年的我们在这里嬉水斗草,追莺逐鹤;河泥醂柿,贪甜忘涩;舍桥渡河,践石为乐;刈麦滩头,汗流浃背,弃镰入水,革面洗心;锄禾当午,扎猛水潭,暑土之气,高飞远遁;暑热食难,端饭下水,何等快活!冬日口渴,掰冰入口,何等惬意!不只我们,村民们谁不爱这条小河?捞虾掏蟹、濯足沐冠;涤垢荡秽、浣纱淘箪;饮马牧牛、放鸭布蚕;沤麻结绳、车水溉田;具网事渔、垒岸植园;筑坝蓄水、围堰育莲……  激发了水趣,悟透了水情,开发了水利,乐享了水福。

        小河平时温和娴静,总是深情地抚摸红树绿柳,清澈地驻留天空的彩霞。活泼可爱是小河的性格,常常载歌载舞,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舞低柳上月,歌和桃底风,传珠花蔓动,涂香莲步承。

      小河也有脾气,偶尔暴躁,而且狰狞。记得有年玉米吐缨瓜果将市的季节,一个闷热的天气,突然乌云翻滚,大雨如注,山洪不期而至,水头像数尺高墙,汹涌澎湃,咆哮姿肆,势不可挡;河身不停地膨胀,横溢河道,冲坝溃堤,发疯似的席卷良田;麦秸垛、草庵随波逐流,瓜果、箱笼顺流而下;连根拔起的小树浮浮沉沉,被浪头打晕的猪羊在漩涡中挣扎;还冲了崔河的龙王庙,龙王爷金身趁机潜遁。最严重的是隔河种地的人们,有家难返,忍饥受寒,直到天色将黑,河西人倒下井绳,跨河扯起一道绳缆,河东的人依次手攀绷绳、贴水浮身,艰险泅过。其中邻家婶子,力弱失手,瞬间沉没,多亏半倒在水中的大树神枝相揽,虽险像环生终幸免于难。

        只此一次,我们便见识了小河的威力,虽轻易不发飙,但“犹有所谲”也。公元一千九百五十八年,人民公社在上游擂鼓台修筑了水库,小河就安澜了下来。

        十年后,我离开了故乡,在弹指声中成为古稀老人,辗转于洛邑涧河临涧定居,常因此涧河思念彼涧河。后来,听说故乡的小河被疏浚,伸直了身躯,涓涓不壅;再后来,听说她已停止了脚步……

        Ade!我的小河!Ade!我的小鱼儿小虾米们!Ade!我的少年!

            2020.3.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