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五位中兴之主,谁最实至名归?

 茂林之家 2023-09-24

前言

历史上的“中兴”指的是前朝皇室灭亡后宗室子弟复兴被称之为“中兴”,不过,历史上有五位中兴之主,分别是少康、周宣王、汉光武帝刘秀、晋元帝司马睿、宋高宗赵构这五位。

少康中兴

历史上五位中兴之主,谁最实至名归?

少康

少康,是夏朝第六位君主,是帝姒相的遗腹子,在帝相被寒浞杀死后,帝相的妃子后緍氏,逃出了斟灌(古帝丘为斟灌之墟,在东郡顿丘附近)。

后緍氏逃回了娘家有仍氏,并在娘家有仍氏生下了少康。

少康长大后当了有仍氏的牧正,于是后緍氏告知他身世,并要求少康复国,然后少康暗中积蓄力量,联络没有被寒浞杀光的夏朝旧部斟灌、斟鄩的残余势力。

当时伯靡氏的首领也在积极复兴夏朝,听闻少康是帝相之子,然后两人联合起来定下大计推翻寒浞的暴政。

少康将据点定在纶氏古城(河南纶氏县),以纶氏为起点,

寒浞听闻后,忙不迭的派浇去消灭复兴夏朝的残余势力,结果浇寡不敌众,被少康射杀。

另一边,伯靡也迎战寒浞,在国都斟鄩西南方(二里头西南方巩义市)附近,迎战寒浞,寒浞派出精锐之师,激战伯靡氏的首领,精锐之师却悉数被伯靡击败,寒浞也被伯靡氏击败。

伯靡氏把寒浞交给了少康,少康亲自杀掉寒浞以谢天下。

宣王中兴

历史上五位中兴之主,谁最实至名归?

周宣王

周宣王姬静,生年不详,是周厉王时期的太子,西周的第十一位天子。

周宣王的父亲周厉王在位期间,因贪图财力,听信荣国国君荣夷公(荣国位于河南省荥阳市)独占天下财产,遭到了老百姓的非议,为了堵住幽幽之口,便找来了卫国的巫师监视老百姓。

谁议论就杀掉谁,召穆公劝告周厉王不要这么做,周厉王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终于在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事件,国人攻入都城,周厉王逃跑被驱逐到(河东彘地)以东。

国人见周厉王逃跑,为了发泄怒火,到处搜寻周厉王的太子姬静,最终国人在召穆公居住的地方发现了姬静,让召穆公交出太子姬静,召穆公说:“之前我多次劝诫君王不要这么做,但君王不听我的劝告,造成了这次的混乱。”

召穆公叹息一声,让儿子穿上太子姬静的衣服,出去面对国人,姬静才得以幸免。

国人怒火被平息以后,由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辅政,称为共和元年。

共和十四年,周厉王在彘地去世,太子姬静即位。

在政治方面周宣王修复公室、广进谏言、安顿百姓、修缮武器,又兴畋狩礼乐,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任用周定公、召穆公、仲山甫、程伯休父、尹吉甫、虢文公等贤臣辅政。

宣王中兴以后,又发动了多场战争,重新使四夷咸服、诸侯来朝,短暂恢复了周朝的国力,但宣王中兴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光武中兴

历史上五位中兴之主,谁最实至名归?

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是汉太祖刘邦的第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代,以建平元年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时父刘钦为济阳县县令。

关于刘秀的名字,在《东观汉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上生时,有赤光,室中尽明。〔一0〕皇考异之,使卜者王长卜之。长曰:〔一一〕「此善事不可言。」是岁嘉禾生,〔一二〕一茎九穗,大於凡禾,县界大丰熟,因名上曰秀。是岁凤凰来集济阳,〔一三〕故宫皆画凤凰。

刘秀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兴之主兼开国皇帝,刘秀一生中最伟大的梦想就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刘秀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长安读太学的时候。

后来刘秀回到家乡,多次往返在新野和宛城两地卖粮,新莽地黄元年,天下爆发饥荒,天下大乱,盗贼群起。

时荆州平林兵崛起,当时刘秀在南阳避乱,南阳宛城人李通和弟李轶求见,刘秀避而不见,有人劝刘秀,说他们没有别的意思。

历史上五位中兴之主,谁最实至名归?

刘秀最终见了两人,李通趁机劝刘秀起兵,并说出了那句:“刘氏当复起,李氏为辅。”事实证明两人押对了宝,刘秀、李伯玉、李轶、南阳府掾史张顺等人合谋起义兵。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刘秀派人前往春陵通知刘伯升,刘秀派的人刚走,张顺就叛变了,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南阳太守甄阜,甄阜得到消息下令抓捕叛乱者的家人。

李通的家人也在其中,全家被甄阜给杀害了,刘秀和李通回到春陵,商量起义之事。

十一月,有星孛于张。光武遂将宾客还舂陵。时伯升已会众起兵。初,诸家子弟恐惧,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杀我,”

意思就是伯升害了他们,因为刘伯升要造反不是害他们吗?都选择了逃跑,躲藏起来。

伯升大喊:“不要跑,不要跑。”

这些刘氏子弟没人听,刘氏子弟逃跑的时候撞见了刘秀,看见刘秀身穿官服诸子弟惊了,说:“都说刘伯升是个疯子,没想到老实本分的文叔也这么会搞事。”

刘氏子弟情绪开始平复,于是,伯升联系了下江兵和平林兵和他们的统帅王凤、陈牧在长聚那边起义。

刘秀则想办法取得马匹,你见过骑马上阵杀敌的,那你见过骑牛上阵杀敌吗?光武帝就是如此,骑牛上阵杀敌,牛跑的多慢啊!

你说朱元璋得天下难?错!刘秀比朱元璋还难。

刘秀先杀掉新野尉,得到了马匹又攻占唐子乡,杀掉湖阳尉,得到了大量的粮草、武器,这些粮草因为太少了,导致春陵兵不满,差点大打出手,还是光武帝想办法才平息了这一切。

于是,刘秀、刘伯升把目光放到了棘阳,棘阳属于南阳的东大门,拿下棘阳就能进一步拿下整个南阳。

但是,刘氏子弟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在拿下棘阳之后,他们带着家眷前去没把家眷放在大后方。

在小长安之战中汉军被击败,混乱中刘氏子弟走散,刘秀的二哥刘仲战死,刘秀的二姐刘元和三个子女遇害,刘秀只保住了大姐刘黄和刘伯姬。

刘秀、刘伯升退守棘阳,更悲催的是刘秀的母亲樊娴都在湖阳病逝时身边没有人替她送葬,幸亏是本家的一个叔公草草埋葬了樊娴都,不至于让樊娴都的尸体暴露荒野。

刘秀、刘伯升回到据点棘阳后,做出了调整,更始元年,汉军再次出击,在沘水西部击败了王莽军队,斩杀了甄阜和梁丘赐两位大将。

刘伯升又大败严尤和陈茂,攻下了淯阳,占据淯阳,更始元年二月,王凤等人立刘圣公为天子。

历史上五位中兴之主,谁最实至名归?

刘伯升

三月,光武帝带兵奇袭昆阳、得牛马财物,谷物数十万斛,派人送到宛城,彼时王莽得到甄阜、梁丘赐被杀的消息,派王邑、王寻发兵百万到颍川与严尤、陈茂会合。

严尤、王邑这两个奇葩货,竟然不围宛城,将昆阳围得水泄不通,认为宛败,昆阳必定不攻自破,等到了夜晚震撼的一幕登场了,这就是著名的昆阳之战中,流星大锤砸军营。

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六月,刘秀率步兵和骑兵千余人,击败了严尤、王邑的军队,斩首数十级,诸部将都很奇怪。

“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当时,伯升已经攻下宛城三天,刘秀还不知道宛城已经被拿下,继续率领敢死队三千人和王寻的军队作战,到这里又一个盛大的场面来了。

王莽的军队溃败,大司空王寻战死,王莽的军队在逃跑的过程中,数万人被践踏、被淹死,主帅严尤、王邑、陈茂三人逃跑。

光武帝刘秀的军队缴获大量的兵器和车马,修整一番又去了颍阳,此时刘伯升以被更始帝所害,刘秀得知后不敢为兄长刘伯升奔丧,也不敢邀功。

更始帝理亏,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候。

九月,王莽被杀的消息传到宛城,汉军大喜。

于是,更始帝决定北上洛阳,命刘秀前往洛阳整修宫府,更始帝到洛阳后命刘秀持节度河抚慰州郡,十月刘秀度河北上,除王莽苛政。

到邯郸刘秀没有停留脚步,前往真定,此时,刘林立王朗为帝,定都邯郸,派遣使者前往各郡国。

刘秀巡视蓟州,故广阳王的儿子刘接起兵响应王朗,光武帝到饶阳以后,自称是邯郸使者进入城中受到了接待。

从饶阳行至滹沱河时,没有船,此时正值寒冬,河面又结了冰,刘秀踩着冰面过了河。

历史上五位中兴之主,谁最实至名归?

到了下博城西,刘秀受到一个白衣老者的指点,老者说:“努力!信都郡为长安守,去此八十里。”老者所说的信都郡是指冀州(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一带)。

刘秀得老者指点,立马赶赴信都郡,信都太守任光也是后来的云台二十将之一,为刘秀打开了城门,刘秀得到了四千士兵。

发兵攻打堂阳和贳(gui)县全部投降刘秀,就连王莽(不是指新莽王莽)和邳彤纷纷投降,昌城人刘植、耿纯全都投降了刘秀。

整合了这些人,刘秀又调兵遣将击中山,拔卢奴,各郡县响应共击王朗,新市、真定、元氏皆投降。

时,王郎大将李育屯柏人,汉兵不知而进,前部偏将朱浮、邓禹为育所破,亡失辎重。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破之。

王朗大将李育击败了朱浮、邓禹,刘秀听闻后招降朱浮、邓禹,刘秀又击败了李育,李育退守保城坚守不出,城墙坚固的攻不下来,刘秀暂时撤兵,上谷太守耿况和渔阳太守彭宠也派遣吴汉和寇恂前来相助。

随后光武帝围困巨鹿,王绕坚守不出,一个月都没有攻下来,此时王朗的另外两员大将倪宏、刘奉前来相助,刘秀逆转时局斩首数千人。

四月,刘秀兵力围困邯郸,五月,攻入邯郸城诛杀了王朗。

远在长安的更始帝得知后,越发不自安派遣御史持节册封刘秀为萧王,命刘秀回洛阳,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给拒绝了。

刘秀拿下邯郸以后,在大后方有两个贼兵对刘秀构成了威胁,高湖和铜马都有数十万人,在吴汉斩杀了幽州牧,突骑清阳,光武在鄥这个地方,击败了铜马。

一个月之后,铜马夜遁而去,不久后又和从东南来的高湖、重连合成一支部队有数万人,光武帝在蒲阳击败三支队伍,招降了这些人。

其成语推心置腹也是这么来的。

但是除了光武帝招降的铜马、高湖和重连以外,还有赤眉、大彤、青犊三支队伍合十万人,但被光武帝击败,赤眉、青犊退至函谷关攻打更始帝。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在元氏击败尤来、大抢、五幡,但是在追至顺水的时候,因为轻敌被击败,遇到了突骑部队的王丰,

之后刘秀回到河北,不巧渔阳被贼人盯上,刘秀派吴汉率领耿弇、马武等十二路人马攻打潞东,平谷平。

之后,马武劝刘秀称帝。

“天下无主。如有圣人承敝而起,虽仲尼为相,孙子为将,犹恐无能有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大王虽执谦退,奈宗庙社稷何!宜且还蓟即尊位,乃议征伐。”这是马武劝刘秀登基为帝,

刘秀说:“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武将们的心思光武帝岂能不知,但是光武帝并没有答应。

从蓟州过范阳回中山时,诸将又恳求刘秀称帝,

“汉遭王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王与伯升首举义兵,更始因其资以据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统,败乱纲纪,盗贼日多,群生危蹙。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弭定;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

意思是王莽篡夺汉朝帝位,废除了汉朝宗庙,豪杰们都很愤怒,造成生灵涂炭,大王与伯升举起反抗王莽的大旗,然而更始帝却以资历占据帝位,不能让汉朝复兴,夜夜笙歌,生活奢靡,让盗贼越来越多,大王您崛起于昆阳之战,击败王莽,败王朗,拔邯郸,北方的土地您已经平定,天下已经有一半在您的手中。

这样一番话,刘秀仍然不听。

过南平棘时,诸将们又请求刘秀称帝,这次刘秀没有直接拒绝。

直到来到一个叫鄗(hao)的地方,光武帝命有司设祭坛于鄗南,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大赦天下。

己亥,刘秀分兵两路。

  • 命耿弇率陈俊,备荥阳以东。
  • 命吴汉率朱祐、廷尉岑彭、执金吾贾复和扬化将军坚镡围朱鲔于洛阳。

建武元年九月,赤眉军入长安。

建武元年九月辛卯,朱鲔投降。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车驾入洛阳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

至建武十二年,天下大事已定,从建武元年到建武十二年,刘秀历时十二年统一天下。

刘秀中兴汉朝后,建立太学,每辛巡一个地方,都要恢复田租。

元皇中兴

历史上五位中兴之主,谁最实至名归?

晋元帝司马睿

“元皇”指的是晋元帝司马睿,司马睿郡望为河内温县,生于河南洛阳,为东晋开国皇帝(晋朝第五位皇帝),司马睿是司马懿曾孙,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

公元317年,西晋灭亡,琅琊王司马睿称晋王,依魏晋故事。

太兴元年,司马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东晋虽偏安建康,但北伐甚多,权臣也众多,总的来讲司马睿为晋朝又续命了150年。

高宗中兴

历史上五位中兴之主,谁最实至名归?

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是北宋宋徽宗第九子,宋朝第十位皇帝,公元1127年,金国俘虏了宋徽宗及宗室成员造成“靖康之耻”,当时,赵构因在外地躲过一劫。

1127年康王赵构被孟皇后接到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但由于畏惧金人赵构逃往南方。

从绍兴元年赵构任命韩世忠、岳飞、杜充、张俊、张浚开启北伐,这里不说宋高宗人品如何不好,他都为南宋续命了150年。

称之为“中兴之主”也不为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