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斟细语】那一枝扫没的碧桃花(二)

 红楼心语 2023-09-25 发布于山西


编者按:

都说是一入红楼梦难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红楼梦》,太多的人读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一读再读之后,就会在心中产生千百种情愫,互相冲击,澎湃不止,对宝钗的敬,对黛玉的怜,对湘云的爱,对探春的赞,对凤姐的惧,对贾母的亲……还有对大观园的憧憬,那种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感觉,实在无以排遣的时候,你可以来这里——“红楼心语”!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栏目是每一位红迷朋友的家园,在这里你可以愉快地开启属于你自己的梦想航班,尽情地抒发你对《红楼梦》的喜爱之情。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

热诚欢迎你的加入


那一枝扫没的碧桃花(二)

作者:火烧彤云

龄官人缘

可能有的人觉得,小优伶们本来就是守望相助,同气连枝,谁受了欺负,小优伶们都会集体出动,互帮互助。其实并非如此,看看龄官就知道了。宝玉来找龄官,想听她唱一段戏。

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身起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宝玉)只得出来了。宝官等不解何故,因问其所以。宝玉便说了,遂出来。宝官便说道:“只略等一等,蔷二爷来了叫他唱,是必唱的。”(第三十六回)

过了一会儿,贾蔷来了,还带了一个小麻雀,想逗龄官开心,结果适得其反。

(龄官道):“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太太叫大夫来瞧,不说替我细问问,你且弄这个来取笑。偏生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病。”说着又哭起来。贾蔷忙道:“昨儿晚上我问了大夫,他说不相干。他说吃两剂药,后儿再瞧。谁知今儿又吐了。这会子请他去。”说着,便要请去。(第三十六回)

龄官病了,连续两天咳血,这比芳官挨打可严重得多,却“没人管没人理”,多么令人惊讶啊!换了病了的是芳官,会“没人管没人理”吗?

戏班子里有十三个小优伶。十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都是一般厚薄,往往是因为工作搭挡促成了彼此间的友谊。

在戏中,小生小旦不是主角,就是戏份极多极重要的角色。如果重要的演员病了、受伤了,就会影响演出,所以戏曲业里要设置AB角,即两组演员。这就和足球、排球等集体运动一样,除了主力队员,还得有替补队员。

戏班子里有两组小生和小旦,一组是小生藕官与小旦菂官(或蕊官),另一组是小生宝官和小旦龄官。藕官与菂官、蕊官情深义重,同呼吸,共命运;而宝官和龄官不但没成为朋友,还十分生疏,她甚至根本不知道龄官病了,否则不会叫宝玉等贾蔷来了叫她唱。

有人可能会说,搭挡也不一定会成为好朋友,宝官可能是一个和别人不投缘的人,所以不关心龄官。这话不对。宝官不是这样的人。宝玉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淋得如落汤鸡的那天,宝官和玉官就在怡红院和袭人等人一起玩,观赏雨中水禽。可见,宝官是有朋友的,她和玉官就是朋友。

龄官病得很重。她继前一天吐血后又吐了血,根本唱不了戏,估计是汇报给了教习,教习则报告给了王夫人,王夫人下令去请大夫来给龄官再次看病。龄官一直等着大夫来。大夫还没来,她有些心急。贾蔷来了,她责怪贾蔷不帮她去细问问大夫怎么还没来。她的情况这么严重,不仅宝官不知道,其他的小优伶也毫不知情,否则不会没人告诉宝玉龄官病了、唱不了戏。可见,龄官在戏班子里,除了贾蔷,根本无人关心。

可能有人会说,龄官有贾蔷这个戏班“班主”关心,其他小优伶也就识趣地退开了。那我们再看看晴雯。晴雯病了,除了宝玉非常关心和细心照料以外,她可不是没有别的丫鬟关心。宝玉到贾母跟前请过安后,回到怡红院,来到炕前,一看晴雯身边没人,立马就问:

“别人去了也罢,麝月秋纹也这样无情,各自去了?”晴雯道:“秋纹是我撵了他去吃饭的,麝月是方才平儿来找他出去了。”(第五十二回)

晴雯性格直爽,口角锋利,很多红迷非常不喜欢她。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病了,身边也不是没有朋友关心照料,麝月秋纹就双双在她的病榻前照顾她。

所以,龄官的人缘是非常差的,差到在戏班子里没有朋友,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在蔷薇架下划蔷字。

总的来说,小优伶们是很团结的,她们守望相助,情义深厚,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由此可见,芳官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可和帮助是多么的可贵!

原因探究

龄官的孤独无助与芳官的如鱼得水成鲜明对比,令人不禁想一探究竟。

讨论任何问题都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芳官在戏班子里的大受欢迎和当下我们所常见的那种所谓的情商高、会做人不一样,她和大家的交好不是建立在庸俗的拉关系上。优伶处在贾府的最底层,没有谁会因为会拉关系而获利,她们再怎么着也还是比三等奴才地位还低的优伶,所以芳官和大家的友谊建立在以诚相待、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文提到的芳官理解藕官与菂官、蕊官假凤虚凰的关系。

龄官和大家相处不好,也不是她伤害了谁的利益,而是与她的个性有关。龄官明明是因为生病而不能唱戏,却告诉宝玉嗓子哑了,这有什么必要呢?为人真诚一点不好吗?最可笑的是,她紧接着还来一句“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这话也就哄哄不识事体的宝玉。贾妃传唤戏班子进宫演戏,这比省亲演出还重要。省亲演出,出了差错,好歹是发生在贾家。可进宫演出,一个小旦当场以嗓子哑了为由拒绝演出,那可是欺辱皇家圣眷,是有罪的!贾家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必须保障演出万无一失。如果龄官的嗓子真的哑了,不能唱了,贾家根本不会把她送进宫,而是会让其他小旦菂官或者蕊官顶上她的角色演出,这就是设AB角的作用。如果贾妃问起龄官怎么没来,贾家也会据实以告。

龄官划蔷的时候,忽降大雨,宝玉不顾自己淋雨,好心地提醒她。当时她确实不知道这个人是宝玉,可事后她不可能不知道。因为这件事当时就被人看到了,很快就传遍了贾府,就连傅试家来看宝玉的两个婆子都知道了,她们还取笑宝玉。那天,宝官和玉官都在怡红院玩,亲眼看到了淋得如落汤鸡一般的宝玉回院。她们回到梨香院,肯定会聊起。《红楼梦》里哪有什么闲笔?作者特意安排这两个小优伶当时在怡红院,就是为了让她们把这事传到梨香院。龄官又不是聋子,她能不知道这事?宝玉的善良她感受不到?以嗓子哑了为由拒绝演唱,骗别人也就罢了,骗连她自己都知道的善良真诚的宝玉,这是多么的傲慢、虚伪和可恶!

她这种傲慢的态度应该也是用在了对待其他人的身上。很多时候,她明明不是嗓子哑了,却要说嗓子哑了;别人来了她不唱,贾蔷要她唱她才唱,这给其他小优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宝玉告诉宝官等人说龄官以嗓子哑了时,宝官等人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还要宝玉等贾蔷来了再说。因为贾蔷让她唱,她就会唱。

很多红迷乃至红学家还非常欣赏龄官这种傲气,笔者实在无法苟同。

小说中写到的另一个优伶琪官是行走江湖唱戏卖艺的平民,和别人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他当然可以离开忠顺王府,反对忠顺王府对他的非法拘禁了。而小优伶们是贾府买来养在家里唱戏的,和琪官不一样。她们没有权利拒绝贾家人的演唱要求。元宵夜小优伶们临时被贾母叫到跟前唱戏和宝玉或者贾府的其他主子到梨香院要龄官唱戏,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所以,龄官动不动就拒绝贾府其他主子的演唱要求是不对的。

另外,龄官既然要拒绝别人的演唱要求,要显示自己的傲气,有本事就硬到底,干嘛还买贾蔷的账呢?贾母元宵夜一声令下,龄官不也和其他的小伙伴乖乖地来了吗?这个时候,那股所谓的傲气哪去了?

所以,龄官所谓的傲气其实是虚伪。除了贾蔷,没人喜欢她,讨厌她、远离她都来不及。谁不愿意和真诚的芳官交朋友呢?

综上所述,色艺俱佳、为人真诚、在小优伶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花芳官以无以辩驳的事实说明,她才是小优伶里的代表人物。

优伶出身

小优伶群体无疑是一个特殊又极具光彩的群体,我们来看一看它的产生过程。

品戏是省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贾府为此专门去采买优伶来成立戏班子。之所以贾府不到外面去请名戏班,就是为了能让戏班子受训于、掌控于自家内,确保万无一失。因此,采买的优伶有两个硬性要求,一,全部是女性,满足皇室女眷尽量不接触外姓男子的要求;二,必须是小孩子,从小开始学戏,便于自家调教。

戏曲表演是集歌唱、舞蹈、话剧、武术、服饰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贾家的戏班子虽然没有武生武旦的行当,但对表演者的要求也是不低的。小优伶必然要具备长相漂亮、身段好、嗓音清脆洪亮、身体好、识文断字等多项条件。

有人可能认为身体好这条并不成立,菂官不就早夭了吗?龄官还吐血,身体也好不到哪去。这一方面是古代医疗条件不好造成的,人均寿命普遍较低,只有35岁。别说她们,就连贾府这样的官宦人家也有早夭的孩子,贾敷不就只活了八九岁吗?另一方面,可能其中也有个别人的身体素质确实不好。不过,贾府选择小姑娘来当优伶的时候还是会看重其身体素质,那种一看就很柔柔弱弱的肯定不会要。

此外,为什么说要求小姑娘识文断字呢?因为文盲没法看曲本,无法记住台词和唱词。以贾蔷为首的采买班子于省亲的头一年春天才把优伶买齐,带回贾府。这群小姑娘也不是处在发蒙阶段的五六岁的孩子,基本上是十岁左右。她们要能在省亲时演出二十出杂戏,工作量极大,谁还有工夫从零开始给她们扫盲?所以,必须买本来就识字的小姑娘。虽然小姑娘们不一定认识所有的常用字,但部分汉字可以在学戏过程中碰上生字的时候再教,比教文盲要省力得多。

古代没有普及义务教育,识文断字不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刘姥姥就是个文盲。她把“省亲别墅”四个字都说成了“玉皇宝殿”,连“玉”这样的笔划较少的高频字都不认得。当时的文盲率高达80%,因为一般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正如金荣的母亲胡氏所言:“咱们家里还有力量请的起先生?”那么,那群识字的小优伶又是来自什么样的人家呢?王夫人倒是很清楚:

“这学戏的倒比不得使唤的,他们也是好人家的儿女,因无能卖了做这事。”(第五十八回)

什么样的人家是“好人家”?宝玉生日当天,芳官的一句话倒是透露了她的家世。这天,宝玉告诉芳官,晚上怡红院要喝酒庆寿,芳官来了兴趣:

“若是晚上吃酒,不许教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乘今儿我是要开斋了。”(第六十二回)

惠泉酒产自无锡惠山。惠山上的泉水号称“天下第二泉”。惠泉酒就是用惠泉酿制而成的,因此得名。在清代,惠泉酒是贡品。在《红楼梦》里,惠泉酒也是珍贵的名酒。贾琏从江南回来,夫妻团聚,摆酒吃饭,贾琏的奶妈赵嬷嬷也走了进来,凤姐赶忙招呼:

“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第十六回)

奶妈是地位很高的仆人,被她哺育过的少主子对奶妈是非常尊敬的。惠泉酒要不是珍贵名酒,贾琏怎么会千里迢迢地从江南特意带回京城?凤姐又如何会以此来招呼丈夫的奶妈品尝?

除了后补的蕊官不知道是从哪里买来的,包括芳官在内的其他十二个小优伶都是从姑苏买来的。姑苏离无锡不远,惠泉酒的价格应该不像在京城那么贵,但是芳官家里能喝得起惠泉酒,还能每次让酒量好的她喝上两三斤,体现了芳官的家境不差。

芳官的家境大体应该是相当于冯渊家的境况。冯渊什么事都不做,靠着祖传下来的不算太富贵但也不算太差的产业就可以生活,家里还有仆人侍候。芳官的家境至少得到如此地步,才能请得起先生教孩子识字读文。由此可见,小优伶们都来自这样的“好人家”,因为家境败落,也就是王夫人说的家庭“无能”,她们才被卖了。

凄惨被卖

戏班子要解散了,王夫人和尤氏把小优伶们叫到跟前,问她们是否愿意回家。

将十二个女孩子叫来面问,倒有一多半不愿意回家的;也有说父母虽有,他只以卖我们为事,这一去还被他卖了;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卖的;也有说无人可投的;也有说恋恩不舍的。所愿去者止四五人。(第五十八回)

短短一段话述尽了小优伶们当初被卖的各种凄惨经历!

家道中落是痛苦的。人过惯了好日子,再过省俭节约的穷日子,非常不习惯。王狗儿以前是官宦子弟,“吃喝惯了”;现在务农,过不惯穷日子,“没了钱就瞎生气”。小优伶们的父母中也有这样的人,而且比王狗儿更过分。为了延续以往的好日子,他们应该是卖完家产卖仆人,卖完仆人就卖孩子了。就连孩子自己都看了出来,他们卖孩子就是为了钱,如果孩子回到他们身边,他们还会把孩子卖掉,因此孩子不愿意回到父母身边!这就是“父母虽有,他只以卖我们为事,这一去还被他卖了”的情况。有这样的父母是多么的令人寒心!

“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卖的”不是别人,正是芳官、藕官、蕊官三人。她们吵着要出家的时候,被王夫人留在家里小住的水月庵尼姑智通和地藏庵尼姑圆心碰到。智通和圆心劝王夫人:

“如今这两三个姑娘既然无父无母,家乡又远,他们既经了这富贵,又想从小儿命苦入这风流行次,将来知道终身怎么样?所以苦海回头,出家修修来世,也是他们的高意。”(第七十七回)

芳官三人“无父无母”与“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卖的”前后照应,逻辑相符。家道中落,父母去世,自己寄居在叔伯或者兄长家里,结果就被他们卖了!如果再次回到他们身边,很可能也会再次被卖。真是令人嘘唏!

还有的人说“无人可投”,也不外乎上述两种情况。当初卖她们的卖主不是一个可以投靠和信任的人。

至于说“恋恩不舍”的,很可能是不想将自己的悲惨经历示人。这么说的人能肯定一点,那就是她也“无人可投”,或者可以去投奔的人给予她的待遇不会比贾府更好,否则肯定会走。

幸运的是,还有四个女孩,即龄官、宝官、玉官和一位不知名的女孩,可以回到父母身边。她们的父母不是贪财忘义之人,但是她们当初被迫和父母分离时也是很痛苦的,龄官看到贾蔷买来的麻雀就想起了这段苦楚:

“那雀儿虽不如人,他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你拿了他来弄这个劳什子也忍得?”(第三十六回)

这个比喻再清楚不过了。龄官四人的父母迫于生存,难过地卖掉了女儿。

貌美音佳的小优伶们本来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识文断字,过着吃不愁穿不愁还有人侍候的生活,如今却遭受如此重大的人生变故,谁不伤心?看到那只被人买下、做各种表演的小麻雀,龄官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处境,不由得触景伤心,

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了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第三十六回)

“好好的人”指的是良民阶层,与娼优皂隶等贱民阶层相区别。一贯傲视他人的龄官破天荒地使用了“我们”一词,说明她和别的小优伶在其他事情上不睦,但在被逼为优的人生经历却是一样的痛。


个人简介:

火烧彤云,湖南省长沙市人,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师,自幼喜欢《红楼梦》,爱思考,爱写作,追求美好高尚的精神世界。

欢 迎 来 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