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肾阴虚、肾气虚、肾阳虚、肾精亏虚,这30+种中成药用得上!

 mxb08 2023-09-25

Image

一、肾阴虚

由于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证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早泄,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常用中成药如下: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处方解读: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为“三补”,仍以补肾为主。泽泻利湿而泻肾浊;茯苓渗湿,健脾;牡丹皮清虚热。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

药品特色:三补三泻,其中补药量大于泻药量,以补为主,共奏滋阴补肾之功。主要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临床应用: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肾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前列腺炎、遗尿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红斑狼疮、中心性视网膜炎及视神经炎等属肾阴虚者。

类似功效中成药:大补阴丸、左归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
Image

二、肾气虚

由于肾气亏虚,生长生殖功能下降,摄纳无权等所表现的证候。证见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发白、滑精、早泄,尿后滴沥不尽,脉细弱等。常用中成药如下:

七味都气丸: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不纳气所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处方解读: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补肝益脾,化生精血;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并可防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肝泄热,三药补中寓泻;五味子补肾涩精止遗。诸药共奏补肾纳气,涩精止遗之功。

药品特色:本品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五味子组成,五味子敛肺滋肾、固精止泻、生津敛汗。全方补中有泻,寓温于清,以通为涩。

临床应用:肾虚不能纳气之喘促,或久咳而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类似功效中成药:蛹虫草菌粉胶囊、黄龙止咳颗粒、补肾润肺口服液等。
Image

三、肾阳虚

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常用中成药如下: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处方解读:桂枝、附子温肾助阳,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肾三脏之阴,阴阳相生,刚柔相济,使肾之元气生化无穷;再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擅入血分,伍桂枝可调血分之滞。

药品特色: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作用,增强性腺功能。

临床应用:慢性前列腺炎,老年尿道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对于男性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男性不孕不育有辅助的治疗作用。

类似功效中成药:右归丸、桂附地黄丸、参鹿补片、济生肾气丸、四神丸、海狗丸、肾炎舒片、心宝丸、龟鹿补肾丸、强骨胶囊、鱼鳔补肾丸、芪鹿益肾片等。
Image

四、肾精亏虚

指肾精空虚,不能充养脑髓的病症。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机能减退,早衰,耳鸣,发脱,牙齿松动,健忘,舌淡苔少,脉沉细等为常见证候。常用中成药如下:

五子衍宗丸: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

处方解读:方中枸杞子、菟丝子补肾精;覆盆子养真阴,固精关;五味子补肾水,益肺气,止遗泄;车前子利小便,与上述四子相配,补中寓泻,补而不腻。

药品特色:本方为治疗肾精不足常用方剂,成份皆为植物种仁,味厚质润,既能滋补阴血,又蕴含生生之气,性平偏温,擅于益气温阳。有增强性功能,抗疲劳作用。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男性不育之弱精、少精属肾精不足者。以久不生育,腰膝酸软,脉细为证治要点。

类似功效中成药:龟鹿二仙膏、生精片、金锁固精丸、人参鹿茸丸、强肾片、古汉养生精片等。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