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软件企业来说,外购的软件等是应当计入无形资产?固定资产?还是当做费用一次性列支? 无疑都是有争议的,全靠财务多年经验自行判断~~ 那如果我的经验不够老道,不足以自己界定的时候,又要以什么为区分标准呢? 今天实操君,就给大家总结下! 企业买的软件,究竟是不是无形资产? 这是很常见的,现在是数据化时代,企业买一两个软件十分正常。财务人员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财务软件了! 【例1】假设实操君的公司花了6400元买了一套财务软件,应该做费用还是做资产? ![]() 购入的软件如果与固定资产可以分开,且能单独计价,则应确认为无形资产,按购入成本入账。 嗯!显然上述的财务软件,并没有与任何一种独立资产绑定,是独立存在的,那么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账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财务软件 6400元 贷:银行存款 6400元 实操君刚好有个小程序推荐给大家 购入无形资产,企业就应当按月进行摊销: ![]() (1)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一般计入管理费用; (2)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购买财务软件还有会有个问题,就是每年需要支付的软件服务费,是并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还是作为每年的费用? 实操君认为,对于每年支付的服务费可以作为费用处理,一次性在税前摊销。 借:管理费用-服务费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又是设备,又是系统的,我说它是固定资产! 【例2】实操君公司买了一台生产设备内含自动化控制程序,发票显示设备价格13640元、自动化控制程序系统6360元,这台机器要怎么入账呢? 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在脑里考虑的一定是下面这两种情况: (1) 分开入账,设备做固定资产,系统做无形资产 (2) 按照总价20000元,将机器与系统都做固定资产 ![]() (1)该生产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程序系统可以独立分别起到作用,那么可以将各自的作价分别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2)如果必须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工作用途,那么它就不能分别计价。应当以总价一并确认为固定资产 那么显然,这台设备是需要安装完成的程序才能实现自动化控制,那么此时应当按照总价计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生产设备 20000元 贷:银行存款 20000元 企业应当按月对固定进行折旧: ![]() (1)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 (2)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3)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4)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相关一次性扣除的政策 提到了固定资产,自然而然会有所联想,文字太繁琐,实操君整理成思维导图的形式,方便大家记忆~~ 如果若因一次扣除或者加速折旧而出现税法会计差异事项,则通过“递延所得税”核算。主要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次扣除导致)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折旧转回)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如果企业自行开发软件,那是不是算产品了! 如果是若是我们自行研发财务软件,那就是另外的知识点啦~ 那我们继续看企业自行开发软件时,分录怎么做? 1、自行开发,若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 期末,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自行开发,若满足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用“T”字账表示: ![]() (1)人员人工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3)折旧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5)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6)其他相关费用(此类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10%) 会不会算?!用题来解释下就清楚了!
在会计的口径下,研发费用是1200万; 税前允许口的研发费用:1200-(400-300)=1100万元 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总额:1100-400+400*80%=1020万元 则,当年度允许的加计扣除额=1020*75%=765万元 后附相关申报表(无数据): 1、预缴申报表(部分截图) 2、汇算清缴 ![]()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对于这部分的知识点,如果有什么问题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