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农村,这件事最容易产生邻里矛盾,我来说说自家的真实经历!

 菩提树下思如泉 2023-09-26 发布于浙江

农村,乡邻之间发生矛盾的集结点,基本上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个是地边过界,一个是宅基地。

地边过界的问题还好解决,正常情况下,双方会找来村里的干部,重新进行丈量,双方确认就可以了,但宅基地的问题,却特别棘手。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村庄里几乎每年都有多起因为宅基地而斗殴的事件。

在乡村,邻舍之间平时的关系,只要你不盖房子,都是客客气气,和谐相处的,谁家有好吃的,还会送给对方品尝,农忙的时候,有时还互相帮衬。

但如果你想盖新房子,矛盾瞬间就会出现了,各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会随之而来。

先前一团和气的邻居,马上就会成了仇人,对方不是说你房子造的太高,就是说你出了边界,要不就说你的滴水有问题,总之,对方处处给你为难。

在我老家的农村有一句俗语:“与谁不睦,劝谁盖屋!”意思一目了然,农村人盖房子的过程,除了资金的压力,还有来自邻舍的压力。我想,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大多都有深刻的体会吧。

在农村建造房子,永远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但不觉中就会碰到邻居的底线,而产生很多的矛盾。产生矛盾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人因为你造的房子超过他家房子的高度,有的是因为你超过了地界,有的干脆就是看着别人盖房,而无理取闹。

在这里,我也想讲讲我家造房子的经历。

我家的邻居比我家早两年半建房,当时,我父母考虑到邻居情谊,同意他们家的建筑材料都堆放在我家门口,当时他们上梁时,母亲看他们忙不过来,还过去帮忙烧饭。

后来轮到我们家建时,邻家两夫妻来到我家,说建材之类的东西绝对不给放他家的门口,屋沿不准比他家长,地基不准比他家高,高度也不能超过他家总之,一点方便都不会给你,而且还增加我家建房的难度。

当时为了建房顺利,我父母都点头承诺。

我家造房子的过程中,对方夫妻像巡逻兵一样,天天在那里转来转去。

后来待我家上梁时,邻家的女人硬是说我家的高度超过了她家的,我母亲据理力争,让她拿来尺子去量,但她根本不听,于是,她就站在我家的门口破口大骂。

我父亲实在受不了那个窝囊气,冲上去打了那个女人一巴掌,但那女人直接躺在地上,说自己被我父亲打成了脑震荡,她的老公拿着棍子要打我父亲,被周围的人劝阻,才平息了一场恶斗。

那女人在医院里住了十天,还是不肯出院(其实啥事没有),后在村里调解下,才回了家,但在住院的花费却由我家来承担,我至今还记得那个数字——1352元。

最终,为了息事宁人,父亲无奈将盖好的房子,让工人重新拆掉,墙体又扒掉了两层砖,让邻家的男人反复确认之后,才把房子建完。

在农村,宅基地边不让人,哪怕是亲兄弟之间也是这个样子,其实,在我村里,为此发生的争斗案例,​至少有十几起。

自从盖房之后,我家和邻居家势不两立,平时见到,从来不打招呼​。

时隔三十多年,我至今忘不了邻家女人那指着我家大骂的场景。在农村,盖个房子真的难,我算是真正领教了。唉!左邻右舍平时没啥事都好说,一牵扯到盖房,个人丑陋的东西,全部都出来了。
因此,我怕极了农村的那种是非暗斗,大学毕业后,就悄悄地在外面买了两套房子,一套在老家的县城,一套在自己工作的城市。

平时我回家也不开车,回去就坐高铁,然后再坐大巴回家。村里人都笑我们俩夫妻不会赚钱穷,说什么年代了,小车代步也买不起的!

其实,我们虽然不是富人,但生活也不差,只是不想同村里人说而已,自己的小日子怎么样过,不需要攀比和张扬。

如今的人恐怕想象不到,在那个时代的农村,村民竟然为了造房的事情反目成仇。

如今,村里的人都陆续外出打工,在外面的世界,大家见识多了,格局大了,此时再回望故乡,才发现当初的那些争吵和打斗,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在十年前,邻居一家搬到了镇上,我家的房子已经空置了二十多年,两家的房子都无人居住,留守在那里一片荒芜。

是的,这世界和其上的一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其实很短暂,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时我回老家,被一些不太熟的长辈叫一声乳名时,那种亲切的感觉,常常感动的我泪流满面。

前几年,我邻居家的男主人患了肝癌,他家的条件比较困难,村里人组织捐款,我给他家转过去了五千,他老婆当时就打电话过来,为以前盖房时对我家造成的伤害道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