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隔离第13天 | 世界地球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清谈阁 2023-09-26 发布于北京

今日,2020年4月22日,我们迎来第5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那么,今天就凑巧借这个主题简单聊聊~

没记错的话,70、80后读小学时,自然环境的问题还没暴露出来,语文教材上也还没有“珍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课文。等到本阁主走上讲台,短短八年的从教时间,讲授了两三次《只有一个地球》。之所以从娃娃就开始抓环保意识,真是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迫在眉睫:

小时候,北方的冬天,厚厚的大雪隔三差五就下一场,与伙伴们奔跑在厚厚的雪地里,踩着咯吱咯吱的声音,觉得冬天冷得是有灵魂的。现在,北方的冬天通常是没有雪的,或者天公高兴了就下一两场还没睡到地面上就不见了小雪;南方倒也是任性得很,想满足孩童的好奇心了,就飘飘忽忽也来一两场晶莹剔透的雪。
小时候的家乡,麦场上的水井伸手基本就能打到水,依傍着麦场的坑里有水,穿过麦田的两条河里也经常流淌着青青之水,水里还生活着天然野生的泥鳅和鱼。现在的家乡,这些统统都不见了,生活用水是从90多米的水井里取的,每到旱季井里水位下降,家家户户开始饮用“黄河”之水,需要澄清了才可以做饭。即便是这样,城区也有部分生活用水取自南水北调之水。

小时候的垃圾,绝大多数是人和牲畜的粪便,收拾出来浇灌在农田里,还可以化为纯天然的肥料促进农作物生长,得丰收,得各种瓜果食味儿。现在的垃圾,风一起,塑料袋满天飞,还有那么多不可自然消解的各种垃圾,需要焚烧需要处理……空气、土地都会因此受影响。

以前的土地用一季修养一季,肥沃厚实,长出来的庄稼也各有各味;现在的土地有的只使用不修养,有的弃之如敝履荒芜成片。以前的粮食留种子,来年可以播种成田;现在的种子都靠买,哪一年不巧种子不出苗,全都要重新再买再种。

江海里的鱼突然成群结队地死去,江海里的动物来不及与人类“告别”便百余种的灭绝了。气候在变暖,一些冰雪之地生灵正在失去生存空间……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如果地球是以天为头,以地为脚的“人”,有知觉,有情感,她也会痛,五脏六腑也会随着世间万物生灵的折腾而逐渐衰老,直到有一天供给不足,难以支撑,轰然崩塌。为此,也为千万华夏儿女子孙后代谋福祉,从今日这一刻开始至未来的每一天,我们都要严于律己,秉承极简主义,不浪费食材,省水省电,不佩象牙之类的饰品,不用貂皮之类的衣物,以此自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