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估与检查】髋关节的异常步态分析

 疼痛康复研究 2023-09-27 发布于河南

1.减痛步态

比如说骨关节炎患者中出现的髋关节疼痛,患者将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患侧负重时间。

即在负重时,躯干会倾斜至髋关节外侧,这个动作会减少在负重时对髋外展肌群的压力,称为代偿性Trendelenburg步态或Lurch步态。

在摆动相,髋关节放松呈外旋位,步态周期中避免足跟着地期。

2.肌力减退

髋外展肌群乏力常见于脊髓灰质炎患者,呈Trendelenburg步态,其特征为:支撑相髋关节呈外展位,貌似在患侧负重时,躯干向健侧倾斜侧弯,避开肌力减弱侧。

还有部分患者可代偿性地将躯干向负重髋关节侧弯曲,称之为代偿性Trendelenburg步态,这种代偿性步态常见于髋外展肌群乏力及髋关节疼痛患者。

医师可以通过支撑相患侧下肢的表现来区分这两类患者,髋痛时,支撑相时常缩短;肌无力时,支撑相时间的长短没有太大的影响。

伸髋肌乏力常见于肌病患者,其步态异常表现为足跟着地期躯干后倾,这种状态恰恰是伸髋肌最需发挥其功能的时刻。

3.关节活动度异常

伸髋肌挛缩导致患者下肢长度功能性缩短,腰椎前凸增加以维持躯干的直立姿势,行走时,患侧足跖屈,以增加下肢的功能性长度。

在髋关节正常情况时需屈曲的支撑相后期,患侧过度屈膝,以维持正常伸髋功能。

4.下肢长度异常

下肢长度异常分为绝对异常和相对异常两类。

绝对异常见于因骨损伤或骨病导致的肢体的长度变化。

例如:股骨骨折重叠愈合后骨长度缩短,则下肢出现绝对长度缩短,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股骨假体过长导致患侧下肢绝对长度过长。

姿势性障碍是肢体长度相对异常的产生原因:如脊柱侧弯、骶骼关节障碍、关节挛缩、内外翻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

例如,屈髋或屈膝肌肉挛缩导致的下肢长度相对缩短,马蹄足畸形使下肢长度相对增加。

当长度异常程度超过约4.45cm时,患者以脚掌触地行走来代偿肢体的长度异常,缩短的下肢处于支撑相时,为避免健肢下肢在摆动相时触及地面,患者必须抬高髋部或下肢呈画圈样前行。

当长度异常程度未超过4.45cm时,骨盆向缩短肢体侧倾斜伴以患侧肩部下沉,以增加肢体的功能长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