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为何适宜练气功?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9-27 发布于河南

老年人为何适宜练气功?

气功是一门古老的养生术,起源很早。我国春秋时即对气功有专门的文字记载。

气功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硬气功;另一种为静功,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气功。静功又可分为多种,如放松功、强壮功、内养功等。

所谓“气”,根据中医学理论,是指人们所呼吸的空气和人体内在的“元气”。练气,就是锻炼人体内部的元气。这种元气相当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体内的修复能力。祖国医学认为,元气是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因素,正气内存,邪莫能干”,也就是说,只要人体有正气存在,元气充沛,病邪就不能侵入。

气功就是“内练一口气”,是锻炼元气,增强体质的功夫。气功一般包括有调身(姿势)、调息(呼吸)、调心(神经)等三方面,相互影响、制约,练气功就要掌握好这三方面的要领。

练气功是运用“内向性”的锻炼方法,即主动控制意识,达到掌握自身的内在行动,调动和增强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激发人体固有的潜力,通过“自我调整”,对人体机能活动起着协调和改善的作用。

中医认为练气功有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协调脏腑的作用,所以能防病治病。实践证明,练气功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肝炎、胃溃疡、便秘、肺结核、慢性气管炎、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腰腿痛等多种老年性疾病有治疗作用。有人还通过练气功治愈了癌症,或延长了存活的年限。

气功最适合于年老、体弱、多病者锻炼。因为练习时肢体活动量不大,地点也宜选择,方法又多简便易学。练功时要注意做到松静自然(即肌肉放松,排除杂念);意气合一(即控制意念与调整呼吸相结合);动静结合(即静中求动,先静后动);循序渐进(即由易而难,不急于求成)。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练功前10~15分钟,停止阅读书报和文体活动,并要排空大、小便,做好练功准备;2、练功时如有呼吸不畅,烦躁不安,多由呼吸方法不当或杂念干扰所引起,应加以纠正;3、练功时或练功后发生头痛、头昏等症状,也多由呼吸过于用力,思想波动所致,亦应加以纠正;4、练功后,不要匆忙站起,应先用两手擦面,轻揉双腿,然后缓缓站起,活动四肢。5、空腹及饱食之后,不宜马上练功。在有发烧、腹泻、疲劳及重感冒时可暂停练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