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降低或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普通谭 2023-09-27 发布于广东

在一些咨询案例中,发现许多人都是逃避型人格。
这些人一直将自己停留在童年时期,在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亏欠上纠缠痛苦。
从而导致不敢爱,怕被爱,永远有着不配得感。
那么原生家庭的烂牌,该怎么打成王炸呢?
第一、与原生家庭解脱共生关系,学会心灵独立。
苏珊.福沃特所著的《原生家庭》书中提到:
“当你把父母的感受当作你大部分人生决定的基础时,你正在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远占首位,那么你的人生也将由他们驾驭。
父母只能陪伴我们人生一段小时光,童年缺失的爱,不是没有机会在别处获得。
我们应该首先明白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来时是独自一人,走时也是孑然一身,只有自己才是终其一生陪伴自己的那个人,没有人能代替你去生活,那么把快乐和价值观建立在别人身上是相当不明智的,和原生家庭解脱共生,你才能成为你自己。
我们要先从心灵上自己先走出来,先修正自己的观念,做到与原生家庭解脱共生关系。
毕竟,一辈子是好是坏,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以弥补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亏欠。
有哲学家认为,
童年决定了我们生命初期的生命质量,但成长却是我们自己一辈子要去完成的事情。
许多人都是逃避型人格,这些人一直将自己停留在童年时期,在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亏欠上纠缠痛苦,却不肯给自己的人生多一点过得更好的可能。
但好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童年对原生家庭固有的印象不应成为我们决定人生方向的枷锁,所以我们不应该被原生家庭捆住了了我们飞翔的翅膀。
敢放下,敢改变,才有机会靠近更好的生活。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你不应该再是那个纯真而容易受伤害的少年了,你必须作为一个独挡一面的专业人士去和过去面对面。不是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而要去正视必须看清的事情啊。
第三、明白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他们那个时代的影响因素,学会宽恕他们。
之前看过董卿说原生家庭的访谈,当谈到父亲为何教育方式如此苛刻的时候,她说,她父亲生长在长江入海口的农村家庭,在他十一二岁的时候,董卿的爷爷就去世了。
家庭贫困迫使幼小的父亲背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一大早天蒙蒙亮就得去江边捕鱼抓虾,把这些东西到集市上去卖完后还要去上学。
这其中也没有人教导他没有人帮助他,仅靠一己之力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的新闻系。
长大之后的董卿回过头去看,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对她如此苛刻,这离不开父亲的童年经历与原生家庭。
她于是渐渐开始宽恕了自己的父亲,理解他这个样子的原因。
只有认识到父母的缺点,并且宽恕了才能放下,千万不要开倒车,将他们的问题重蹈覆辙.
不原谅父母到最后只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死循环,深恶痛绝自己父母的人很多最后都长成了父母的样子。
只有看明白的聪明人,才会及时止损,实现精神与经济双独立,抱怨只证明和这个人或这件事即使是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
第四、回到原生家庭,与之达成和解。
许多人看来,只要脱离了原生家庭不再与父母接触就能不受影响,但只接受好的不接受坏的,相当于治标不治本。
解铃还需系铃人,若不学会直面自己的原生家庭,把与原生家庭的关系这门功课修好,那么原生家庭欠自己的,永远也找不回来。
因此需要重新回炉,把该解开的解开,回归原生家庭是个绕不开的环节。
就像《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她最终与原生家庭达成了和解,从而才能解开心结去接纳更多的爱。
“生命的价值在于爱那些值得爱的人,而不是等待你恨的人道歉。”
长期带着对原生家庭的恨意与抱怨,爱就无法进入,这些爱包括来自家人、爱人、朋友的,若没有了爱滋养的生命,终究是会暗淡与枯萎的。

事实上,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很多人带着原生家庭和童年阴影都活得如此闪耀夺目,说明你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原生家庭的不足,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以承认原生家庭所带来的童年阴影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但并不代表它可以主宰操控人的一生。
所以不要悲观不要绝望,承认它,接受它,努力提高自己,最后你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独立的人。
以上内容,感谢阅读。

作者简介:

缪斯,
资深情感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研究者。
针对
两性情感、心灵疗愈、
格局提升、个人成长、思维锻炼等
有资深见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