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 王献之(公元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得到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等职,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他先后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嫁女于太子司马德宗(晋安帝)。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安帝时获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为“宪”。 王献之精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在楷书和隶书上有深厚功底。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有“小圣”之称。又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唐人张怀瓘《书估》评其书为“第一等”。同时,王献之还善于作画,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其画为“中品下”。 王献之虽然英年早逝,但书法成就显赫,出类拔萃,书名与父亲齐名而并称“二王”,又同张芝、钟繇、王羲之合称为书中“四贤”。王羲之对献之期望很大,要求很严,亲自写《乐毅论》作为献之练字的范本,并积一生之书法艺术创作经验亲授爱子,以开启悟性并弘扬家学。 王献之不负父望,才气英发,其书法后期兼取张芝,自为一体,以行书和草书闻名,而楷、行、草各体皆精。在继承王羲之内擫笔法之外,另创新的外拓之法而自成一家,令后世在二王书法夺鼎摘冠之争中,莫衷一是。 纵观王献之的草书则更接近张芝,其实力和风姿卓越、潇洒自如均超越了其父王羲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使王羲之存有十七帖流传于世,但与王献之相比较,还是稍逊风骚,略显拘谨呆滞,缺少一种灵动、自在、豪迈、洒脱,笔法的丰富多彩和艺术价值远不如王献之。 如果说张芝是草书今草的创立者,完成了将章草向今草的转换的贡献,成为草书的第一座高峰,那么,王献之就是能够攀登上这座高峰并一览众山、自由自在、手舞足蹈的第一人,他把草书带入了美妙绝伦的艺术境界,对后世的张旭、怀素、黄庭坚、米芾、董其昌、王铎都有深刻影响。可见,草书作为书法艺术的天花板绝对是一脉相承被继承下来的,又被后人不断发扬光大,形成各具风格的众多流派,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和艺术欣赏价值。 本人临帖习书多年,通过重点学习草书多年得出的体会认为: 学习草书打基础学习王羲之十七帖、书谱、智永草书、怀素小草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若要进入大草(狂草)层次则必须学习王献之和张旭的草书,单纯学习怀素、黄庭坚、鲜于枢、祝允明、董其昌、王铎等人的草书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草书的源头和高端在张芝、王献之和张旭三人身上,即使对此后的草书大家感兴趣,也需要涉猎参考,多下点功夫,吸取营养,以便丰富强大自我,才能做到知来龙去脉,豁然开朗,进入纵横捭阖,排兵布阵,挥洒自如的书写状态,笔下才能感受到游刃有余,酣畅淋漓。 -- 王献之《草书九帖》 --(大观帖/历代名臣法帖) 释文(一)江州帖: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当具 东改(次)枋三四。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汝。故可得五六十人小枋。诸谢当有,有便是见。今当语之,大理尽此。信 可(?)一一(具)白。胛痛可堪。而比(以)作书纪(殆)若不可识。(二)疾不退帖:疾不退,潜处当日深。岂可以常理待之。此岂常忧忧。不审食复何如。(云)肌色可可。所堪 转胜。复以此慰驰辣耳。(三)消息帖:消息亦不可不恒精以经心。向秋冷疾下。亦应防也。献之下断来。恒患湿头痛。 复小尔耳。(四)省前书帖:省前书,故有集聚意。当能果不。足下小大佳不。闻官前逼,遣足下甚急。想以 相体恕耳。足下兄子以至广州耶。当有得集理。不念悬心也耳。 (五)近与铁石帖:近与铁石共书。令致之,想久达。不得君问,以复经月。悬情岂可言。顷更寒不适。颇有时气。君顷各可耳。迟旨问,仆大都小佳。然疾根聚在 右脾,脚重痛不得转动。右脚又肿,疾侯极是不佳。幸食眠意事,为复可可。冀非藏病耳。(六)知铁石帖:知铁石前往,快作乐。诸君善 处世,达于当年,不复过此。仆端坐将百日,为尸居解日耳。不知那得不散怀。何其相思之深。临书意塞。(七)玄度何来帖:玄度何来迟,深令人 忧悬耶。常复(谓)有理,因祠监多。感足下(共)事甚善,然所造极难。想足下每思先后,卿岂须言亲亲,不已意 耳。安石停此过半日。犹得一宿。送所道,所以致叹。何物喻之。十一当浦阳。诸怀儿不可言。且不复得 卿送,有此叹。令此弈上道。(八)忽动帖:忽动小行多,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转欲书疏,自 不可已。唯绝叹于人理耳。二妹复平平,昨来山下差静,岐当还。(九)委曲帖:委曲前书,且想胜常也, 诸人悉何如,承冠军定入,计今向达都,汝奉见欣庆。 但恐停日不多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