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士 作家 专家——仲国鋆的多彩人生

 黄山五星 2023-09-28 发布于江苏

战士 作家 专家

——仲国鋆的多彩人生


沈伟东

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

并查阅往期文章


还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笔者目睹和闻听江浙沪的评弹爱好者,踊跃走进书场,兴致颇高地聆听名家开讲长篇评话《江南红》。接着,苏州又出现了争相观看沪剧《特派员》的情景。到了1962年,颇有影响的《上海文学》(第二期)则刊登了小说《特派员》。

当时,我还不甚清楚,评话《江南红》、沪剧《特派员》和小说《特派员》,尚属是一个题材,内容相同,仅反映的形式异同而已。到了70年代末,我才知道评话、沪剧和小说中所塑造的抗战时期苏常太的那位特派员,其原型就是时任苏州市园林管理处处长仲国鋆。他当年以行医为掩护,战斗在日伪统治的心脏里,英勇机智、惊心动魄地开展党的秘密情报工作。仲国鋆油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了仰慕的英雄。

仲国鋆(1922—1992),江苏常熟人

也许是缘分吧,1980年我与仲国鋆恰好都供职于苏州市基本建设委员会,他是顾问,我是秘书。就在这二三年的接触交往中,我俩从相识、相知发展成为亦师亦友忘年交。也就从这时开始,我熟悉的仲老,原来不仅是一位抗战老战士,且有着多姿多彩传奇人生。

顽强不屈的战士

仲国鋆出生于常熟贵金塘畔的吴市金桥村(现常熟市碧溪街道三湾村),小少聪明好学,记忆力超强,有“小秀才”之誉称。他从弱冠年岁学医,在家中开设了 “半半诊所”,挂着“国医仲国鋆内外科大方脉”牌匾。由于他热心为乡里服务,一时成了口碑不错的济世悬壶 “小郎中”。

1937 年11 月,日本侵略军在常熟长江畔野猫口一带登陆,烧杀奸掠,生灵涂炭,凶残、暴虐的日军罪行,激起了仲国鋆的满腔仇恨!1938年10月,年方16的仲国鋆,满怀一股爱国热情,毅然投笔从戎。

1939年5月,奉“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司令任天石之命,沿用“半半诊所”,以行医为掩护,在日军的眼皮底下建立了“民抗”司令部第一个情报联络站。接着,“民抗”总部开始建立系统性的军事情报交通联络网,先后在常熟董浜、徐市、碧溪、横塘、何市、归庄、窑镇等地建立情报站。

仲国鋆在半半诊所时所开的处方

1940年,在腥风血雨、险恶异常的环境下,仲国鋆就在 “半半诊所”里,高举起紧握的拳头,面对墙上自制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庄严地吟读着用毛笔抄写在“国医仲国鋆处方笺”上的入党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仲国鋆开始了他在党的隐蔽战线上,智勇双全地投入战斗。

那时,他常常以“半半诊所”郎中身份为掩护,坐一条小船,明里出诊或接送病人,实为秘密交通,使在苏南活动的新四军与苏北革命根据地建立联络关系。红色交通船把苏北的同志接到这里,藏好枪支再换上便装,拿了《良民证》分散进入敌占区。去苏北根据地的同志,在这里坐小船送至长江边换乘船只过江。在1939—1945 年五六年间,在日寇侵占期间及反“清乡”的残酷斗争中,这条交通线始终是常熟一带新四军的最机密、最重要的交通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仲国鋆又受党的派遣,担任中共苏州、昆山、沙洲、太仓等县特派员,潜入江南敌占区,在沙洲后塍以“科发药房”、江阴周庄以“惠星诊所”、苏州城区以“刘寿华医寓”“仁济诊所”、苏州郊外唯亭以“悬珠诊所”、甪直以“惠澄诊所”、昆山新镇以“柯兆喻内外科诊所”等名号,用多达20 多个的不同化名,以行医为掩护,与诊所里的地下工作者分别装扮成医护、主仆、夫妻、姐弟等关系,在日伪军、警、宪、特机关林立的刀斧丛中,执行秘密任务,收集了大量情报。

1941年上半年,日伪军先是“扫荡”,接着又开始了更为残酷的“清乡”,扬言要斩草除根歼灭新四军。苏常太抗日游击区的形势顿时严峻异常。这是7月酷暑炙热的一天,日军、和平军、特工、政工团、警察大队一大群,下乡开展毒辣的“清乡”活动。时任雪长区副区长兼警卫连指导员的仲国鋆,带领了31人组成的游击队,为坚持被称为徐市周边的苏常太红色首都,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

他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敌人斗智斗勇,在雪沟塘、白茆塘两岸的棉田和玉米地里,在五六座寺庙等处,都留下了他们艰苦卓绝战斗的身影。就在7天里,有6位同志相继牺牲。对此,仲国鋆和战友们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死体,继续与敌人进行不屈不饶的斗争。他们在徐市、董浜、归市、沈市等地,不但突破了敌人的一次次凶残搜捕,还寻机镇压敌特工队长和特务、汪伪军警及死心塌地投靠敌人的反动乡保长。他们顽强坚持到7月下旬,才奉命从“清乡”区突围。

就在仲国鋆带领游击队英勇反“清乡”期间,其母亲在家中遭到毒打;12岁的胞弟仲国球被倒漫粪坑,并用假枪毙相恐吓。仲国鋆母亲和弟弟在敌人的威逼面前,坚贞不屈,既保护了仲国鋆和游击队员,表现了人民群众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1945年3月,仲国鋆匆匆从昆山赶回常熟吴市,原本要向在此养病的苏常太工委书记薛惠民汇报工作,可薛惠民病情严重,要仲国鋆赶快去向苏常太工委委员杨增汇报。谁知当仲国鋆经徐市周泾口河小坝时,被日伪便衣密探发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迅即将秘藏在火柴盒背后的昆山县党组织和党员名单吞入腹中。

仲国鋆

密件幸免于难,而仲国鋆不幸落入日军魔爪,被押送到常熟县城日军宪兵司令部。鬼子手先是扣住他的手腕腾空吊起,整夜殴打;继而又上老虎凳;再是灌辣椒水;还用老虎皮鞋踩踏腹部。常熟人民怒称“常熟之狼”的宪兵司令米村春喜,看到刑罚在仲国鋆口中得不到丝毫秘密,就将仲国鋆囚禁于死牢里,继续严刑逼供。酷刑之下的仲国鋆,人虽已九死一生,但依然一身正气,坚贞不屈,严守秘密,确保了由他负责联系的各地党组织和几十名地下党员的安全。

1945 年8 月,抗战胜利了。奄奄一息的仲国鋆才被党组织从死牢中营救出狱。2个月后,仲国鋆伤残的身体还未治愈,被任命苏常太地区北撤第一大队大队长,率领部队北渡长江,到了苏北。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仲国鋆受党的委派,又潜回江南,担任沙洲县委特派员,重操旧业,开展党的秘密工作。一直到百万雄师渡江,推翻了蒋家王朝,新中国成立。

常熟解放后,仲国鋆担任了常熟市委书记兼市长。之后的数十年中,仲国鋆虽一直在苏州地区、苏州市的党政机关担任领导。但在“左”的思想还相当盛行的年代里,组织上始终在审查他的历史,其官职也越做越小。到了粉碎“四人帮”,“左”的思想得到清理,才结束了对他的审查。他也心情畅舒地工作了,充分发挥才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是题外话了。

辛勤笔耕的作家

为纪念仲老2022年诞生100周年,仲家分别以“为人民立功勋”作为名字最后一个字的六兄妹,有意编一部由仲国鋆撰写的文章和创作的诗词的纪念文集。笔者有幸接受邀请,承担了诗词编辑工作。

当我翻开仲老初编的诗词稿时,钦佩、叹服的心情不禁由然腾升。原来,近300首诗词所创作的年代,多数是在1938年至1946年间。从诗词的内容看,有揭露声讨日本侵略我神圣领土、残酷施暴我华夏儿女罪行的;有反映不甘示弱的英雄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敌的情景的;还有歌颂花卉、借物寄情的……。编辑这一首首充满激情、富有战斗气息的诗词,使人如闻当年的战斗气息,感到振奋,倍受教育。

除了仲老留下弥足珍贵的诗词外,还有颇受读者欢迎的革命回忆文章和以他为原型所创作的扣人心弦的文艺作品。这些文章和作品多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撰写的。

早在50年代中期,仲国鋆担任常熟市委书记期间。那时,党有意让老同志回忆革命经历,撰写革命故事,以教育年轻一代。这可是一项艰辛的动脑活计。应该说,仲国鋆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不过是读了私塾小学。但他爱好文学,喜欢写作,尤其痴迷诗歌,许多典故隐喻熟读于脑。党提倡撰写革命回忆,可是正中于怀。

他想,自己多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开展秘密工作惊心动魄,是一个丰厚的红色资源。如能写成革命故事,不就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吗?就这样,仲国鋆在常熟、苏州的党政机关和学校等多个部门和单位担任领导工作期间,在紧张忙碌工作的同时,又满怀激情、耗尽心血地潜心投入写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他的大儿子仲力为给我阅看的1957年1月至12月和1958年1月至6月的《常熟市报》,一周三期连载了过署名谷军、葛军(仲国鋆笔名)的革命回忆录,先后有《一支人民抗日队伍的兴起》《小鬼提“阎王”》《造代表》《当家作主》《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经过》《徐市反击战》《抗日民主政权的经济》《白衣战士戴志芳》《武工队奇袭吴市镇》《提拿“天晓得”》《红须头 绿须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水上英雄》《林司令的兵》《一个侦察员的生命》《枇杷园突围战》《新桥截击战》《张家浜战斗》《自始至终为人民服务》《北港庙实习战》《游击小组》等20篇84只革命故事。

其中《游击小组》,写述了仲国鋆在日军残酷“清乡”期间,带领31位游击队员所进行的英勇顽强、惊心动魄游击战的故事。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曾经改写成《虞山常青》,发表在1958年第8期的《雨花》杂志上。由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作序的《星火燎原》第五集上所刊登的《春城飞花》,是仲国鋆在50年代初写就。是写述他潜入常熟城里成功开展宣传活动的一段经历。60年代前后,又在《上海文学》《雨花》《萌芽》《少年文艺》等有影响的文艺性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纪实性的革命回忆文章。

期间,苏州评弹团对仲国鋆以行医为掩护,在敌人心脏里开展秘密工作的传奇经历,非常有兴趣。经著名评弹名家潘伯英与杨玉麟、张逸麟等精心创作,终于完成了长篇评话《江南红》,1960年,由著名评话艺术家金声伯和唐骏麒、杨玉麟、张逸麟、赵玉昆等5位评话演员演出。评话《江南红》趺宕起伏、惊险异常的剧情,紧紧扣住了听众的心弦。一经开讲,好评如潮,在江浙沪久演不散。

在评话《江南红》演出受到热捧后,苏州沪剧团编剧沈华则急不可待地找到仲国鋆,聚精会神地聆听讲述这段传奇经历。接着激情满怀地投入创作。沈华激动地说:“我在丛竹同志(仲国鋆笔名)的一步三叮咛的匡扶下,才激起了一股创作冲动,并写出了现代传奇惊险沪剧《特派员》。据原苏州市沪剧团团长、著名沪剧演员王又琴回忆,这出由丛竹担任顾问、钱千里导演的《特派员》,在1962年演出后,出现了市民争相观看的情景,剧场常常爆满。

1962年,仲国鋆在第二、三期《上海文学》分别发表署名丛竹的两篇纪实小说《特派员》和《脱险》。在这前后,上海和北京的电影制片厂,从不同渠道了解了仲国鋆抗战和解放期间的传奇经历,都与仲国鋆联系并共同创作了多部电影剧本。例如:1959年左右,仲国鋆与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周郁辉,创作了电影剧本《斗争在继续》(后更名为《针锋相对》。原本这个本子已计划在1963年拍摄,汤化达导演,演员阵容也排定了。谁知,开拍在即,由于文艺界形势发生变化,反映隐蔽战线的电影剧本,自然被列入封杀之内。

1960年前后,仲国鋆还与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严励,合作编写了《长江的女儿》电影剧本。这一年,仲国鋆与八一电影制片厂韩希梁,也创作了《长江常备队》电影剧本。在60年代初至文革前的时间里,仲国鋆撰写的电影文学剧本还有《斗争就是幸福》等。“文革”后,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勤奋笔耕,又创作了《虎劲主》《杏林翘楚》《群芳庐传奇》《昭雪》电影文学作品。

仲国鋆老宅(新四军秘密联络点原址)

仲国鋆勤奋写作,一发而不可收,竟然连篇累牍,成绩斐然,一时间引起文艺界的嘱目。1962年,当时苏州市作家还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仲国鋆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一次笔者在无锡江苏省太湖疗养院疗养疗养,巧遇也在那里疗养的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藤凤章。他饶有兴趣地向我回忆起当时苏州的8位作家。他说:“上世纪60年代初,我和陆文夫都是苏州报社的记者而成为专业作家的;周瘦鹃、范烟桥、程小青三老,是久负盛名的资深老作家;江苏师院中文系主任、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刘开荣和苏州市一中语文老师杨柳也是作家;还有一位则是很特别的作家,他是老干部仲国鋆,苏州市园林管理处的处长。” 聆听了风章老师的一番介绍,使我了解了苏州作家小组的许多珍贵资料的同时,不由得对仲国鋆肃然起敬!我想,一位多年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的地下工作者,久经考验的新四军老战士,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党政领导干部,竟然成为著名作家?这不是文坛奇迹吗?

醉心园林的专家

仲国鋆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园林专家。

仲国鋆最初接触苏州园林,是在1942年。那时,苏州是江苏省汪伪政府的驻地,日伪“清乡”的大本营。苏州城里日伪军警宪特机关林立,杀机四伏,苏州古城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其中拙政园,是日本特务机关的总部;天香小筑则是汪伪政府江苏省主席李士群的出没之处;狮子林还是日伪军的高级招待所和残害爱国抗日志士之处。 

苏州革命博物馆内“刘寿华医寓”场景

这期间,仲国鋆担任中共苏(州)常(熟)太(仓)工委苏州县特派员,在苏州城里小王家弄开设“刘寿华医寓”,利用小有名气的“郎中”等身份为掩护,以为敌特及其家属看病为由,不时机智勇敢地出入过这些园林。不过,当时纵然看好绝佳的园林景致,也是没有时间和雅兴游览欣赏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11月,仲国鋆从常熟县委副书记兼常熟市委书记、市长任上调苏州。1958年8月,由苏州专区公署办公室主任任上,调苏州医学专科学校担任校长。1960年暑期,他竟然不顾一学期紧张忙碌工作的疲劳,冒着炎热的天气,走街穿巷,兴致颇浓地对苏州古典园林的37个室内陈设布置进行了踏勘、考察、专访。

事隔一年的暑期,他对这次踏勘、考察、专访所得的资料,又作了综合思考分析,并以探求的精神,撰写了一份《园林陈设学》(大纲·初稿)。许是组织上了解到他爱好园林的因素,所以在苏州医学专科学校撤销停办后,组织上于1962年就将他分配到苏州市园林管理处,担任处长、党组书记。这对仲国鋆来说,真是如愿以偿!他怀着愉悦的心情,走马上任。不久,他在《园林陈设学》(大纲·初稿)的基础上,撰写了《苏州古典园林室内陈设布置》(初稿),接着又通过调研和阅看多种参考资料,完成《园林室内陈设学》试写大纲;其间,还酝酿了撰写研究园林的其它文章。

1966年,“文革”爆发,仲国鋆受到冲击靠边10年。1976年底,粉碎“四人帮”刚2个月,仲国鋆在还未获得解放、尚无分配工作的情况下,就耐不住地跃跃欲试,急不可待地继续开始研究探讨园林和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了。这时的仲国鋆,再也不是“文革”10年中连续而厌烦地撰写那些交代检查材料,而是以欢悦的心情,用尽心力写下了《可爱的苏州》等8篇文章提纲(初稿):(1)苏州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典型的江南水乡城池,(2)苏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3)苏州是“江南园林甲天下,姑苏园林冠江南”的园林风景城市,(4)苏州是闻名古今中外的旅游胜地(旅游城市),(5)苏州是“丝绸之府”并盛产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发达地区,(6)苏州是要保持固有的美,提高现在美,发展未来美,(7)保持古树名木,继承乡土树种和发展丰富多彩的苏州植物景观,(8)苏州园林室内布置艺术。

1978年,组织上又一次选择了仲国鋆,让他重回阔别14年后的苏州市园林管理处工作。当他走马上阵,来到在“文革”中被诬为集“封、资、修的大成”“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复辟资本主义的阵地”的苏州园林系统工作时,真是心情激动,百感交集。看到他所熟悉和挚爱的一座座饱经风霜的园林,有的已被蚕食和占用,个别的甚至荡然无存,伤痕累累,呈现了不再是当年的情景。他感到非常痛心,心情沉重。

这时,他所想到的是,一方面要对遭受洗劫的园林逐步修缮恢复,一方面极需重视提高园林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以适应陆续修缮恢复迎接各方游客的新情况。仲国鋆认为,作为园林管理人员,对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游览城市,比如它的悠久历史、主要特点和深厚文化,都应该要了解一点。于是,他酝酿并开始了对园林管理人员全面培训的工作。他所未料到的是,1976年底所写的《可爱的苏州》8讲提纲(初稿),眼下竟然可大派用场了。

经仲国鋆提议,苏州市园林管理处正式决定于1979年举办园林干部业务培训班。培训内容正是他已有初稿的8讲提纲。讲课前,仲国鋆又一一作了精心修改,由他亲自讲课。据当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反映,聆听了仲国鋆的讲座后,除了了解不少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游览城市苏州的有关知识外,而且比较系统地学到并掌握了许多园林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大家感到仲老的讲座,有理论有实际,讲得生动,容易记住,对于今后管理好园林、提升园林的品位很有帮助。大家还赞誉道:“仲处长竟然能全面讲述苏州和园林管理方面的丰富业务知识,这样的领导真是少见!”

仲国鋆曾有一次兴致颇高地对我说过:“我对园林名胜真是有缘分,兴趣浓厚,这是我最大的爱好之一。”我想,这是由于他懂得园林,对园林有了相当研究和深度认识,才会有此缘分,才成了他最大的爱好,才能对园林一番评价和高度赞誉。

我手头有份仲国鋆于1979年8月10日,在给苏州市园林处及各园林干部、技术人员、职工业务讲座《可爱的苏州》讲稿(第三讲),题目是《苏州素有“园林风景”城市之称》。讲稿一开始是这样写的:“若问苏州园林有多少美?那正是一言难尽。著名的千诗万画,也仅是反映她点滴的美。我认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本尽善尽美的书本,足以表达她(园林)的全部美。景色秀丽的苏州园林,具有独特风格,有着一种'古色古香’特殊可爱的美,是丰富而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仲国鋆在太湖风景区考察

1990年8月,在仲国鋆撰写了《苏州园林驰名中外》一文中,开头一段写道:“苏州园林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我国园林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园林艺术体系,其精华在江南,重点在苏州。现存的苏州名园是我国古代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批典范,她是苏州的、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的文化财富。”第二段在对我国南北园林作了比较后,对苏州园林作了这样赞美:“苏州园林坚持和发扬了南方园林的传统风格,以写意山水园为特色的苏州园林,艺术精湛,与自然美、建筑美、诗画美于一体,典雅古朴,美不胜收。”

在我阅读仲国鋆撰写的有关园林的许多文章中,使我感触最为深刻的是,即是上述考察调研苏州园林室内陈设的问题。他于1960年暑期的那次踏勘、考察、专访的苏州园林的37个室内陈设布置,从所发现的问题中,引发了他的一番感慨和思考:一是园林室内陈设布置当属于综合艺术,是一门“多项式”而系统学问,在学术上应该有其自成的体系理论。二是园林陈设的实践是园林陈设学理论的来源,理论必将又转过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基于这样的认识,他认为陈设作为研究园林的一门学科,有必要创立“园林室内陈设学”,要编写提纲,汇集素材,先是提炼成初级的理论,并开展研究,逐渐从低向高的发展,最终形成科学而完整的理论。

仲国鋆与女儿仲丹勋的合影

《苏州园林室内布置艺术》,是仲国鋆8篇文章中的重要一篇,堪是他的倾心之作。这是仲国鋆还未到园林系统工作时(1960年)所做的一个课题。1962年担任苏州市园林管理处处长后,他又撰写了《苏州古典园林室内陈设布置》和《园林室内陈设学》试写大纲。“文革”结束后的1976年冬,在他还未“解放”安排工作的情况下,继续撰写了《园林室内布置艺术》(提要)和《古典园林家具陈设》两篇文稿。《园林室内陈设学》(提要)是仲国鋆经过近30年的探索研究所试写的。在笔者分别阅看了《园林室内布置艺术》(提要)、《园林室内陈设学》(提要)两篇讲稿后感到,《园林室内布置艺术》(提要),是一篇侧重讲述陈设的范围、具体内容,而《园林室内陈设学》(提要),实际上不只是仅仅“略有补充修正”,而是一篇“园林室内陈设学”(提要)的学术论文,亦可认为是一部仲国鋆所企盼的《园林室内陈设学》著作的雏形。

仲国鋆所以如此重视园林室内陈设布置艺术这个课题,因为在他看来,园林室内的陈设布置,特别是古典园林,其古建筑、古树名木、水域湖石等方面果然极为重要,它们之间协调配搭、和谐统一,才形成有别于一般风景区的独特风格和无穷魅力。而园林室内陈设布置对于园林来说,应该是园林的最为关键和精华部分,一种专门的艺术,有待深入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可以这样认为,仲国鋆几经反复精心撰写的这篇《园林室内陈设学》(提要),是为了抛砖引玉。因为在他看来,“到现在为止,我还未看到陈设学的全面性、系统性的文章或书籍;就是有关园林陈设学的诸多单项性的专论,所见也极少。”他说:“要阐明园林陈设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更概,进行学术研究和编写专著的难度极大,但只要园林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必出成果。” 他满怀信心,充满期待。

常熟的虞山尚湖

(作者为苏州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原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